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民政局原副局级督导员李成本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60832665
本馆由[ BMW ]创建于2015年01月23日

缅怀父亲跌宕起伏的一生第十三章岁月留痕引出的箩乱之二

发布时间:2016-04-13 14:20:40      发布人: CIZI
我不能因为这,顾此而失彼,也不能因为那,拾小而失大。本着一个原则就是《实事求是,纸永远包不住火,对事不对人》。既然三姑夫闵x烈对我追究了。那么只好让事实说话。 中国人,谁的一生都活的不容易。但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但邪不能压正,对错不能颠倒。本末不能倒置。谁的面子都要给,但主动不要脸的也肯定会作茧自缚,自己害掉自己。 岁文330页写道:“自由自在,海空天空,毫无顾忌,想写啥就写啥,【所以本人是真实的,所写的人和事是真实的】。此话说的太绝了,一点挽回的余地都没有留。 请问:岁文中内容造假多处,拿什么圆这些谎言。 29页才子佳人们“帮忙”以主人公的口气写道;【1980年春节,国家按136元为我起薪,并补发4000元的二十个月工资。我将这笔钱,偿还父母债1000元,给三个儿女分1000元,买 电视1500元。大头都给了家人,所余有限。》这是瞪着眼睛说瞎话,给自己脸上贴金。让事实来说话:1、偿还父母债1000元完全没影,当时1000元是天文数字,真要借这1000元干 什么去了,没有去向。另外我爷当时也根本没有这天文数字的1000元。用心一看就更假了,一个带帽反革命每月只挣30几块钱,退一万步就算有人有那么一千元借给你,你敢借吗 ?人还没疯,平反还是个未知数,你敢在政治压力上再增加经济压力吗?2、【给三个儿女分1000元,】三个儿女给平300、华200、颖200、这件事当年在亲属间,三个孩子工作单 位都算是重大新闻,3、给三个儿女共700元。买彩色电视1500元是你自己享用,偿还父母债1000元根本不存在。4、补发4000元 - 给三个儿女共700元=自己留下3300元。5、自己留 下大头却写成《大头都给了家人,所余有限。】还来个【所以本人是真实的,所写的人和事是真实的】骗鬼去吧! 29页才子佳人们“帮忙”以主人公的口气写道;【我帮前妻平反,建设局给补助600元,我全部给了三个子女。】贪天之功为己有,大言不惭,应该对不知羞耻四个字进行补课。 理由有三: 1、爸爸没去过城市建设局,妈妈平反是我跑的,申诉材料我现还保存着,为妈妈平反的决定上有我们三个子女的同意签字。他没资格贪功说什么【我帮前妻平反】 2、城建局是按我们三子女名头给的600元补助没有别人的份。3、被写成【我全部给了三个子女。】是大言不惭。 29页才子佳人们“帮忙”以主人公的口气写道;【我的父母还从自己的生活费中节省一笔钱给孙子们。】人吸毒上瘾,这编瞎话比吸毒还上瘾。爷爷奶奶同孙子连亲不连财,亲属 都知道。这段话同上面的【偿还父母债1000元,】死无对证,是一个伎俩,完全造假,根本没这档子事。经过仔细回忆我爷一生给就过我50元,是在我结婚那天。其他无。通过仔 细回忆还真想起一件爷爷给钱的事。爷爷被落实政策回沈时,卖掉了在老家长滩的房子。卖房的800元钱,作为报答四个姑娘,对老人在农村期间,进行过的帮助和照顾,给每人 200元。爷爷考虑,儿子平反后条件最好,那段时间也没照顾过爸妈,就不给儿子了。 爷爷此举,引起了家庭,上两辈之间的轩然大波。唯一的儿子同"贤妻"不干了。爸爸与继 母,同爷爷一干到底,他们也不是没有相争的理由,他们提出【我们是唯一的儿子,爸爸给钱不全给我们,我们不挑理,但不应当把我们拉下。老人在农村时我们没照顾着,是身 不由己,没责任。】但最后爷爷卖房子钱没给我爸一分,使他们两口记在心里,以致后来他们两口子,二人一心,在爷爷80多岁时,将爷爷逐出家门,使爷爷沦落街头。 爸爸、爷爷、给三个子女钱完全造假,可“故事”还没编完。才子佳人们继续往下编,编瞎话走火入魔之后连自己都进入到梦境里面,把现实抛开在外了,按照自己编织的不存在 的梦境的情节继续往下编。这时我想起了赵本山小品里的一个镜头,他想把范伟忽悠瘸了,他首先就将自己先忽悠瘸了。编瞎话想让别人相信,自己就得先进入瞎话的梦境里面。 这不他已经进入梦境了,在梦境里他在,岁文29页写道:【金钱真是万能,没钱使亲情伤尽,有钱也使家庭矛盾缓和。我恢复工作后,五百、一千、两千的救济过他们几次。我做 到所能做的一切,那个耍驴的逆子,曾告饶给我下跪,表示不再耍驴,以后一切听爸爸的,但是以后,又旧病复发,这是后话。我感叹,钱啊!有钱有势就是爹,没钱没势就不是 爹了】。 岁文这段话我看了数遍,真是不愿意反驳,硬逼我用事实发声,1、【说没钱没势就不是爹了】。爸爸在凌源监狱时,我和颖妹曾用微薄的收入,数次给他汇过款。其中73年 12月29日汇款35元、74年6月7日汇款30元、75年11月16日汇款30元、76年1月23日汇10元、曾数次给他寄过包裹76年1月14日一次、76年4月25日一次、76年6月9日一次、76年11月2 日一次、以上数次汇款和邮寄食品包裹的依据,都是根据原始的汇票,和发货包裹票的事实得来的。