慈父慈母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5963318
本馆由[ hbh ]创建于2015年06月12日

缅怀母亲,叩首木兰……

发布时间:2015-06-18 22:57:08      发布人:
         今天是母亲走后的头七,我不能回老家叩首烧香,谨以这段文字缅怀纪念她老人家吧!

              武汉近郊有个旅游景点叫木兰山。木兰山高,烟雾 蒙胧,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木兰山的名字源自 古代奇女子花木兰女扮男妆,代父从军,金戈铁马,驰骋疆场十余载,英雄凯旋

 归故乡,对镜贴花黄,还其女儿妆的民间传说。 如今,木兰山是无数善男信女顶膜朝 拜 ,香火  鼎 沸

 的 圣山 ! 一   方 水土 养一方人,喝过木兰山泉的 人一定脱 俗, 哪怕历经磨难、也一定能坚韧不拔、勇往

 直前去寻找理想中的凯旋 门 !长年吸吮木兰 雨露空气 昼 夜浸沐木兰清风明月的人,能穷则思变敢叫日

 月换新天……母亲就是木兰山水滋 养的山妹子,一株大山深处的旷谷幽兰……

      

        缅怀母亲,往事如烟……当年,我的外祖父 李 华 福是木兰山长轩 岭周围 远近闻名的秀才,因为家

境贫穷,无力举 债 供他进京继续赶考,为了生存,满腹经文、一表人才 的李秀才留在了一个叫余湾 的

山村教书,成为 教乡 邻子孙识文断字的私塾先生。几年后被 当地一  余 姓大 户 相中 ,将自 己的 小

女许配给秀才当 媳  妇,从此 秀才有了一个家。 外 婆 李余  氏一共为 李 家养育 了三女一儿。 母亲出生

于1931年10月4日,在家排行老二,之前有年长她两岁的大姐梦琴。因母亲当时眉眼清秀脱俗,外公李

秀 才给她取名文慈,是希望二姑娘将来通女红懂诗词成为知书达礼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然而,现实

总是 很残酷地,穷乡辟壤送孩子到私塾上学的乡邻大多是没钱的穷人,外公又宅心仁厚不仅少收或不收

学费,还经常接济学堂里的穷孩子,他一介文弱书生除了教书根本没其它养家的一技之长。尔后每隔两

年,外婆  又接连为李家生养了一儿一女,分别是老三我的文珍姨妈和老么文思舅舅……为了给孩子多条

活路,疾病  缠身的外公只好忍痛将清新脱俗的二姑娘也就是我的母亲送到她外婆家给舅表哥做童养媳,

那年母亲还不满10岁! 

       新中国成立后,木兰山来了土改工作组 ,当年的童养媳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工作组发动穷

人打土豪分田地,欢庆喧闹的锣鼓将深居简出的童养媳吸引出了大门,融进激情满怀的秧歌队伍中,青

春热血在她体内躁动荡漾,那是母亲一生中最美丽最灿烂最快乐最辉煌的一段青葱岁月!轰轰烈烈的土

改浪潮,无疑给解除旧式封建枷锁束缚的童养媳注入崭新的生命力,挨家挨户发动群众,开会学习……

每天的工作内容都排得满满的,内心的快乐是满满的,脸上的笑容是甜甜的……19岁的山妹子,木兰山

区 最年轻的妇女干部,如同一朵迎着阳光绽开的山花,清新脱俗醒目……1953年底,母亲光荣地加入了

中 国共产党!这期间,经区委工作的一位大姐介绍,母亲与父亲相识相恋,并于1954年底登记结婚。

1955 年的国庆节,母亲在长轩岭生下了我,32岁才做爸爸的父亲兴奋极了,给我取名国庆抱着我到处炫

耀臭美……此时,单纯的母亲也陶醉在眼前的幸福和与爱人朝夕相处并肩学习工作的憧憬中……她未曾

意识 到: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无根的花草肯定会枯萎!木兰山是她的福地,离开木兰山随父

亲涉足 教育界,她的命运从此跌入飘浮跌荡颠沛流漓的漫漫苦旅……

        父亲是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唯一的儿子,小名昵称“得”,是其父母姊妹视为珍宝百般宠爱的少爷公子

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在汉教书的爷爷带在身边读书习武,接触了许多激进新思想和革命工作者,高

