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历程、国手的摇篮——北京科比亚桥牌俱乐部回顾
时间是1993年,在北京展览馆宾馆的顶楼有一家公司,名称叫做“北京科比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不过我们知道它,完全是因为桥牌,因为每天一到晚上,公司员工下班后,这里就成了桥牌的世界。
白天打牌、晚上打牌,饿了有饭吃、累了就睡觉,那时的科比亚真是桥牌爱好者的天堂。当然,每次打牌都少不了科比亚公司的老总靳剑生。
靳总非常喜爱桥牌,公司的员工有不少喜欢桥牌的,他还嫌不够,他欢迎更多的人来打桥牌。1995年百慕大杯在北京举行,那个时候,靳总结识了很多国家队选手和国内的高手。对于桥牌选手特别是国手,靳总是非常尊重的,针对桥牌国手生存问题,靳总也动了脑筋。北京百慕大杯之后,他把孙铭、福中、何振翼招到公司,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好专心打牌。在桥牌职业化还没有开展的1995年,能够毫无后顾之忧而放心全职打桥牌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可以说,孙铭、福中的世界冠军之路就是从那个时候奠定的。
1996年,科比亚成立了桥牌俱乐部。那时中国桥协刚刚推行A类俱乐部制度,靳总马上申报、组织成立了A类俱乐部。接着,北京科比亚在1997年首届全国A类俱乐部锦标赛上,战胜上海EAA取得冠军。
在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北京科比亚把大把的冠军收至囊中。靳总甚至作为队员亲自上场,还拿到过不少的冠军。北京科比亚不但迅速成为国内的强队,而且培养了不少桥牌国手。
桥牌国手是冠军中的佼佼者,通常都是那些在一系列比赛中表现优异的人才能成为国手。和有些俱乐部能够把普通牌手培养成全国冠军相比,北京科比亚俱乐部更进一步,能够把优秀牌手锻造成国家队队员,因此被称为是“国手的摇篮”。
从个人爱好到组织A类俱乐部,从培养冠军到锻造国手,靳总已把桥牌作为精神和事业的双重追求。在他全身心的付出支持下,“国手的摇篮”也应运而生。
科比亚桥牌俱乐部特别擅于发掘人才。获得第一个全国冠军的队员李小毅/王怡,他们来科比亚时还是一对草根牌手,后来在科比亚拿到自己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后,李小毅到了华能俱乐部,在那里他进入了国家队。要说科比亚最大的手笔当属1997年引进曹雪良/杨立新、戴建明/施豪军。这四位现在大名鼎鼎的战将,就是从科比亚中走出来的,他们同时在1998年入选国家队。离开科比亚后,曹/杨到了竞帆,戴/施回到上海。过了几年,这几位牌手再度进入国家队,让中国队成长为世界强队之一。2011年科比亚引进“火车头三杰”:董利党、单胜、张谦,随着他们获得年度优异成绩,再次说明科比亚俱乐部的独到之处。
这独到之处的关键是科比亚桥牌俱乐部多年提倡的精神:不拘一格降人才,敢为人先勇创新。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俱乐部十几年来成绩骄人、人才辈出的喜人局面。除了最早的孙铭、福中和何振翼属于成名在先以外,后来在这里成长为国手的鞠传成、杨立新、曹雪良、施豪军、戴建明、赵杰、石正钧、石淼、董利党、单胜等,被科比亚发掘之前都是二线甚至“草根”牌手。最让人称奇的是所有加盟科比亚的牌手无一例外地先后入选了国家队,无一例外地成为了五星特级大师。这也得益于靳总在选人上从未“走过眼”,称他为“桥坛伯乐”名副其实。
在如何做好桥牌俱乐部这个命题下,靳总有自己的思想。由于桥牌运动本身的限制,观赏性和广告性差的原因,如果连年大手笔不计成本的投入,会给企业和赞助商带来困难,这一点实际上已经在很多俱乐部包括国内最好的俱乐部身上得到了验证。在把科比亚这家俱乐部做大做强、成为国内俱乐部中的金字招牌后,靳总开始考虑俱乐部的方向。他收缩了战线,并且开始寻找战略合作者,10年前的航天四创、北京奔驰,到后来的通邮(中国)和现在的中国人寿,都是靳总的手笔。
要促进桥牌事业的良性发展,就要在保证队员基本收入的情况下,尽量让牌手的待遇更好,这是靳总的一贯想法。大多数俱乐部对队员的限制很多,而北京科比亚俱乐部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都是以有利于队员职业生涯和保障队员切身利益为本。当队员有其他的合同和北京科比亚俱乐部本身的计划有冲突的时候,靳总都是想办法保证队员的收益最大化。
福中和赵杰2006年获得世界冠军后,有许多国外的比赛都邀请他们参赛。参加这些国际比赛,一方面能使我们的队员增加大赛的经验,提高实战能力;另一方面,这些比赛本身也能大幅增加队员的收入。福中和赵杰都是北京科比亚俱乐部的主力队员,国外的这些邀请和俱乐部本身国内的竞赛计划有许多时间上的冲突。但是,在先后5年的时间里,靳总全部保证了福中和赵杰境外合同的实施,而俱乐部在这几年的成绩却受到很大的影响。
鞠传成从2003年开始担任中国女队教练,从2006年开始担任湖北省总教练,虽然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在北京科比亚桥牌俱乐部的工作,但这一切都无一例外地得到了靳总的大力支持。正是靳总这种无私的精神,促成了鞠传成从优秀的桥牌运动员成长为优秀的桥牌教练员的转变。鞠传成作为教练员,帮助湖北省从一个桥牌的落后地区变成了一个屡屡在国内赛场摘金夺银的桥牌大省。同时,他担任教练的中国女队,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夺得了团体世界冠军。
2010年,靳总身体状况开始恶化,桥牌圈中传来科比亚俱乐部要解散的消息。一些牌手开始考虑自己的去向,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靳总已经在为俱乐部考虑了。2010年年底,靳总先是在庆祝中国女队夺得世界冠军的庆功会上露面,并说对自己俱乐部队员石淼在国家队中的表现很满意。紧接着,他就开始着手组建新的阵容。在队员的挑选上,他可谓事必躬亲,和老队员商量,亲自打电话邀请牌手加盟。这一切,绝对是对这家他一手打造的俱乐部负责任的做法。
到了2011年,靳总病情向非常不利的方向发展。他基本上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可是他始终在关心俱乐部的建设和成绩。每次看病回来,他第一件事就是询问俱乐部的成绩。知道俱乐部获得了好成绩后,他又叮嘱一定要把奖金发到位。
2011年全国A类俱乐部总决赛冠军被科比亚拿到手后,俱乐部也获得了2012年中国国家队的组队权。像去年一样,很多人都在猜测靳总的情况不好而衍生出科比亚俱乐部能否完成国家队的组队任务时,其实靳总早就在他的病床上为俱乐部、为他的牌手做出了他心中的规划……
2010年,在中国桥牌协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北京科比亚俱乐部被评为“中国桥牌30年先进单位”称号,靳剑生被评为“中国桥牌30年贡献奖”。这些荣誉,是中国桥牌对靳总和科比亚俱乐部多年来在中国桥牌走过的风风雨雨所做出的最好肯定。
标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