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5867
本馆由[ 50c0c ]创建于2010年01月12日

郁达夫的家庭

发布时间:2010-09-14 15:25:3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郁达夫结过三次婚,三位夫人分别是:孙荃、王映霞、何丽有;此外,在新加坡时,还有一位同居情人李筱英。
  郁达夫共有子女11人,健在者8人,其中孙氏生育4人:龙儿(早夭)、黎民、天民、正民;王氏生育5人:飞、静子(早夭)、云、亮(早夭)、荀;何氏生育2人:大雅(亚)、美兰。

孙荃女士和子女

  
  

郁达夫的原配在当时是乡间少有的才女,读过一些诗词,在郁达夫指导下,曾写了不少好的古体诗。
  郁达夫自从大革命时期去广州以后就和孙荃分居,并于1928年2月到上海和王映霞结婚。孙荃与郁达夫分居后就吃长素,念佛诵经,没有再嫁,1978年3年29日逝世,享年82岁。
  长女郁黎民,1925年生,现在湖南省桂阳一中当老师,她还是湖南省政协委员。丈夫名邹陵笙,已退休。
  郁天民,生于1926年,幼名阿熊。他本住在杭州,后来携妻儿回富阳县乡下与母亲同住。他本人在县文化馆工作。天民和他父亲一样,爱喝酒,最喜边喝酒边谈天。他曾是富阳县政协主席,1987年底病逝。妻子陆黄贞(陆费澄),现是富阳教师进修学院会计。
  小女儿正民,1927年生,幼名胖妞。她生前是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去世2004年去世;丈夫周先生也在同校同系任教,2001年去世。

王映霞女士和子女

  
  

  

郁达夫是1928年与王映霞结婚的,因为动乱,产生了种种误解。1938年郁达夫任新加坡《星洲日报》副刊主编,王映霞和儿子郁飞与他一起到新加坡,但维持了12年的婚姻还是破裂了。痛苦之余,当时32岁的王映霞于1940年8月独自乘轮船返国,在国民党外交部工作。
  由于驻美大使王正廷的介绍,王映霞认识了钟贤道。钟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是王正廷的得意门生,在重庆的华中航业局任经理。翌年4月4日,两人结为秦晋之好。1948年,钟贤道率家人回上海定居。解放后他参加中国航运公司办的学习班,被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工作。1980年病逝,享年72岁。
  王映霞今年83岁。解放后,她的生活旅程不平坦。1956年,王映霞从收音机里听到周恩来总理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使她想起1938年,她和郁达夫在武昌请周恩来夫妇吃饭,有一面之缘,因而她写了一封长信给周恩来,要求参加工作。过了半个月,国务院招聘工作委员会举办的"中等学校师资训练班"请她去学习,学了一年,她被分配到上海六合路的一所小学当教师。1966年"文革"期间,红卫兵对王映霞进行连续3次抄家,把家中的藏书、字画、相册都作为"四旧"抄走。在里弄 批判会上,王映霞被抓到台上,当着那些连"作家"为何物都不懂的大妈、大姐面前去批判"郁达夫的罪行"。接着又被命令一日两次到里弄去扫地、洗晒棉被、当油漆工。
  王映霞如今年登耄耋,腰板硬朗,精神矍铄,就容貌论,显然比她的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眉宇之间,依稀可见当年风韵。
  1986年11月,上海市长江泽民聘王映霞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并发了聘书。她参加了馆内的春潮诗社。近两年来,她一直忙于撰写回忆录,整理郁达夫书信。她平生有一大愿望,就是要把和郁达夫在一起的第一手资料留下来供文学史家研究参考。已出版的有《半生自述》和《郁达夫书简》。
  王映霞和郁达夫所生的儿子,现还健在的有郁飞、郁云、郁荀三人。
  郁飞1938年随郁达夫和王映霞去新加坡,时年11岁。尔后郁王离婚,王映霞一人返国,郁飞跟郁达夫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因战乱,郁达夫决定把郁飞送回国。本来是想托付当时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的沈从文教授,但那时后方公教人员极清贫,怕以后接济中断,给沈从文造成困雄,最后请返回重庆原籍的尤夫人卢蕴伯(四川航运界卢德敷之妹) 带郁飞回去,交给已在重庆任行政院秘书长的陈仪。陈仪不负故友的托孤,在音讯始终不通的情况下,将郁飞抚养成人。
  1949年,郁飞在浙江大学外文系毕业,最初分配去新疆,因"不说谎话而开罪于人"。1957年"反右",郁飞被划为"右派",下放改造,被关押长达20年之久。由于政治原因,他原在广播电台任播音员的妻子也跟他离婚。生二子,皆成家立业。郁飞最近经王映霞介绍,续娶浙江杭州第四医院医生王永庆为妻,两人十分恩爱,对王映霞也很尊重,常有来往。郁飞现任浙江文艺出版社外文室副编审。
  郁云,1931年出生。王映霞和郁飞去新加坡时,郁云和郁荀使寄居在福建的外婆金氏家中。嗣后又寄居在父亲的朋友家中,再三转居。郁云先在东吴大学读法律,后又读企业管理。较长时间在上海红星轴承厂工作,现已退休。他的夫人娇憨可爱,在盘尼西林厂当技本人员。生二子,大子郁伟,次子郁刚。
  郁荀,1936年生,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目前在昆明大学任教。妻子余绮华在昆明大学工会工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