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董泽均:最光荣的岁月是参与抗战
2015年8月25日,95岁的抗战老兵董泽均在写回忆录。
董泽均,男,1920年6月出生,今年95年,四川泸州人,现居泸州市江阳区茜草街道敬老院。1938作为壮丁应征入伍加入国 民党陆军21军,奉命死守浙江省石门镇。先后抵台湾、南通、上海守防,后投诚解放军。1945年10月,他随军入川回乡参加泸州清匪反霸战斗。
“人老了,过去的事情好像发生在昨天。”2015年8月25日,在敬老院写回忆录的董泽均说,70多年前的一天,在石门镇,日军部队向我阵地猛攻,我和战友们用三八式步qiang和大盖子,与敌人展开血战,坚守阵地两天一夜,许多战友在身边倒下了,阵地终于保住了……
据老人回忆,部队下阵地休整后,再接新兵补充人数。新兵人员到了,军部特务连也来接新兵,在各连新兵中挑选几名补充特务连,当时他也在内。在特务连里,他历任过下士、中士和上士班长,后升为少尉排长。
1945年日本投降后,董泽均所在部队成立了独立团,奉命到中国台湾接防,所在团驻守在台北和台南,1948年该团从中国台湾调回大陆江苏南通守防。1949年,他所在团奉命调回上海参加上海战役,到了上海,一qiang未放,就向人民解放军起义投诚了。
抗战胜利后,当地成立乡农协会,群众选他当武装部长,经过减租退押、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分田分土,董泽均都是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在工作中没有出过差错,任劳任怨。不久退出了农会,回家搞农业生产。
后来,他当过合作社的组长,到叙永县参加大炼钢铁工作,后回家乡泰安镇修公路,开山种茶,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
“八年的抗战,千万的忠魂,才打出建国的康庄,这真正不负我们全面抗战,不负我们血染沙场……”70年过去,董泽均老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抗日老歌,慷慨依旧,风骨犹存。
谈及过去,“最光荣的岁月,是参与过抗战!”这是董泽均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