这就说明爸爸在没钱没势的时候儿女给过他温暖。2、【五百、一千、两千的救 济过他们几次】我们全家开动了回忆,从爸爸出狱后至今一共大额款项给我们家2次,第一次,1980年结婚给50元,第二次,孩子1983年得肾盂肾炎,爸爸和继母去探望,在陆军总 院门口李永力给我媳妇50元,一辈子我们家就接受过爸爸2次大钱。五百、一千、两千的救济过哪个子女家?与我家无关。3、中国有两句俗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大丈夫膝下有黄 金【那个耍驴的逆子,曾告饶给我下跪,表示不再耍驴,以后一切听爸爸的】这句话的加工,给我写成了一个见利忘义,见钱眼开,拿钱当祖宗,谁给钱就向谁下跪的龌龊小人。 退一万步讲,就算我是一个,爸爸一给钱我就下跪,表示不耍驴,以后一切听爸爸的。这样一个小人,那我也得见到爸爸给钱以后才能下跪呀。有前因才能引出后果,爸爸从未给 过我钱,我凭什么下跪呀?关于我见到爸爸给钱就给爸爸下跪的事实根本不存在。 另外爸爸如果在他平反后真的给我钱,我也没有时间给他下跪。我深深的懂得,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妆衣的道理。我在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忙的厉害。当年我的收入并不 比我爸爸当官那几百元少,查我家里买物件的发票,80.3.4就花410元买了黑白电视机,在我们住那前后院我们家是第一户,引来了好多小孩到我家来看加里森,然后又相继买了洗 衣机和电风扇、照相机、冰箱。日后又换了抚顺产14寸金凤彩电,又花559.2元 买了一块纯毛地毯,后来又换了流行的21摇彩电和录像机。我家这些物件爸爸来串门时都曾说过你 家比我家都强。我一个小小营业员的家能比当干部的爸爸强,这里有原因,80年代初,商业改革,我所在的副食品商店更名为北陵商场,经营范围出了军火包罗万象,什么都可以 卖,成立了一个厂矿服务部由我负责。我就成天揣着支票满世界的购货和销货了。 商店给我定的政策;你使用的资金在20万之内,你给我们商店要达到百分之十的毛利率,工资我们给你照开,奖金由你在卖货超出百分之十之外的范围里产生。当时我们这有一句 俗语,沈阳的钱没腰,挣不着是熊包,我当时可能不属于是熊包那伙的。当时只要挣钱就不是战术级而是战役级的。我往东跑过丹东、凤城、西边跑辽中茨榆坨、往南跑过大连、 北面吉林市、公主岭、梅河口、大庆、哈尔滨是我常去的地方。 我经营的诀窍是,将在产地滞销的产品向它畅销的地区销售,如果是在当地畅销的产品,直接就销售给需要的小贩,当年我销售过的都是一些紧俏的货品,有铁钉、毛毯、纯毛 料、刚流行的羽绒服、当年结婚男女青年都需要的呢子大衣等等。在凤城丝绸厂就做了一笔很大的。下班之后我也不闲着,那时候还没有五爱街,服装市场在南站前,我一看大号 皮夹克卖220元,我就偷看了他的产地标签,一看是茨榆坨,第二天我就跑到那,找到加工生产皮夹克的个体户,我以160元的价格给他全部包销,我就加了五块钱给他家包销批发 了两年。我们还一块跑了杭州的临安县,去购蜗牛种回沈销售,一次一人就挣了一、两千块,我高兴的给媳妇花了288元买了一块欧米伽表,这当口1982年爸爸知道我这阵子没少挣 钱,来向我借钱,我媳妇借给他1000元,这1000元爸爸用它买了达木兰,开始了养花的生活,这爸爸借钱的事继母李永力清清楚楚,至今没有还我。 我同爸爸的一生的经济账;我爸给我三次钱,平反分给我200元,结婚50元,我孩子有病50元,共300元。爸爸向我借过1000元未还,里外里我7岁后没花过爸爸一分钱。如果不是岁 文,无中生有的编出来,我见钱就下跪,求饶的诽谤内容,我同爸爸的经济账是不会说出来的。当然过年给孩子的压岁钱不能抹杀,但这压岁钱也是我们用几百元钱的礼品换回来 的,除此之外30多年间没得到他们一丝一毫。爸爸同儿女一辈子铁公鸡一毛不拔,给后辈的许愿和承诺没有一件兑现过,他的空头支票我们只当耳边风,从来都不信。事实不存在 的5百、1千、2千、的接济过后辈。我第一次吐血病危,在四院抢救,那么大的事,爸爸去探望,连病友都说,你爸爸这么大的干部一分钱都不给留下,就光拿眼睛看儿子啊? 我们家这些内情,帮助爸爸写《岁月留痕》的李永立的几个侄儿根本就不了解,却编出这些我一见别人给钱就立马下跪、荒谬的根本不存在的故事。给子女大额的钱,得有重大的 事情,这钱给了谁,做什么用,得有去向,五百、一千、两千的给子女钱,没有促使给钱的原因,更没有给钱后,钱的去向,编的本末倒置一点都不靠谱,编瞎话都没有水平。 对国家强加给爸爸冤狱的问题上,爸爸应该算是一个完人,但他平反后,对他父母和我们子女的所作所为肯定算不上一个完人,爸爸对不起这些家人,对不起自己家人,还往脸上 贴金,没做出的事让别人任意当做事实来写,不是找着打脸,自找苦头吗。将伟人的一句诗送给某些“帮忙”写书的人,请好好解读吧。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