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我省著名书法家朱棠溪老先生
悼念我省著名书法家朱棠溪老先生
○ 亚 濂
朱棠溪走了!朱老走了!永远地走了!
我不该8月26日那些天没有最后去看他一眼!
我很内疚!我很痛心!我最后去看他时,他家里人说他到女儿家去了。我想他年纪大了,由女儿照顾会好一些。我整天来去匆匆,就再也没去看他,谁知竟成永别!这令我终身遗憾,更使我深深地怀念他!
70年代末,在展览会上,我看到了朱老那端庄肃穆的书法作品,就慕名登门造访。那时候,他住在桂枝里的一幢窄小破旧的平房里,初次见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高高的个子,慈祥的面容,文雅的举止,十分平易近人,没有丝毫的名家架子。他拿出剪贴本给我看(其中有我的作品),一个70多岁的老人,还如此清和雅儒,不禁令我肃然起敬。从那时起,我就常抽空登门拜访,向他请教,请他在我的画上题签。如拟送北京中国画院命名的题画“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的工笔画,就是由朱老先生给我落款的。有人说你的画,别人题字不协调,不一定好用。可我喜欢朱老先生的题字,对我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温馨和幸福。至今我仍深深地眷恋着,有这样一位慈祥、宽厚的老者和我交朋友我感到欣慰。那时,只要有人找我求字,我必首推朱老,积极地向求字者介绍朱老的人品、书艺。得到他老人家应允后,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有一次,一台商在我处花好几百元(十多年前,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钱)买了朱老的楹联。我如数把钱奉上,可他十分惊讶,不肯收下。我解释了好半天,他才勉强收下。几天后的一个中午,他也不知从哪打听到我的住址,拄着拐杖,摸到七楼我家。我又喜又怕:喜的是老人家的光临;怕的是这么高的楼,万一出事怎么办?他二话不说,硬是把钱还给我。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老人的心,老人的品格,真像溪水一样清澈,像海棠一样美丽。
我很喜欢去看他,多么希望他健康长寿啊!然而他耳聋,只能用笔述才能交流,多少有些不便。他住的房间是底楼,潮湿阴暗,因常年烧蜂窝煤,把墙壁都熏黑了,走进房间,煤气味很重,房间内家具十分简陋,除了床外,再也没有像样的家具了。房间内只有砚汁的余润,翰墨的芳香。他老人家却生活得有滋有味,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创作出了大量的书法作品。骨折后,他深知自己时间不多了,他惦念、放心不下的仍是“再也不能写字了”。他要求家人推着轮椅到浦下林阴道欣赏路边的花草,上晋安河看那缓缓流淌的河水,眺望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他是多么眷恋这美好的世界啊。一个活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是如此珍爱时光,如此热爱生命的。
朱棠溪先生走了!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深情和关爱,留下了丰厚的艺术财富,更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一个书法家高尚的品格!
安息吧,可敬可爱的棠溪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