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王树常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59000018
本馆由[ 天使在人间 ]创建于2012年08月28日

王树常生平

发布时间:2012-08-28 14:14:52      发布人: 天使在人间
王树常(1885.9.11-1960.4.8)东北军将领,中将加上将衔。字霆午,奉天(今辽宁)辽中肖寨门镇三南村人,其父王锡珠,开明地主。从小读私塾,16、7岁入奉天大学堂,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赏识,选派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本振武学校,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8期步科继续深造,与张群、蒋介石等为上下界同学。
  1911年秋,王树常学成回国,时值武昌起义告捷,王树常即赴上海参加革命。次年去南京,任民国内阁参谋本部第二局一等科员。同年4月,随参谋本部迁到北京办公。
  1913年5月,授陆军步兵中校衔。12月,获五等文虎章。
  1917年4月再入日本陆军大学学习,1919年毕业回国。次年三月,出任北京政府参谋本部第4局4科科长,1921年4月授陆军步兵上校。回任奉军第27师参谋长,从此,王树常长期在奉军、东北军任职,成为东北军事集团的重要人物。
  1921年任镇威军司令部参谋长,同年5月任黑龙江督军公署少将参谋长兼步兵22旅旅长,8月兼任黑龙江省陆军训练处处长,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大败直系,实力猛增,雄踞东北及关内九省地盘,实力直伸江南。
  1925年10月任镇威上将军(张作霖)公署总参议,1925年郭松龄反奉时,一直与张作霖共患难,深得张作霖赏识。
  1926年任黑龙江督军公署参谋长兼第16军军长,随吴俊生进兵热河,攻打国民军宋哲元部。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次年1月,王树常出任北洋政府顾维钧内阁陆军部次长,6月继于珍任张学良部安国军第3方面军团第10军军长,参加了对抗北伐军的战事。在河南战役中,他因率部重创阎锡山部,受到了张学良的亲笔传谕嘉奖。9月,获二等宝光嘉禾章,10月,获一等大绶嘉禾章,授勋五位。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主政东北。王树常任东北临时保安委员会委员,协助张学良处理复杂公务。东北易帜后,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军令厅厅长,同年12月任辽宁省政府委员,1929年8月的中东路事件中任国民政府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东北防俄军第1军军长,战败。旋任东北陆军第2军军长,入关调停中原大战,9月27日,国民政府任命王树常为河北省省政府主席,10月3日,王树常在天津就任河北省主席职。
  1931年1月,王树常获一等宝鼎章。同年6月1日起张学良因病住院,北平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的日常事务由王树常进行处理,足可见张学良对他的信任。7月,石友三叛乱,王树常任东北军第二集团军军长,指挥讨伐。不久,石兵败。
  “九一八”事变后,王树常以河北省主席的身份平定了天津“便衣队”暴乱。“便衣队”由日本人收买汉奸、地痞组成,扰乱社会治安,王树常对此坚决地予以镇压。王也因此得罪日本人和妥协的国民党政府。
  1932年8月17日迫于压力改任平津卫戍司令。同年8月20日任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期间,赞同中国共产党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同情学生抗日救亡的爱国运动,曾释放过一些被捕爱国学生和中共地下党员。
  1933年热河抗战时,曾为张学良策划运筹。张学良下野出国后,王树常兼任北平戒严司令。
  1935年8月改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平津卫戍司令由西北军将领宋哲元担任。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拟派王树常到西安,以东北军元老的身份接替张学良职务,整编东北军,以瓦解东北军上层。王严正拒绝了这一安排。
1936年12月底,蒋介石背信弃义的扣押了张学良。
1937年1月任甘肃绥靖公署主任,王未就任。2月,王与莫德惠等赴奉化溪口面见张学良。4月任豫皖绥靖公署主任,未就职,6月加上将衔,抗战爆发后辞去军事参议院副院长职务,闲居香港、北平,后又送儿子王冀赴美国读书。
  1944年3月31日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44年3月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1949年1月在北平迎接解放。后任国家水利部参事,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
  1960年4月8日在北京病逝。其子王冀定居美国,曾任美国国立会图书馆中国、朝鲜部主任、教授。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应周总理的邀请参加工作,任国家水电部参事室参事,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晚年十分怀念在台湾的张学良将军和其他故旧,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王树常于1960年4月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5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