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9 谈生命
【前学习】
起点判析
一、 请你试着辨析下面的字音和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按拼音填汉字。

蛋壳( ) 荫遮( )
辨析字音:壳 荫
地壳( ) 荫庇( )

( )恰 ( )勃
辨析字形:róng péng
( )解 ( )车
二、 请你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
1.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
荫庇:
2. 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芳馨:
3.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相生相成:
4. 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云翳:
三、 请你解释下列成语。
一泻千里:
叶落归根:
方向导引
冰心的确是一位冰清玉洁的作家。今天让我们学习她的《谈生命》,随她一同去感受生命的奔流与生长!
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2.学生可通过朗读、品析,提高品味散文意蕴、探究其哲理的能力。
3. 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方法:1.反复朗读,融入感情。
2.绘制一棵知识树,呈现“一江春水”和 “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分析他们的成长过程呈现出什么特点,联系个人感受,并联系自然、社会中有关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进行广泛、深入地思考,概括出生命的本质。
【第一次学习】
重点指要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知作者借助于自然界生命成长的现象,讲述生命的一般进程。通过品读重点语句理解作者对生命所阐发的议论。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 “一棵小树”,体验“一江春水”和 “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体会他们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感悟生命中会经历种种境遇,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以及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的生命本质。
资源链接
在我看来,冰心女士与世纪同龄的生命是坚定的,正直的,是完全融合在她的多姿多彩的创作之中的。在这篇用诗一般的语言写成的《谈生命》中,冰心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冰心女士在她漫长的生命中有快乐,也有痛苦,更有大痛苦,她与读者同快乐,也与读者同痛苦,七十余年如一日,从而成就了她的璀璨瑰丽的生命。她虽然未能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但她的生命与20世纪中国新文学同在,与一代又一代的千万读者同在,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同在。冰心女士走而无憾。
同步演练
1.字斟句酌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试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2.朗读课文,请你概括“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品词析句,领略文章的意境美,试分析下列语句的含义:
(1)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2)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3)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4.结合全文,你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怎样的?
5.在全文中,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你还可以把生命比作什么?请写出两个形象的比喻句来。
【第二次学习】
难点辨析
鉴赏散文的意境美就要深入阅读作品,品析文中重点语句,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理性的思考,理解作者对生命过程和本质的认识,感受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从而把握作品的主旨,进而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培养生命意识,以乐观的人生态度直面生活中的种种境遇。可为这种种境遇举例子,体会生命的平凡而有力量,感受生命的可爱而可敬!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执着追求、在于甘愿奉献。鉴赏散文的情感美,需要深入阅读,可以通过换位思考等方式来实现。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领悟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达标检测
阅读《勇敢的意义》,回答下面习题。
勇敢的意义
朱嘉桐
如果天冷了,曾经缓缓流淌着的小河结成了冰,叶子由碧绿变为枯黄,从树上落下来。
如果天黑了,失落的情感夹杂着大风,点燃了白昼里最后的暮霭,留给了人们漫漫的长夜。
可是你看,无论冬天再怎么冷,土地里植物的种子终有一天会破土,挺拔出它的稚嫩身躯,伸展着。
无论暗夜里的人们再怎么寂叹,破晓的曙光会对人们微笑着,给人们带来另一个天亮。
所以说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根本就不会有漫无止境的深渊。尝尝痛苦,我们的味觉才不会麻木。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勇敢,比以前更有力量。
你看那飞过风带的鸟儿多勇敢,天空中也没有映刻着它们的影子,但它们执着寻找着最渴望的远方!
1.这首诗的作者仿佛是你亲密的朋友,在你遇到生活的“寒冷”和“黑暗”时促膝在你的身边委婉地劝导你,安慰你,让你重新看到希望!作者以两个“如果”破题有什么好处?
2.作者认为生活中的“痛苦”是有好处的,因此赋予此诗深刻的哲学意味,请你谈谈这种好处究竟在哪里?(最好用普希金的一句诗来回答这个问题。)
3.诵读此诗,采取男生、女生分读,合读的方式,你觉得哪一句诗男生读好,哪一句诗女生读好,哪一句诗男女合读好?谈谈你这样设计安排的理由。(设计时可以采取轮读,复读,造成回音的效果,体会反复地嘱咐和劝告。)
4.如何医治心灵的创伤?勇敢的意义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