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 李自成
21日早晨6时,记者抵达第一矿难现场———沙河市白塔镇章村李生文联办铁矿时,浓烟依然从井口不断地冒出,井口能见度在3米以内。12小之后,烟雾依然挥之不去。
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紧急调集了15个救护小队、175名救护队员和通风专家8人,按救援方案对井下被困人员进行紧急抢救。此次事故还涉及其周围其他四座与之相通的铁矿,当时井下有100多人。记者了解到,该矿矿工以陕西籍最多,陕西矿工多为紫阳县人;此次被困矿工以陕西人最多,其次是四川人、湖北人和河北本地人。
22日,在沙河市医院,记者看到了被解救上井的张国友。他是金鼎矿的井下管事人之一。20日上午8时,他按时上班下井工作,下井半小时左右,发现八平(井道编号)附近冒浓烟雾。这时候,他没有首先选择逃离,而是指挥一批工人开始下到九平,从那里撤离到地面。张国友说,在矿难发生后不久,有三个生产矿长和几名后勤人员下矿救人,但是因为罐车脱道等原因,这些下矿救人的人,很少有人生还。
据指挥部有关负责人称,发生火灾的是李生文联办铁矿,位于沙河市西郊约30公里处的白塔镇章村。一位逃生的矿工对记者说,这场矿难是由井内坑木被电缆产生的火花点燃所致,事发地点为章村李生文联办铁矿130米深的一条60米长的暗井。来自事故抢险领导小组的初步断定也证实了这种说法。这位矿工说,巷道一般应由钢铁来支撑,而在一些民营小矿中,钢铁被原木所代替。事故发生时,暗井有些塌陷,导致相当于三四辆卡车装载量的坑木堆积在一起,电缆因不明原因燃烧点燃坑木,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同时,章村李生文联办铁矿与周围四个铁矿井下巷道互相连通,形成一张巨大的地下通道网络。大火燃起后,浓烟顺着巷道迅速扩散到所有巷道,5个铁矿的井下矿工都因烟雾浓厚被困井下。遇难矿工多因窒息而死。浓烟、高温和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是导致矿工丧命的主要原因。一位崔姓年轻矿工说,大火产生的早晨8时,正是人最多的交接班时间。
本次起火燃烧点距地表130米第5平面,各矿井按深度分成几层,井下最深处距地面800米~900米,一般情况下,一氧化碳都是向上浮起,5平面下层矿工生还几率要大于上层,大部分被困下层的矿工还有可能生还。
目前,公安机关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控制,并冻结事故企业部分账户。而根据记者调查,联办铁矿的法定代表人李生文已于20日下午被公安人员带走,同时带走的还有该企业部分管理人员。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已于事故发生当日派出以国家安监局副局长孙华山为组长的事故调查组,协助组织抢险救灾,处理善后并开展事故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