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47135789
本馆由[ 小张在深圳 ]创建于2011年05月27日

岳麓三杰中的张昆弟(以及与张子清、夏曦等人的地域关系)-网络文摘

发布时间:2011-06-21 21:54:48      发布人: 小张在深圳

毛泽东与梅山峒人

岳麓三杰中的张昆弟   民国五年(1916年) 的暑假,岳麓山下的爱晚亭来了三个年青人,他们是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毛译东、蔡和森和张昆弟。他们是同班同学也是立志报国的挚友。为了锻炼自己的胆气,决计利用暑做来爱晚亭野营。爱晚亭在岳麓山山下的一个峡谷之中,古木参天,枫林环抱,仅有一亭居其中。亭之名大约出自唐杜牧之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 二月花。之句。初冬的红叶,二月的桃花乃爱晚亭传世之美景。由于这里虽临近岳麓书院,但又异常幽静,时有人在此寻短见,鬼怪之说盛传。在这阴森的环境内,日落就不见人影。毛泽东等三人却选择这个地方来露宿野营。有一天忽降暴雨,三人冲进大雨之中,毛泽东振臂高呼: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 斗,其乐无穷。作家肖三撰写了一部《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在书中记述了这种经历。以后人称毛泽东三人为“岳麓三杰”。“ 三杰”中的毛泽东、蔡和森巳为众所都知的历史名人。而张昆弟在共产党的路线斗争中被杀而蒙上难以辨白的阴影而无人去宣扬他,至今却鲜为人知。

张昆弟(1894-1932)号芝圃,板溪龙圹人。1913年考入湖南第一师范与毛泽东、蔡和森、夏曦、罗学瓒等为挚友,同创“新民学会”, 举办“湘江评论”。1919年毛泽东从上海送他与李富春蔡和森等168人同赴西欧法国等国勤工俭学。法政府利用庚子赔疑在里昂办了一所“中法大学” 安置了这些同学。1921年北洋政府派遣官费留学生赴法进入这所大学而拒收己在法国的俭学的学生。张昆弟带领125名同学占领了中法大学。法政府以从事布尔什维克活动与扰乱社会治安为由将张昆弟遣送回国。归国后他即上北京找李大钊,1922年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安排到正太铁路从事工人运动,不久在正太铁路成立了第一个工会,并发表了《工人运动宣言》,他应是我党工人运动创始人。其后历任中共北平区(即今日北京市)执委兼工委书记。接着去郑州协助恢复京汉、陇海总工会。1924年中共陕豫区委成立,选为区委委员,工人部长。192510月河南省总工会成立,任委员长。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总干事,党团书记。1926年调任中共山东地方委员会书记。1927年“四。一二事变” 后, 共产党转入地下斗争,他和蔡和森一道转移至天津,两人同为中共北方局成员。同年10月,北方局被坏撤销后,成立中共顺直省委,张任省工委书记。19286月去莫斯科参加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会上当选为中央审查委员会侯补委员,并列席了共产国际“六大“。归国后先后担任中华铁路总工会书记、中共顺直省工委书记和河北省工委书记等重要职务。

1931年春,为发展南方革命根据地。张受命以“工运特派员” 身份到湘鄂西根据地开展工作。同年七月湘鄂西总工会成立。且在江陵、潜江、汉川、汉阳、荆南等地区的工会相继建立,会员达2万余人,在农村动员了2370余人参加红军。湘鄂西是贺龙,周逸群开创的革命根据地。1930年周逸群牺牲后,中共中央派夏曦来此组建湘鄂西中央分局,由他任书记。夏曦桃江县舒圹人,是张昆弟在第一师范的同学。夏曦与张子清家有亲戚关系,因而同张昆弟与毛译东等同学一同去张子请家去玩,因而建立了同志关系。因而夏曦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1927年派往莫斯科大学学习,1928618日同张昆弟一道出席了中共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这异国他乡,同学、老乡及同学相逢,其情景又不必细说。1931年张昆弟以省工委书记、工运特派员的身份来到洪湖协肋他工作,应该是合作愉快。而在苏联学习过的夏曦以完全什尔布克化的身份,执行王明的左倾路线,以路线斗争名义,对党内同志进纡无情打击。以“改组派” 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了许多党内同志,并残忍的也不可思议的干1932年杀害了张昆弟。接着于1933年杀害了红军高级将领段德昌。                     