中毕业后就直接投奔了南下干部训练团,后来又报名参军准备去抗美援朝战场,已经胸佩大红花敲锣打

鼓被送上车,硬是被奶奶一把鼻涕一把泪给拽下……无奈,父亲一跺脚就去县里参加了土改工作组,后

来分到长轩岭负责教育宣传工作,再后来在区委组织的青年积极分子会上遇到母亲。当时他们是自己拿

主意登记结婚的,主婚人证婚人都是当时的区领导,老家的爷爷奶奶是过了好长时间才从朋友口中得知

他们结婚的消息!可想而知,家里人该有多气愤……因为爷爷奶奶为他订的娃娃亲未婚妻还等他回家迎

娶!所以,在爷爷奶奶眼里父亲与母亲的婚姻是大逆不道!是得不到承认和祝福的!更何况当年母亲第

一胎生的又是个丫头!年轻单纯的母亲为了爱情,无意间断送了自己原本灿烂的前程。她向往到了美好

的开始,却没想到会有让她坎坷一生的结局!

        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父亲很爱母亲,但爱得懦弱,爱得纠结!爱得力不从心!一场接一场的政治运

动让地主家庭出身的父亲措手不及,自顾不暇……随着弟妹们的相继出世,夫妻间巨大的文化反差,不

同家庭背景的生活习俗的摩擦碰撞,更让年轻单纯的母亲无所适从心力交猝……

       

        大弟六一是1958儿童节出生的,听说当时爷爷病危仅存一口气,非要见刚出世的孙子,老家的奶奶

  姑姑们这才让母亲随父亲抱着弟弟赶回老家认祖归宗,爷爷见到大弟后笑着流泪连说几个“好!”后,溘

  然逝世。  那年母亲27岁,父亲已从长轩岭调到黄陂塔耳中学当教导主任,每天很忙……母亲在小学当

  低级老师,由于文化低,又没经过专业师范训练,工作已经很吃力了,回到家还要照料两个年幼的孩子

  没钱没经验没帮手,日常生活几乎是一团乱麻。大弟不知咋的,长得又瘦又小还有个恹食的毛病,快三

  岁还不会说话,头大肚子大……母亲急得焦头乱额,经常请假到处打听名医偏方给大弟治病……总算

  皇天不负有心人,访到一老中医,问过病症后马上让母亲将大弟抱去调肝积,很快大弟就能正常了,   

 原来只是一种营养消化不良的儿童常见病而已。母亲刚松口气,学校却通知她不必上班了!因她请假过

 多执教水平又很一般,让她先待业,找机会培训后再到校任教。大约半年后,父亲调到王家河九中当校

 长,经多次申请,兼顾方便照料我们姐弟俩,母亲随之调到区机关幼稚园任园长。可好景不长,又碰上

  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定量特少,母亲为了省些粮食给我和大弟吃,常常将我们姐弟俩反锁在家里,

  自己到屋后山上挖野菜,开荒种菜……母亲很会收拾菜地,萝卜白菜黄瓜丝瓜冬瓜南瓜茄子辣椒,姹紫

  嫣红一大片,我和大弟从反锁的门缝隙里趴着看,远远瞄着菜园里的母亲,觉得她好有本事!好能干!

  好美!

     

        1961年中秋节的前两天,母亲生下了二弟,或许是母亲怀孕时瓜果蔬菜吃得多的原故,二弟是我

 们姊弟几个中长相最俊皮肤最漂亮的,一双会笑的眼睛犹如天上的星星闪亮,红红的苹果脸就象画中的

小天 使,可爱极了!母亲说:这孩子是特地赶来我家过中秋节的,就叫他中秋吧!从我记事起,父亲的

精力全 扑在工作上,平日难得有空与我们在一起……遇上节假日,不是独自一人习武练字阅读史诗古

文,就是回老家嘘寒问暖照料祖母,三个儿女的衣食住行,家务琐事全归母亲一人操持打理……日子虽

然过得紧巴巴 的,但一家人晚上围着漂亮的洋娃娃二弟逗乐,母亲的笑容好象多了些。然而,命运之神

再次捉弄母亲! 国家一纸精简缩编的文件,幼稚园被首先撤停,母亲自然免职。接着,教育部门嫌母亲

文化低又拖着三个 孩子,第一个将她从教师的正式编制中精简裁员掉!为了听党的话,为了专心致志搞

好工作,父亲只好用一根扁担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弟弟和简单行李将我们娘儿四个送回黄陂六指老家。

