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衡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5810
本馆由[ vczcwo ]创建于2010年01月23日

“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发布时间:2011-02-24 15:35:37      发布人: vczcwo

    何叔衡,字玉衡,号琥璜。1876年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一面务农,一面断断续续读了8年私塾。1902年何叔衡考中秀才,县政府让他去管钱粮,他却愤于衙门黑暗腐朽,甘愿回家种田、教私塾。虽被有人讥笑为“穷秀才”,却也因其正直和嫉恶如仇而颇受乡里称道。

  不久,因清廷行“新政”后办新式学堂,1909年何叔衡受聘于云山高等小学堂,在教文史的同时也开始阅读外界新书,接触到孙中山倡导的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率先剪去头上的辫子,又动员周围的男人剪辫、女人放脚。暑假时何叔衡回到家中,看到守旧妇人仍不肯解开裹脚布,便说:“看来只动笔动嘴不行,还要动手动刀。”自己操起菜刀,将家中的裹脚布和尖脚鞋全部搜出后,当众砍烂。

  1913年何叔衡进入长沙,虽已经37岁,却报考第四师范学校(翌年合并入第一师范)当新生。校内主事颇为惊诧,他却说:深居穷乡僻壤,风气不开,外事不知,急盼求新学。这位校内年纪最大的学生,一向积极参加青年人的活动,并与小自己17岁的毛泽东结为挚友。后来他到市内中学任教,又担任了省通俗教育馆馆长,利用这一职务传播新文化。1918年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五四时期的著名青年团体“新民学会”,何叔衡作为年龄最大的成员加入且处事老练,毛泽东的评价是“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1921年初,新民学会内部就“改造中国与世界”应用什么主义展开讨论,何叔衡明确反对无政府主义,表示应信仰马克思主义。同年6月,湖南军阀以“宣传过激主义”的罪名,撤销其教育馆馆长之职。7月间,他与毛泽东在长沙同登一条轮船赴上海,参加中共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