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天堂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48820377
本馆由[ 晨盈 ]创建于2011年04月01日

漫长艰辛人生路

发布时间:2012-04-01 07:46:01      发布人: zhiliang
 漫长艰辛人生路
什么工作最苦最累,可能有人认为煤矿挖煤,或是野外勘探。可我认为早期的铁路巡道工最苦最累。我的父亲就是早期的巡道工。他在东北滨州线万乐养路工区当巡道工。其辛苦程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巡道工怎样工作?很多人不了解。概括讲就是在铁路线上巡视线路状况。早期的东北铁路路况差,钢轨小而且还是木枕。养路维护工作量大。线路出问题的几率高,因此,巡道工作显然很重要。其规则特点有三:一是巡视路线不变,二是巡视距离每班20公里不变,三是昼夜三班倒不变。这是雷打不动的铁规则。因此,巡道工无论春夏秋冬,也不管白天黑夜,都要上路巡视,而且冬不避风雪严寒,夏不避酷暑及暴雨。肩扛道钉锤及工具袋,袋内装扳手、道钉、号角、信号旗等十多斤重维护工具,并且必须在线路中心步行巡视,一步跨越一根轨枕,眼睛巡视线路是否有异常,耳朵听着是否有火车开来,注意自身安全。由此可见,当个巡道工并不容易,必须练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巡视中发现小毛病要立即维修,如果发现钢轨断裂等危及行车安全情况,必须按规定采取果断措施。因此,巡道工身负责任重大。他们每班8小时内要在线路上左顾右盼地巡视20公里。期间还要做些线路维护。发现道钉起来了,抡起钉锤钉好,轨节夹板螺栓松动,取出扳手拧紧。除此之外,夏天还要铲除路边石缝中的杂草。冬天要清除线路上的积雪。老天也常给他们出难题。夏天巡道时遇到狂风暴雨无处躲避,也不能躲避,只能任凭风吹雨打,两脚不停地向前巡视。夜班巡道更艰难,还要手提一盏类似李玉和那样的照明灯,昏暗的灯光也引来一群蚊虫跟随叮咬。不仅如此,夜黑风高,荒郊野外还时有野狼出没,据说那狼两眼放着绿光,与人对视,威胁人身安全。然而,对巡道工刻骨铭心的是冬季。那时东北的冬天最低气温达零下三四十度,滴水成冰。此时是巡道工最艰辛最难熬的时光。巡道工常常要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或是暴风雪,一步步艰难地行走在湿滑的铁路线上。寒风中即使穿着皮大衣、戴着皮帽也觉单薄,被风吹得透心凉。“脸象刀刮一样,脚象猫咬一样”这是他们的感受。可见劳动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
在养路工区有“线路工”和 巡道工两个工种。由于工作辛苦没人愿当巡道工,工长动员父亲当巡道工,忠厚老实的父亲看到工长有难处,就答应了,从此巡道工就好像缠在他身上,再也摆脱不掉。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始终坚守巡道工岗位,极端负责地在线路上巡视,用双眼扫描线路故障,不辞劳苦地迈开双腿,丈量着伸向远方永无尽头的铁路。如此辛苦的工作父亲干了三十多年。要问他巡道走了多少路,父亲自己也说不清。假如按三十年计算,每年以350天计,(节假日从不休息)累计行走了二十一万公里。合四十二万华里。相当于沿地球赤道绕行五圈多。多么漫长而又艰辛的人生路。然而,三十多年来,父亲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巡道工作,凭着自己的双眼巡视线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未出现过纰漏,也从未发生任何责任事故。
    父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他是苦出身,小时候给人放过猪,因此他热爱党,热爱铁路事业。他是怀着对党感恩的热情努力工作,从不知苦和累。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父亲上班有多少次遇到天下着暴雨,他毫不犹豫地穿好雨衣和雨鞋,跨出家门消失在雨雾中。有多少次冬天的早晨,下夜班回来的父亲,身上帽子上满是白白的的霜花,嘴里喘着热气迈进家门。这情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然而,父亲不仅工作辛苦,收入也微薄。六十年代初期是我国经济困难时期,物资匮乏,粮食定量供应。家里人口多,吃饭成了大问题。为了度过难关,父亲在工作之余,在铁路边开荒种地。种上土豆、玉米等作物,总能有些收获。就这样亦工亦农,上班巡道辛苦8小时,下班还要种地,也顾不上休息。终于渡过困难时期。
每当回忆起童年往事,父亲整天忙碌的情景总浮现在眼前。正是他的辛勤劳作才换来了我们的温饱。在那经济困难的年代,真是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弟姊妹养大成人实属不易。他用长满老茧的双手,为我们撑起一个温馨的家。父亲不仅能吃苦耐劳,心地特别善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经济困难时期,他宁可自己勒紧裤带,也不忘接济亲友。叔叔、姑姑来了,不等他(她)们开口,他慷慨解囊,把本不充裕的粮食、蔬菜送与亲友,帮他们渡过难关。父亲是我国铁路行业的一名普通工人,虽然没有惊人的事迹,也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具有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假如世上的苦有五分,父亲吃了四分,人间的甜有十分,父亲只尝到三分。他在工区是好工人,对工友对同事满腔热情,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他在家是好父亲,他对家人、对子女关怀备至。父亲在我们心中是伟大的父亲。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我们兄弟姊妹生活都好了,可是父亲却早早地离开了我们。深感遗憾的是他没机会与儿女们同享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带着对美好生活的眷恋离开了人间。离开了曾经为之付出心血的铁路。他走了,铁路行业失去个好工人,我们失去了好父亲。七年前,同父亲一起辛劳的母亲也去世了。父母恩重如山无以回报,遥祝父亲母亲在天堂也生活得美好。 
                                   长子:殿臣
                            2012年4月1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漫长艰辛人生路》笔者用很多真实的事例讲了父亲在那个年代,拼搏进取,不为名利,永远奉献的精神。不但教育了笔者,而使阅读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父亲的情怀是众多中国大众的一个缩影。这个缩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真正做到了,与人无争,于世无求。美德不言中。他是民族之魂。请读此篇文章,我想你们的感受会更深刻。


    写信时间:2012/04/02 10: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