那年我不到七岁, 大弟3岁多刚学会说话,二弟才1岁多点。从王家河到老家几十里山路, 我累得腿发

软一路直嚷着要歇 息……父亲将我们安顿在黄湾老宅,托大姑妈临时当我的启蒙老师[因为我已经到了

入学年龄,第二天他 就返回王家河学校上班。当时,母亲好可怜、好孤独、好茫然、好无助……工作丢

了!丈夫不在身边,夫 家不接纳她,小姑冷嘲热讽,奚落嫌弃她出生卑微当过童养媳是丈夫的累赘……

刚从旧社会封建家庭逃出 来,还没呼吸几口新鲜空气的母亲自然不买小姑的帐,一番唇齿舌战下来,母

亲内心已是伤痕累累,一把 委屈辛酸泪强往肚里咽……

      

        为了三姊弟的温饱,柔弱娇小的母亲如男人般强大,白天在田头地角开荒,  种上各种蔬菜 蚕

豆、 豌豆、小麦、红薯……晚上,母亲安顿好弟弟睡觉后,不是用一架旧纺车纺线,就是用大姑妈家土

织布机织布,或者在昏暗的豆油灯下缝补我们玩耍中不小 心弄破的衣服……五十年过去了,一想起童年

的往事,我的心底就会抽痛……母亲夜静人深纳鞋底时抽线发出有节奏的“呜呜”声就会清晰地在耳边

萦 绕……

                 

        1962年夏天的一个上午,让我今生难忘,刻骨铬心!大姑妈在屋里教我识字,两个弟弟在院子

里 玩,母亲象往常一样在离湾子有点远的菜地里忙活。谁也没注意大弟二弟啥时跑去菜地找母亲了……

忽听外面人声鼎沸!只听有人喊 声:秋掉水塘里了!快去叫医生!全湾的人都向出事地跑去……原来,

二弟 在院子里玩时,肚子有点拉稀,不小心将母亲刚给他穿的娃娃裤弄脏了。他就让大弟带去水塘边

洗,结果 一绊跤滑进塘里,大弟急忙去拉可他毕竟才三岁多点,哪能拉得住!眼睁睁见二弟在沉进水

里,一会就没 了!吓得哭着喊着跑到菜地找母亲,母亲惊闻大弟的哭诉,扔掉手中的锄头,疯了似地奔

向出事地点!扑 嗵一声就跳进水塘,朝着溺水后已浮出水面二弟划去……事后才知道她根本不识水性!

不会游泳!而出事 的那口水塘深达几米啊!她居然能将漂浮在水中央的二弟捞起再划回岸边……只能说

是母爱的伟大与神 奇!二弟被母亲救起来后,湾里人喊的医生随后起到,可人工呼吸注射强心针抢救半

天也没动静!母亲绝 望地痴痴地将二弟抱在怀里不松手,就那样整整坐十多个时,谁也劝不动她,我吓

得拉着大弟只哭,陪母 亲静静地守着,等天亮……大约三更过后,母亲怀里的二弟忽然动了一下,大家

清晰地听到二弟极轻的呻 吟喊“妈妈”……母亲的眼泪这才夺眶而出,拍着二弟兴奋地答应着……

        

       多年后与母亲谈起这些,她说:她也没把握二弟能活过来,只是不想松手,不相信母子就此阴阳相

隔,就一直默默地喊着秋的名字,没想到老天开眼,真的将秋还给我了!二弟成年后之所以对母亲言听

计从百依百顺!是因为先是母亲十月怀胎生下了他,而后在他一岁遇险时,又是母亲奋不顾身拼命将他

从死神手里抢回来!再次赋予他第二次生命!哪怕穷其一生倾其所有,都难以报答母亲的如海 深恩……

       

        大约是1963的秋季,父亲调回六指区任新店小学校长兼中心片长,当时父亲除了主持日常学校的行

政教学管理外,还有一个更重的担子,那就是负责新店小学新校舍的基建工作,每天工作到深夜……为

了照料父亲的生活,也为了保证我顺利插班直接进小学二年级,更为了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母亲带着

我 们三个孩子在学校的一个要拆迁的教室里安家,她除了种菜种杂粮外,还帮人做衣服做鞋子绣枕头套

赚些 零花钱贴补家用。日子同样清苦,但能如此风平浪静地 相夫教子,多少感觉有些温馨,母亲心里踏

实多了……

 

