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园游记
开平的塘口镇建了一处美轮美奂的集中国园林、西洋建筑为一体的豪宅,当年有人出资三
万银元买他家的一快匾额竟未能买到,三万银元在当时能开一家银行。谢维立之所以出名
一方面来自于他的富豪,另一方面的历时修建的这座中西合璧豪宅,这座由私人修建的园
林跻身于广东五大名园。现在被列入国家四A级景区供世人参观。
到立园。一下车就看到了一个高大的门楼,上书立园两个金色大字。据说是民国年间书法
家的墨宝。隔着老远就能看到高大的建筑群,别致而又另类。
中田田的荷叶映出一泓绿水,对面的虎山与立园隔溪而望,面山临水别具幽情。活的潭水
将整个建筑群自然分隔为大花园、小花园、别墅群三部分,回廊的亭榭又将三个部分巧妙
地连接起来,混然一体,一切又恰到好处。园之东南角有一牌坊,上面书有立园二字。穿
走于曲径回廊之间宛然徜徉于花园之中,静谧中的数声鸟叫更显此处明快雅致。回廊顶部
每隔数步便有广东当地特色的灰雕,灰雕是立体的,其中多为人物故事为主,色彩艳丽,
人物生动,维妙维肖。廊尽处一处牌坊两边各立一个小巧玲珑的石狮子,这两个石狮是有
来历的,当年谢维历在建立园时请风水先生在看到立园的选址处连连点头,但当得知对面
的山曰“虎山”,认为不吉,谢维立向其讨教化解之法,后来便有了这两只石狮子,意为
狮为百兽之王可镇南山之“虎”,但后来谢家在海外生意失利,其大老婆和二老婆双双病故
,谢再次请教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认为,门前两尊石狮太小难镇对面之虎,便又献一策,
让谢维立花点银子做一对金属打虎鞭驯虎,此鞭驯服老虎,恶虎便可为其镇宅守院,谢维
利言听计从从德国定制了两条底部直径为30公分高20米的钢柱,从香港转运而来立于“本
立道生”牌楼前面,从此之后谢家家运昌盛,子孙满堂,而今有百人分居世界各地。如今
那两条打虎鞭完好如初,高高耸立,成为此处一景。传说毕竟是传说,谢家后来的昌盛是
否和打虎鞭有关已不证可察,但这里反映了岭南之地风水之风盛行,现在当地人对风水一
事还是极为重视的,很多故事也缘于风水。谢维利这个极积接受西方文化的一代儒商也摆
脱不了风水在他心中的烙印。
人力一锄一铲地掘土,又没有车辆搬运水泥,仅靠人力挑担和“鸡公车”推运,工程难度
甚大。但是,园主却以惊人的胆识与魄力,亲自筹划指挥,开凿了在当时开平史无前例的
大工程――人工运河。经过近一年的施工,一条10米阔,3米深,
全长一公里的人工运河终于建成,直通潭溪圩。人工运河建成之后,维立先生经常划着小
艇到潭溪圩去饮茶,一路浏览风光,其乐无穷。牌楼后面是一大片"井"字形花辅。牌楼东
侧有一建筑群,前面一座是钢盘水泥石米的罗马建筑,工艺别致,名曰"鸟巢";稍后一座
是米黄色全部通花的水泥建筑,工艺特异形如鸟笼,上部是英国王冠造型,精巧玲珑,材
质为钢筋混凝土,底部又建有一椭圆形金鱼池,这是主人专为他那位精通琴棋书画的二太
太所建,但天妒红颜,这位天资慧颖的二夫人在19岁时便香消玉殒了,对这个独居匠心的
花藤亭却无数消受。那个花开富贵,金盆养鱼的家园梦也随之远逝。紧挨花藤亭有处水泥
雕花建筑,上方悬空处为养鸟之处,上有鸟巢二字,为烧磁所制呈绿色,鸟巢制做别致,
与花藤亭相映成趣。北京奥运主场馆名曰鸟巢,而此处园林中有此鸟巢,不禁令人无限遐
想。花藤亭边的花园沟渠也是精心制做的,没有一点草率之意,由此可见园主当时在这座
园中花费的心血。
,谢维立在立园建造了毓培别墅(毓培是他的乳名),别墅门前书有一副“鹤顶格”对联:
毓灵山文乡武里
培福地玉树琪花
此乃谢维利为建的。此楼建成之后便无人居住。谢维立与这位二夫人在雨中相会以伞结缘
,而后琴瑟和鸣结为夫妻。这谭氏女子善为女红,又懂音律会诗文,出身赤坎书香门第,
为四里八乡所称道的才女,与谢维立一见钟情,成就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与维立
