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清红新水库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79431790
本馆由[ 快乐天堂 ]创建于2012年02月17日

风雪中的思念

发布时间:2014-12-07 14:59:13      发布人: 快乐天堂

              2014年7月我调到七台河工作,离开生我养我的宝清,47年啊,除了上中专的4年,都一直生活在那片黑土地。小的时候,我的小村叫大队,乡叫公社,全称是黑龙江省宝清县十八里公社红新大队,那是文革时代改的名字,红新,一个红色的响亮的名字,小村位于宝清县城的北侧,大约15里左右,现在已经划归到宝清镇,还叫红新村。

       小的时候村里只有大喇叭,家家还有个广播,这是除了灯泡,唯一的家电了,大队里大小的事都是从广播里传来,大队文艺演出也播过,老父亲最会修这个喇叭,在家里放的位子比较高,怕孩子们动,其实,越是这样,我越想动一动,后来家里买了收音机,特喜欢听评书和体育节目,有时能收到老毛子台日本的,激励瓦拉的唱也不烦,就相当于现在的流行乐了,当然,还是民歌好听,可是只每周一歌,老不过瘾 。

再后来家里又添了电视机,是四哥结婚时买的,每天傍晚才能转播,到11多就没了,每天早早的等在电视机前,直到结束。我家买电视机比较靠后了,村子里大哥家买的早,热情劲全给了他家,天天晚上去,记得大嫂的妹妹困了吃去痛片也看,多么大的瘾啊,也许热情度相当于现在的游戏吧。

  那时的玩伴都是村里的野小子,玩啪叽,打铁板,打噶,等等,其实都是很土的游戏,乐趣很多,但的确都是室外民间活动,孩子们很少生病,流大鼻涕用衣袖搽一下就完了,之间打架一会就好了。

时间转眼就过去了,83年分产到户,日子才好起来一些,但还是艰难,记得去南昌读书,家里根本没钱,几个亲戚有给10元,20元凑了190元路费,跟着县里糖厂一位去武汉出差的尤大哥到了武汉,然后又自己去了南昌,不是多么能闯能独立,一切被逼无奈,从未出过门的17岁的孩子,就这样走出了山村,我也不过是个放羊放牛的孩子。

虽然记忆很模糊,但依然美好。我和爹四哥睡北炕,妈和大姐二姐睡南炕,其乐融融。

如今,亲人一个个离去,二姐还一直病歪歪的,两地相距并不远,坐客车3个小时,可怎么动力不足呢?刚和二姐通了电话,她暂住在二女儿家,住楼上也比较暖,心理好受些,她是一直吃苦,二姐夫太懒了,又没头脑,干体力活也挣不了多少,很拮据。

大哥二哥还都好,有工资还继续挣钱,三哥在家呆着,身体不好,农民到老了真难啊。

最近下了暴雪,路不好走,每周都得工作,房子装好了,马上搬过去,写这些也是让逝去的几位亲人放心,身体是受之父母,我已经懂得爱惜了,这些年利用年休假,去了海南,云南,西藏,我替你们都看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珠峰也亲眼看了,还在大本营睡了一夜,我想你们会因为我而骄傲吧。

女儿也工作了,居然还去了首都,这是咱几辈人积德啊,她也找个很优秀的男友,是做航天自动化的,呵呵,我这个小家人才辈出,两个气象专家,一个建筑专家,一个航天专家,当年在大队玩耍的时候,那个瘦弱大鼻涕鬼的埋汰孩出息啦,咱家有光啦。

马上羊年到了,羊成群,咱家要在新楼欢度佳节。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