        一转眼到了第二年的秋天,咱家的老四丽妹出世了!三个孩子的家本来就穷,又多了一张嘴,而

父 亲的工资并非因工作量的加大而增多,母亲是巧妇难作无米之炊啊!唯一的法子就是多接手工活多

种 菜……由于家大口阔,家里的好吃点东西都让给我们几个孩子,特别是大难不死的二弟,母亲对他的

疼爱 几近溺爱了……每天操持劳累的母亲反倒是吃得最少、最差的……由于长期少营养,母亲的奶水不

够,丽 妹长得很清瘦秀丽,父亲给她取名叫秀风。丽妹月子里特能哭,哭起来的声音又尖又细,就象只

找妈妈找 食物的小猫咪,听着让人心疼……妈妈还到处贴小纸条: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吵夜郎,

过路君子念 一次,一夜睡到大天光。记不清丽妹是啥时不吵夜的,反正我们从没叫过父亲给丽妹取的大

名,都叫咪 咪,开始是因为顺嘴好玩,后来是因为满一百天后的丽妹超可爱、超美丽……

         

        这一年,是我记忆中最温馨、最幸福、最有安全感的童年时光:因为我有一个当校长受人尊敬的

爸 爸,有一个美丽善良疼爱儿女勤俭持家的妈妈,我有两个可爱的弟弟一个漂亮的妹妹……那时家就是

一个 二三十平米的破教室,用的旧家具还是学校配给爸爸,我们身上的衣裳虽打着补丁,但家里满屋的

笑声、 满屋的歌声、满屋的童话……那是我童年最难忘的家!

      

         丽妹快一岁时,父亲调到六指金竹小学当校长兼那个片的片长,母亲带着我们姊弟四人随之前 往。

因学校有位年轻老师休产假,母亲提到一份一年级代课教师的机会,当时她好珍惜好用心好努力地

工 作……大弟已在校内上一年级,我上四年级,妈妈给我的任务则是在课余带好弟弟妹妹。我的乒兵球

就是 那时带大弟二弟学练的,记得有一次刚练完球,学校来了照毕业相的,顺便也给我们拍了一张 ,我

们为 此兴奋了好些天……四十多年了,也不知这张童年的合影是否还在老家弟弟的相册里,那是我们童

年的唯 一留念和印记。

      

        美好的时光总是一晃而过,灾难的来临总是骤然而至!六十年代中期,确切点是四清运动开始到文

革期间,我的童年跌进灰色的长长的恶梦,一直持续到我的少年青年时期……地主家庭成份、走资派的

狗 崽子……压抑着我当年每前行一步喘口气都难!母亲更是如坠炼狱……接踵而来的打击几乎让她痛不

欲 生!开始是母亲的代课资格因父亲受审查而取消,接着是母亲没主动积极参加运动揭发走资派父亲其

党籍 要重新登记……那个年代的人,党籍比生命还重要,自己的丈夫工作勤勤恳恳一贯坚持清正廉洁,

有什么 可揭发的呢?人总不能昧良心吧?可不揭发就不能过关!母亲都快疯掉!没法子,父亲只好教她

找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与自己吵架,以此笨办法让工作组相信她是革命的、是有觉悟的老党员……每次吵

完架,父亲 继续写反省材料,母亲安顿好弟妹,带着我去学校附近农民的红薯地里挖马子汗,捡红薯

叶,因为一大家子要生活要填饱肚子啊!

      

        多少年后我还记得父亲为了安抚母亲常常是夜静人深端茶倒水讲笑话陪笑脸……那时我觉得父亲好

窝囊母亲好可怜……父母的爱情好苍白好辛酸!

     

     (下周就是母亲走后的五七了!由于近一个月工作琐事难以静下心来,往事的回忆不能一气合成,加

上自己初学打字,从头七写到五七,居然还有一部分没写完,真是惭愧至极!余下的文字也只能断断续

慢慢敲,一点点的回忆、一个片断一个片断的串联了。希望九泉之下母亲的能听到女儿心底深处的

泣 说……希望她老人家的在天之灵能罩着我们兄弟姊妹今后的路不再坎坷曲折……希望团聚在那边的父

母双亲,比在这边爱得畅快、爱得幸福……祈祷相亲相爱的二老一定一定护佑我们五个家庭和谐兴旺发

达!枝 繁叶茂……)                   

                                                                                                   

                                                                                      老大   2011年7月3日21:39于汉阳家中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