过了一阵花前月下吟诗弄琴的日子,仅一年后,这个时年方19的女子边魂归潭江,化风而
去。这座别墅在构思上别出心裁,仿效中国古式、日本寝式、意大利藏式、罗马宫式的建
筑风格,小巧玲珑,精美别致,与立园主体别墅大小疏密相映成趣。踩着窄窄的楼梯进入
这80年前巨富内室的香闰,木质扶梯透着淡淡的光泽。楼梯的平台处也设计了枪眼,但比
较隐蔽。楼内主人用过的物件保存完好,带有水银镜的木质雕花梳装台,磁质面的小方桌
,铝质外壳的暖水瓶,一短柄的琴挂在屋角,下面放着一个留声机,居室中还挂着几件旗
袍,洗水间内的浴缸、坐便器与现在无二。玻璃窗让室内恬谈清幽,意大利水磨石地板、
西式墙柱和彩色顶棚和传统的木质家具和生活物件同处一室,但让人感觉不到丝毫做作。
三楼墙上挂有二夫人彩色的大幅广告画照片。其中有一副对联,先仍悬挂在别墅三楼的墙
壁上:
晚亭也寂自有琴棋助雅兴
幽室秋深还待书画伴遐思
这是二夫人在维立赴美后独守空房盼夫早归而作的,楼下一个粉色的信带上面绣着鸿雁传
书的字样,据说是二夫人亲手缝制的。夫妻二人大洋两岸互诉衷肠就是通过这个精巧的信
袋。这栋楼里还深锁着八十年前的爱情,伊人已去,香魂仍在。这栋别墅向世人讲述着那
场风花雪月的凄美爱情。谢氏一生娶了四房老婆,大老婆司徒氏因患神经病谢氏才娶了她
最钟爱的二老婆谭玉英,后谭玉英19岁难产死亡后,谢氏方娶了三老婆余瑶琼,后谢氏在
香港做生意余氏才为谢氏找了一个能写会算的贤内助关华英,后因战乱关华英未能被带到
国外而改嫁于一名国民党军官。唯有余氏与谢氏相伴至老,于2003年5月22日因血癌去世。
却是中国宫殿的风姿,两者和谐结合,呈现出非常独特的建筑艺术之美。泮是谢维立父亲
的名字。出了深锁香魂的别墅进入"泮立"别墅,其楼顶按中国古代"重檐"式建筑,盖绿色琉
璃瓦,巧妙地架空,成了实用的隔热层。室内一层有正厅偏厅,社交生活功能俱全。每层
楼的地面上和楼梯皆铺彩色意大利石,仍然光彩照人,室内墙壁装饰着以中国古代人物故
事为题材的大型彩色壁画、浮雕和大型涂金木雕;彩坭浮雕是"刘备三顾草庐",涂金木雕
为"六国大封相"。各层墙边都装置西式壁炉;所有窗户装上防蚊窗纱;天花下悬吊着古式
灯饰;每层摆设着工艺精致的酸枝家具,显得古朴幽雅贵重,古色古香。用水和卫生间的设
施,如抽水机、浴盆、坐厕、水箱等均是从国外购置的。门口重门深锁,使人倍感神秘─
─当时的家庭防盗设施,由此可见一斑。
登临四楼,是谢维立先生"祖先神位"的设置,不但构筑工艺独异,与众不同,而且那
神龛对联题写着:"宗功伟德兴民族,祖德丰隆护国家。"其中的国家的国是个变形字,方
框内不是或而是民,想来当年的侨胞们已主动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国家中民为重体现
在文字中应有此意。
防身自保,整个楼体设计中包含了这两个因素。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登顶斯楼凉风习习
视野开阔,远山如墨,近水似玉,周围稻禾生机盎然,四处花木欣欣向荣,楼上的一幅盈
联:“乐天乐土 天视天听”,表达了所有心境。该楼除和其他碉楼的功用外,该楼最大的
特点就是地下室和各主楼相联,并且直通后花园,如逢匪患所有楼的人可同时躲入碉楼,
或通过地道至后花园可由水陆两路逃遁。
之大观园,它是一个地域在一个特定时期一个特定人群生活的缩影。侨民们远涉重洋背井
离乡谋生的境遇、他们在致富后辗转回国、他们让中西方化在某个方面结合,他们书写了
一部历史,留给我们那些特殊遗产,被迫离开和顽强的回来这之间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更为
复杂的心境值得我们去思索的东西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