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原市委常委、原特区管委会副主任钟华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75231715
本馆由[ 爱无止境 ]创建于2019年10月16日

白藤湖为何由盛而衰?

发布时间:2019-10-16 11:08:08      发布人: 天堂使者

“我所无法企及的远方/是你/是雪幕后一点火光/被落日缓缓推近,成为/暖色的眼睛/满湖水波因此/笑意盈盈。”


1988年,著名诗人舒婷慕名来到珠海白藤湖农民度假村,黄昏下湖光山色令她诗兴大发,随即创作了这首《日落白藤湖》。实际上,在度假村建成初期,有过一大批文人墨客来到这里游玩。歌咏白藤湖的作品层出不穷,花城出版社曾在1986年和1988年先后出版了两版《白藤湖之路》,用以汇集这些作品。


这是白藤湖农民度假村往日辉煌的一个缩影。


这座中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正是于1984年开业的。然而,在10年左右的辉煌后,白藤湖开始走下坡路,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出,令人扼腕。


从不毛之地到声名鹊起


1984年,珠海白藤湖农民度假村开业。开业当天,白藤湖盛况空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县三级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港澳同胞共500多人应邀参加落成典礼。在村民吴先生的记忆里,那是白藤湖最喜庆的一天。


白藤湖取什么名字,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创始人钟华生琢磨,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不是贫穷的代名词,不能低人一等,要让农民富裕起来,让农民吐气扬眉,让农民都可以度假。既然地是农民自己开垦的,房屋是农民自己建的,产品是农民自己产的,服务员是农民自己担当的,一气呵成,那就叫“白藤湖农民度假村”。


作为中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白藤湖首创了农业观光游、农业休闲游。风格迥异的度假酒店,吃、玩、住一体化的旅游服务,令这个人凋马稀的偏僻之地一时间成为了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钟华生挂在嘴边的话“住水边,玩水面,吃海鲜”成为白藤湖最好的广告词。许多中央领导和省市领导都纷纷到访参观。旅游农业的模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实际上,在1984年白藤湖农民度假村落成之前,这里曾是一块名叫“鬼仔角”的不毛之地。上世纪70年代,钟华生向全省全市的农民发出邀请,通过不断地围垦,把荒滩改造成了良田。拥有了良田以后,钟华生又提出发展旅游农业,“要改变过去以粮为纲这种常规的耕种农业,进行改革,以水为主,发挥自然的优势。”1982年,钟华生为白藤湖农村度假村的建设成立了八大公司,分别是白藤湖总公司、群聚公司、农业公司、建筑公司、工业公司、疏浚公司、园林公司、旅游公司,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建设。到1984年落成之时,度假村已经拥有6座别墅。


建设工程并未止步。1986年以后,钟华生又提出把“一个村变成一座旅游城”。当时,度假村拿不出那么多建设经费,只能靠招商,于是钟华生想出一个办法——谁来投资,土地不要钱。一下子,全国来了30个投资方,度假村规模迅速扩大,大量别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钟华生认为,地不要钱,但搞基建要钱,消费要钱,将来资产升值也可以给农民分钱,这些将来都是白藤湖的,谁也带不走,“眼前让利,长远得利。”但此举也给钟华生带来了很大争议,当时,中山大学有个教授严厉批评他的做法。教授认为,土地不要钱,违反了经济学。


到1987年,度假村单年旅游人数已经达到50万人。1988年,作为白藤湖联合开发公司总经理的钟华生荣获全国首届“经济改革人才奖”,成为了全国闻名的风云人物,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有白藤湖村民告诉记者,他家里还保存着两张全国旅游地图,白藤湖农民度假村赫然在列。当年盛况,可见一斑。


长远规划与市场定位的重要性


“耕耘十八载,难得半朝闲。喜见民间乐,再踏万重山。”1989年,钟华生调任三灶管理区区长,离别前,他写了这几句话。


作为继任者的黄长喜,同为白藤湖首批开拓者之一。据《奋进不止的开拓者——记黄长喜和白藤湖联合发展总公司》记载,当时的白藤湖虽然声名远播,但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为了最初的基建,白藤湖向银行贷款1亿多元。于是,从1990年开始,黄长喜把白藤湖的重心放在了地产业上,引进大笔资金,很快还清了旧债。1992年,白藤湖联合发展总公司的总经营额达到1.7亿元,旅游、农、工、贸及房地产业全面发展。


然而,好景不长,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白藤湖开始走下坡路。白藤湖的旅游资源不再新鲜,对游客变得没有吸引力了。游客越来越少,度假村各大景点纷纷关闭,如今的度假村仅剩鳄鱼岛一个娱乐项目。在鳄鱼岛周边,随处可见的别墅里长满了杂草,其中有不少被当地农民变成了养鸡场。而当初大力发展的房地产业,也在土地方面留下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从盛极一时到迅速衰弱,白藤湖农民度假村令人扼腕。究其原因,一言难尽。《新快报》曾有评论:白藤湖农民度假村的消亡是一面镜子,客观原因当然有,那就是白藤湖地处珠海一隅,交通不怎么方便,与此同时,各地的旅游农业景点风起云涌,适者生存,大浪淘沙是必然的规律;从主观原因看,再好的理念如果不坚持和创新,单靠吃老本是难以为继的;还有,度假村的领导是由政府任命的,政企不分的体制弊病妨碍企业发展,继任者各走各路,没有统一的规划和长远的目光以及不断的投入,游客谁愿意谈你的“老三篇”呢。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旅游系主任、教授刘云德认为,白藤湖农民度假村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有着超前意识的项目,反映了特区人敢闯敢干的精神,但它是没有长远规划的,发展到后来,配套设施跟不上,与珠海发展的大环境脱节;再加上市场定位不清晰,白藤湖农民度假村成了一个半旅游半房地产的项目,到最后旅游没搞好,房地产也没搞好。


“长远规划、配套设施、市场定位,这是任何旅游项目都要考虑清楚的问题,放在今天也一样适用。”刘云德认为,珠海西区如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白藤湖的地理位置堪称西区的黄金宝地,应该重新规划,让这片土地再次焕发生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