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戈平生前代表作品——《何香凝》
漓江码头旁,熙攘的街市上,担子米粉、馄饨摊,卖香烟的小贩,桂林方言的吆喝声……时光逆流到上世纪40年
代的桂林城,辛亥革命先驱何香凝先生“闲来写幅丹青卖,不用人间造孽钱”的傲骨精神铿锵感人——这是大型新编现代桂剧《何香凝》中的一幕。
何香凝,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廖仲恺的夫人,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时期著名女革命家、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同时,也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画家。桂剧《何香凝》讲述的是这位爱国人士寓居桂林期间的一段故事。1943年春,时值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何香凝辗转来到“文化陪都”桂林,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团结李济深、李任仁等爱国民主人士,为抗日救国、民主进步事业奔走呼号。她用生命之笔,在秀美的桂林山水间留下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骨气与侠气,涂抹出生命与精神同样坚韧的传世亮色。
舞台上,围绕何香凝与廖仲恺合作的《寒梅图》的传奇经历,大戏徐徐推进。景随情动,从静谧的田野风光,到挺拔的独秀峰,再到傲然的寒梅图……不断变换的舞台背景,把一幕幕剧情的氛围渲染得情景交融。面对困顿的窘迫生活,何香凝开荒种菜、耘墨卖画,自食其力,坚守信念,坚持斗争;面对亲人被捕、爱孙断粮、被迫出售与亡夫合作的惟一画作,她忍受内心一次次的情感煎熬,为救国大业,毅然留守桂林,展现了一位伟大女性的坚韧与大爱;面对威逼、劝诱乃至诬陷,她“秉辛亥之主义”,正气凛然,淡定机智,化解一个又一个危机,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平安转移。
该剧是广西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要活动之一。于2011年9月18日晚在南宁举行首场巡回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