关于毛泽东干娘的传说    张 昆弟在第一师范读书时常同毛泽东、夏曦等同学到张子清家去玩。毛泽东在这时结识了张子清的母亲德梅大娘。张子清的父亲张德梅,字建良。板溪风景寺人。与张昆弟家仅五里之遥。张建良为同盟会员,此时为湘军将领,一家住在长沙,张子清在芝方陆军小学就读。德梅大娘是个非常贤慧的母亲,不仅善待同族子弟张昆弟, 并对他的同学毛泽东等如同己出,关怀备至,并不时给以邦助。为逃避包办婚姻而离家的毛泽东,此时有家也不愿意回去,在这里如同得到了母爱和家庭的温暖。时湖南由北详军阀的张继尧主政,湘藉人士受到排斥。包括张建良在内,上下蕴藏一股驱逐北洋兵政权的思潮,青年学生充当先锋。思想活跃的毛泽东等同学常来此议 论时政,张建良并不反对,年纪较小的张子清也受到了薰陶,也为他后来走上革命之路以巨大的影响。

泽东对德梅大娘的情意是很深的。民国六年,毛泽东决计到安化、益阳进行中国农村社会调查。他同安化的一位同学肖子升从长沙出发,取道宁乡黄材到达安化县城 梅城。他们以游学的身份拜访了当地有名望的人士。此时前清榜眼黄自元尚未逝世,毛泽东便取道黄自元的故居安化长圹,然后经大福罗绕典故里,过苍溪仑到了板 溪龙圹张昆弟家。此时德梅大娘己回乡居住。毛泽东和张昆弟去她家居住了几天。

毛泽东去益阳,住在龙洲书皖藏经楼下,他去沅江返回时又住在这里,毛泽东对这次调查作出下了重大的评价:一 九六三年九月,毛主席在北京会见他的一位益阳藉同学田士清时回忆说:“龙洲书院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有山有水,风景不错。我记得在民国六年的暑假,两次来到益阳,都住在书院里藏书楼下的书房里。傍晚,我们到宝塔下边的资江中游泳。江水很清、很凉。游一阵就洗净了满身的灰尘,也洗掉了一天的疲劳,是一种很好的 享受。我们走过了几个县的广大农村,觉得农民是真正处在社会的最下层。生活的痛苦,不目见是难于想象的。从此以后,我更加坚定地认为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非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处境不可。

1926年 湖南农民运动风起云涌。革命队伍内部对其反映莫衷不一。毛泽东又一次来安化、益阳、沅江进行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次他是从马迹圹经泗里河翻过鹿马仑到达张子清家的。有鹿马冲的一位老人曾告诉作者,这次他遇到毛主席并向他打听去张德梅家的路,这位老人还送了他一程,一路上毛译东还问了一些问题。这位老人也 是见过世面的,记得他说的一口湘潭话,身材高大,阳春三月,还穿着一件长托子(长袍),夹着雨伞。这印象一直没有忘记。后来张子请弟弟张咏在回忆录中说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是要张子清拉队伍,准备武装起义。

在 湖南作完调查之后,毛泽东回武汉。为写报告要找个安静的环境。此时张建良巳为长江防区少将司令,兵驻武昌。德梅大娘也在武汉,毛泽东便到他家写出了他得己成名的大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致板溪有传说毛泽东曾躲在张家的门楼内有三个月之久,是德梅大妈为他作饭送饭的。

1930年 张子清在井岗山永新县,因伤势恶化,毛泽东主席特地赶到了永新去看望张子清时,张子清己处于迩留之际,其悲痛心情无以言表。见此情况,毛主席问他还有什么话交待。张子清说:革命成功之后,请关照一下老母和家小及我那跳皮捣蛋的弟弟。毛主席说你母亲是革命的母亲,也是我的干娘,这一点您尽可放心。

