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喜走了,留下的是“擎天柱”精神
“我肯定不是我爸亲生的,要不怎么都不关心我。”昨天,提起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这句抱怨,朱国喜的儿子小祥悲恸不已,在25日至26日父亲抢救最关键时,因为缺血,小祥紧急献血400毫升,还没走出病房就晕倒在地—可能失去父亲的恐惧比抽血更让他害怕面对。
武汉环卫“擎天柱大哥”因积劳成疾,26日凌晨倒在岗位上,昨日,武汉市城管委主任干小明提出:“全市城管系统(包括环卫)学习朱国喜”,发扬他这种“擎天柱”精神,并且准备特别授予其武汉城管人最高荣誉—功勋城管。
这些年,从与朱国喜本人接触中,从他的同事、朋友、亲人那里,记者逐渐刻画出工作中的朱国喜—在他身上,“擎天柱”精神处处闪现。
他是自己的擎天柱
自愿从技术岗转行环卫
有一句台词这样描述电影里的“擎天柱”:不管他做了什么,这就是他,你总愿意为他付出生命。现实中的朱国喜,也留下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人一生很多时候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社会选择你的时候,说明社会需要你,任何岗位都需要有人来做,只要尽力把事做好。
他这一句话,不仅代表了个人对环卫岗位的理解,更影响了武汉环卫“重装突击队”的全体。
2011年前,朱国喜其实属于技术岗位,是城管一家下属单位设备管理队长,专长是机械设备修理与保养。当年单位转变工作职能,需要将一批人转岗到环卫单位。
从技术岗到干环卫,听着就让人不舒服,朱国喜却说服自己:自己这些专长,到一线更能好好发挥;帮助保养维修环卫车辆,比单纯搞管理要好。于是主动要求转岗环卫,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傻了。
2012年,武汉组建重装突击队,朱国喜被推选为队长,配备队员50多名,这些人基本都跟他当初情况一样,从各个单位转岗而来,此前基本都没干过环卫。大多数人都对分配到这个新部门有情绪,一位队员公开对他说:“我以前坐在收费亭里,按时上下班,现在每天起早贪黑没规律,工作脏苦不说,别人见了我就说我在走下坡路,越混越差了。”
朱国喜找这名队员谈心,说出了开头那一句话,并且告诉这位队员,“我当初自愿干环卫,就是用这句话说服自己的。”
他是队里的擎天柱
冲在前面,永远是“拼命三郎”
重装突击队成立初,装备了台新玩意:融雪撒盐车。这东西以前谁都没用过,厂家只简单介绍了操作方法,连说明书也没有,加上这车一年难得用几回,保养和清理成了棘手问题。
没人接的担子从来都是朱国喜主动接,他自己带头研究琢磨,对设备进行保养,还摸索出调节撒盐宽度密度,针对不同路况的方法。
2013年春节前,连续低温下雪,三环线部分路段结冰积雪,那几天,朱国喜正好重感冒,领导已提前放了他的假,让他在家休息并陪陪家人,可他非要跟队员一起上路。“他那次一共三天三夜都跟我们在一起,一直在喘粗气,脸色发白,经常会出虚汗。实在让人担忧,我们都劝他歇会,他就随便找辆车,上去捂着衣服靠一下,吞两颗感冒药。”参加那次突击保障的队员林师傅回忆说,那几天队员们就怕看到天上飘雪花,因为一下雪,意味着他们又要出动融雪除冰。“从早上7点到第二天凌晨4点,这种节奏不是一天,而是连续好多天。一般人都受不了,他一个病人,平时身体就不好,有糖尿病和肝硬化,不知道怎么撑下来的。”
那几天下来后,天气迅速转暖,队员们都觉得可以松口气了,不料朱国喜倒给自己“找起麻烦”。“他说融雪剂会腐蚀道路和桥梁,撒过融雪剂的路段,要快点冲洗干净。”此后的一天,全员又大洗全市道路。
他是家里的擎天柱
没时间陪家人,妻儿很爱他
20多年,朱国喜无愧于工作,但生活中,他却总是愧疚,他常说,对家庭,他也许不是个好丈夫,好父亲。朱国喜的妻子在环卫单位任收费员,儿子小翔在武汉上大学,对家庭他照顾很少,但妻儿依旧非常爱他。
2012年儿子高考,朱国喜都没有陪在身边。儿子小翔说:“我经常会抱怨:我肯定不是我爸亲生的,要不怎么都不关心我。这么多年,有事都是我妈或我自己拿主意,连个帮忙商量做决定的人都没有。”
“高考完院校招生的时候,同学都由父母陪着去找学校,在一起谈论各学校专业优势,我自己拿着一沓材料自己看……”
朱国喜对这件事曾经也很愧疚,他事后找儿子谈过一回心:“你在爸爸眼里是最棒的,相信你能迈好这一步。”
24日,朱国喜吐血倒下后,就在25日到26日抢救最关键时,因为缺血,儿子小翔紧急献血400毫升,那天还没走出病房,小翔就晕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