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5414
本馆由[ j1skql ]创建于2010年01月06日

中年时期的爱因斯坦

发布时间:2012-09-19 09:39:28      发布人: 天使在人间
  1921年(42岁),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1月访问布拉格维也纳。1月27日在普鲁士科学院作《几何学和经验》的报告。
  2月去阿姆斯特丹参加国际工联会议。
  4月5日—5月30日,为了给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的创建筹集资金,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访问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巴纳德勋章。在白宫受哈丁总统接见。在访问芝加哥波士顿普林斯顿期间,就相对论进行了4次讲学。
  6月访问英国,拜谒了牛顿墓地。
  1922年(43岁)1月完成关于统一场论的第一篇论文。3—4月访问法国,努力促使法德关系正常化。发表批判马赫哲学的谈话。
  4月参加国际联盟知识界合作委员会。
  7月受到被谋杀的威胁,暂离柏林。
  10月8日,爱因斯坦和艾尔莎在马赛乘轮船赴日本。沿途访问科伦坡新加坡香港上海
  11月9日,在去日本—上海的途中,爱因斯坦通过电报知道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1月17日—12月29日,访问日本。
  1923年(44岁)2月2日,从日本返回途中,到巴勒斯坦访问,逗留12天。
  2月8日,成为特拉维夫市的第一个名誉公民.
  从巴勒斯坦返回德国途中,访问了西班牙
  3月,爱因斯坦对国联的能力大失所望,向国联提出辞职。6—7月,帮助创建“新俄朋友协会”,并成为其执行委员会委员。
  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诺贝尔奖金。并讲演相对论,作为对得到诺贝尔奖金的感谢。
  发现了康普顿效应,解决了光子概念中长期存在的矛盾。
  12月,第一次推测量子效应可能来自过度约束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
  1924年(45岁)加入柏林的犹太组织,并成为缴纳会费的会员。
  6月,重新考虑加入国联。
  12月,取得最后一个重大发现,从统计涨落的分析中得出一个波和物质缔合的独立的论证。此时,还发现了波色—爱因斯坦凝聚。
  1925年(46岁)受聘为德苏合作团体“东方文化技术协会”理事。
  5—6月,去南美洲访问。 与甘地和其他人一道,在拒绝服兵役的声明上签字。接受科普列奖章。为希伯莱大学的董事会工作。发表《非欧几里德几何和物理学》。
  1926年(47岁)春,同海森堡讨论关于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接受“皇家天文学家”的金质奖章。接受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1927年(48岁)2月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签名。参加国际反帝大同盟,被选为名誉主席。
  10月参加第五届布鲁塞尔索尔维物理讨论会,开始同哥本哈根学派就量子力学的解释问题进行激烈论战。发表《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1928年(49岁)1月被选为“德国人权同盟”(前身为德国“新祖国同盟”)理事。春,由于身体过度劳累,健康欠佳,到瑞士达伏斯疗养,并为疗养青年讲学。发表《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其最近的变化》。
  4月海伦·杜卡斯开始到爱因斯坦家担任终生的私人秘书。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