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士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4417064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3月01日

创作特色与贡献

发布时间:2011-03-01 09:13:0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李毅士创作甚多,但大多散失于战乱中。擅长油画、水彩画,尤善黑白画和单色水彩画,兼工国画。他的创作内容多取材于历史和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借此来激励人们的爱国热忱,如“九一八”、“一·二八”后,他曾作大幅油画《精忠报国—岳母刺字》慰劳抗日将士,作大幅油画《岳飞与牛皋》鼓励国人,还有水彩《当阳之战》《黑旋风李逵》,水墨淡彩《鲁智深醉打山门》《郑庄掘地见母》等,亦都寓有深意。《长恨歌画意》30幅(中国美术馆藏)是他的代表作,20年代开始构思和酝酿,1929年完成。他运用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技法,结合西画的严谨造型、科学透视和光线处理,精细、逼真地刻画出人物和环境,既具民族特色,又呈写实功底。此套画法一般多先以笔打底,再用水彩、水粉、水墨三种手段绘成,既有西画的焦点透视和明暗光感,又具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和章法意境,将写实与写意结合,在西画民族化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全套于1929年在上海展出,立即引起社会重视,又经多次修改,1932年由上海中华书局精印出版,1963年香港又以“至善斋”名义翻印发行。
         他还擅长风景写生,在南京中央大学十余年中,曾带学生走遍南京各处描绘古迹名胜,如水彩画《鸡鸣寺佛堂》《秦淮河船家》《玄武湖草亭》《鼓楼公园》等,油画《灵谷寺》《中大农场草亭》等,风格真实,朴素、严谨。他还吸收民间年画的形式创作《百子图》;试用宣纸作西画,装裱成卷轴形式。如水彩画《小红低唱我吹箫》《刘备访贤》《钟馗捉鬼》等。总之,李毅士在融合西画和中国画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做出了有益贡献。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2007年在桂林安新桥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3楼阅览室碰到自称为李先生长公子夫妇的一对上海老夫妻,因听得懂无锡话,两老的上海话也听明白,他们在找李毅士先生在桂林的创作\生活的相关文字资料,当时我在广西师大美术学院攻读硕士,为两老检索查找了一篇文章,当时也不好留长期有效的联系方式,它们好像也是不愿多事,就这样,一个照面的缘分.2008-2011年我在上海大学攻读美术史博士,因为研究的是近现代史,李毅士是绕不开去的人物,无奈导师和学院\美协派的活儿太重,竟没有写过关于李先生的几个字.2011年博士毕业,到了常州,今天一拜访纪念馆,李先生后人又为他设灵位在武进,有缘,看样子.qq:1060377590


    写信时间:2012/08/02 22: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