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雷锋式”优秀市场管理员强自喜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51107021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3年02月19日

强自喜1944年出生,中共党员

发布时间:2013-02-19 07:17:23      发布人: jackson
 强自喜河南学雷锋群体的典型代表强自喜1944年出生,中共党员,曾任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城关市场管理员兼县政协副主席。2004年退休后担任中国雷锋协会理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97年当选党的十五大代表。
  强自喜1964年参加工作,1966年调入社旗县城关工商所担任市场管理员,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60多次,被誉为“活雷锋”。 强自喜 坚持以“吾生志趣,为公极乐”为自己的人生坐标。他参加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他爱岗敬业,清正廉洁,热情助人;公正执法,不分亲疏,维护消费者利益;把商户当亲人,为他们排忧解难。强自喜爱岗敬业、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热情助人的事迹在广大群众和工商干部中广为传诵,当地群众称他为市场"包公"。流动公平秤、政策宣传台、曝光台、咨询台、失物招领台、便民箱、打气筒、针头线脑、便民**等等,这是强自喜便民服务车上的全部家当。30多年来,强自喜骑着便民服务车,跑遍了社旗县城36条胡同72道街。他将一个工商干部的工作从办公室搬到执法、便民第一线,走到哪里,就服务到哪里,执法到哪里,工商法规宣传到哪里。
“有困难找强七”。社旗县许多群众都这样说这样做。据统计,自1 9 8 0 年以来,强自喜共帮助3 2 个走失儿童找到了亲人,调解纠纷、制止各类闹事4 0 0 0 多起,帮助失主寻回自行车3 3 辆、存折3 6 个、现金5 万多元、身份证近百个、户口簿4 0 多本。助人为乐的好事不胜枚举。社旗市场一天天繁荣起来,强自喜的名字也在商户中越传越广,远在京津、江浙的客商都这样提醒:“社旗有个强七哥,遇到难处去找他。”听说记者是来社旗县采访强自喜,当地群众自豪地向记者说,社旗县有三宝,“赊店老酒、山陕庙、强自喜身后红旗飘”。这是社旗县百姓对强自喜发自内心的一种爱,这红旗就是强自喜便民车上公平秤的标志,它也是社旗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强自喜告诉记者:“参加工作时,正值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年代,是雷锋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一生。”30多年来,强自喜曾先后找回32名走失的儿童、老人和伤残人,
  行走在社旗县城的大街、小巷、店铺、市场上,记者欣喜地发现,这里的经营虽然比不上大都市的繁华,但处处透出一种祥和和井然的秩序。
  强自喜动容地对记者说,变了,变化越来越大了!作为改革开放30年间亲眼目睹我国经济市场变化的见证人,谈起自己最熟悉的市场,强自喜感慨万千。30年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成熟,市场经营和管理越来越有序,早些年出现的缺斤短两、欺行霸市、无序竞争、杂乱经营现象已几乎绝迹,经营者的守法意识、消费者的**意识都有了质的飞跃。
  强自喜的妻子王其芳也是一位老工商,30年改革开放给他们一家带来的变化使她尝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最早市场放开时,秩序的确有些混乱,由于强自喜在市场管理中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一丝不苟,得罪了不少人,经常有人背地里说他是“七成熟,二百五”,甚至有人去他家里打闹,晚上砸他家玻璃,往院里扔砖进行恐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越来越有序规范,给她家带来的明显变化便是强自喜由不被人理解到越来越受人尊敬,“有困难,找强七(强自喜在弟兄们中排行老七,故有此称谓)”现在成了社旗县老百姓的口头禅。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其芳的心里也发生了质的转变,由最初的不理解、甚至以离婚威胁丈夫,到现在谈起老强就有说不完的骄傲和自豪。
  2004年8月起,退休后的强自喜因患多种疾病,先后住了4次医院,做了两次大手术。如今,由于身体不便,强自喜的便民服务车已经放在了社旗县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在社旗县博物馆,记者看到了强自喜的那辆便民服务车。便民车是由一辆普通两轮自行车经强自喜自己改装而成的三轮车,车前方是醒目的雷锋头像和“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小牌匾,车后面的公平秤、政策宣传台、曝光台、咨询台、失物招领台、便民箱等一应俱全。
  强自喜告诉记者,这是他的第三辆便民服务车了,也是陪着自己最后战斗的一辆。前两辆现在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市场秩序好了,社会进步了,全社会的消费**意识提高了,再加上我身体不好,所以我的便民服务车也下岗了。这是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的标志,我失落过,但更感到欣慰。”因长年的劳累和病痛,强自喜接受记者采访时双手一直有些发抖,但他思路清晰,身后“吾生志趣,为公极乐”8个大字的条幅依然清晰。
  强自喜退休不褪志,在担任我县关工委副主任期间,先后应邀担任省内外20多所学校校外辅导员,巡回到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宣讲雷锋故事30多场次,受教育10万多人次。如今,强自喜已成为河南学雷锋群体一个典型代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