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正事迹
居正是西山会议派的骨干分子,反共清共是其一贯主张。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居正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并由第一次全体中央会议推为常务委员。但居正却逆孙中山之意,坚辞不就。原来虽积极配合廖仲恺等人主持的国民党改组工作,却坚决反对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认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渗透在国民党中,是要篡夺革命领导权。居正自忖留在广州,已无多大作为,乃请命赴哈尔滨,发展东北地区的革命力量。但中间发生误会,赴哈之行告吹。居正甚感遗憾,乃离开广州,隐居在上海附近的宝山县扬行乡,以养蜂自娱,拒见一切访客,也拒不出席国民党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中央委员会议。 孙中山逝世后,居正兼程至北京,在灵前致哀痛之诚。居正顺便参加了北京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举行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但因意见不合,中途退出,随宋庆龄南下上海。其时,留在北京办理孙中山丧事的右派中央委员邹鲁、林森、谢持等计划召开第四次中央委员会议,遂电邀居正出席。当时上海方面也分为两派:许崇智力劝居正参加,而张静江则不赞成,甚至对居正说:“如你北行,我即前往广东,与你作对!”居正也不示弱,气愤地说:“我本无成见,但是你老要作对,我定去北京!”恰在这时,邓家彦自北京函居正:“西山会议,内容复杂,可不必来。”至此,遂决定回扬行闲居,暂时避开纠纷。但许崇智却力促居正北上,并代购船票,代定舱位,居正不好驳许的面子,只好乘船北上。
西山会议派内部意见相左,各派相持不下,甚至发生了戴季陶被殴事件。居正抵京后协调各方,促使会议按预定的程序继续进行。11月23日西山会议派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3个重大决议案:开除国民党内共产党员的党籍;解除俄国顾问鲍罗廷的职务;弹劾汪精卫。在这次会议中居正被派为上海执行部委员。1926年月西山会议派在上海成立中央党部,与广东的中央党部相对抗,居正为中央常务委员之一。以汪精卫为首的广东中央党部即召开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出席西山会议的中央委员不足法定人数,全部予以否认,对参加西山会议的中央委员,一律予以党纪处分。居正既出席西山会议,又被推为常务委员与上海执行部委员,且为上海中央党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当然受到严厉的处分。 1931年11月12日,即孙中山诞辰日,国民党在南京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居正以第一届中央委员的资格,出席会议,并被选为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在随后的全体中央委员会议上,居正被推为常务委员,并被选为司法院副院长。司法院院长伍朝枢辞不就职,居正乃代理其职务,仍兼任最高法院院长,“一.二八”事件后,国民党于3月初在洛阳举行四届第二次全体中央委员会议,决定准许伍朝枢辞职,由居正继任。自此居正一直担任司法院长,前后近17年之久。反共清共,是居正一贯最坚决的主张。在国共10年内战和抗战期间,居正是蒋介石反共清共政策的坚决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