化革命开始之后,时任沅江县付县长的张咏是张子清唯一的弟弟。有人诬蔑说他是反动军阀张德梅的儿子,漏网地主,挨批斗、坐牛棚,并把他押送回老家板溪新民 村,家乡也有些人起哄,对他家进行搜查。此时年过八旬的德梅大妈一解放就同孙女,也就是张子清唯一的亲生女儿张质彬在武汉居住。听说他家是反动军阀,儿子 挨批斗。特地从武汉搬回老家居住,并几次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可信件被当时的中央文革办公室扣押了。最后一封信中称泽东吾儿。信件才到毛泽东手中。年事已高 的毛泽东主席虽未复信。但自此之后,张家才安定下来。1969年,年近九十的老人仙逝。桃江、沅江的革委会及相关部门派专车前来挽悼。鲜花铺满路,为这位慈祥的梅山老母送行。

张子清与毛泽东     张子请(1902-1930) 号涛, 字寿山, 今桃江县板溪新民村人。此地是芦尖山脉末端,与梅山村仅隔仑溪寨。与张昆弟之家一水相连仅五里之遥。民国元年(1912年)张子清考入长沙芝芳陆军小学,同乡张昆弟常和毛泽东,同有亲戚关系的夏曦等第一师范同学来他家,在这时张子清认识了毛泽东。他常听毛译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年龄较小的张子清受到了薰陶。陆小毕业后回益阳信义中学补习英语。民国九年(1920年)任岳州镇守使公署上尉副官。民国十一年参加平江兵变,失败后回乡拉武装,继续进行反对军阀斗争。1924年奔走于长沙、武汉、岳州之间,与共产党人夏曦、熊亨翰和郭亳等结为挚友。1925年在长沙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二月受命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该所由时任国民政府宣传部副部长的毛泽东主办。此时他二人建立了师生关系。毕业后北伐时, 在贺龙领导的独立十五师中任政治连连长。长沙光复后,黄埔军校在长沙设立第三分校,培训军事、政治人员,他被调任为该校政治教官。“马日事变”后,他便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任连长、副营长等职,同年八月随同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第二营营长,参加了文家市会师。在向罗霄进军 途中,遭朱培德军伏击。总指挥牺牲,师长、团长叛逃,时身患虐疾的他挑起指挥重任,组织反击连克花莲、永新诸县,参加了毛泽东的“三湾改编”。 在建立与巩固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屡建奇功。1928年 二月,当前委组建工农红军笫一师时(辖两个团),任命毛泽东为师长,张任参谋长兼第一团团长。在井岗山与朱德会师后,建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下辖三个师,张任笫十一师师长,并在湘赣边区第一次党代会上,张被选为第一屈特委委员,并代理边区特委书记。1929年任红五军参谋长,在战斗中受伤,他带伤指挥战斗,以致伤口恶化。1930年 春,在反围剿时因严重伤病在永新大山中疗伤。因医药匮乏,天寒地冻,吃饭也成问题,致使身体更加虚弱,接着伤口又严重感染而死。毛泽东闻讯赶往永新时,张己处于弥留之际。他坚信革命必然会成功。但他牵卦的是老母、弱女与兄弟。解放后,他唯一的亲生女儿张质彬,调到武汉,在祖父工作过的长江水利委员工作,一 家迁居武汉。其弟张咏安排在沅江县任职,2003年病逝于益阳市。其母德梅大妈,在文革中闻儿子遭诬陷被压送回乡,她不顾八十余岁的高龄毅然返乡,病逝于板溪家中。毛泽东在晚年还是关照张子清一家。为他与张家长约半个世纪的情谊。为自己最亲密战友的情谊划上了一个句号。

在近代史上,梅山峒哺育过象郭都贤、陶澍、罗绕典、符鸿等历史文化名人。在现代革命史上也出了张建良,张昆弟、张子清这些对中国革命有历史贡献的人物。梅山文化永远在此传承。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