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29岁女孩李良子不幸病逝 捐献器官 爱留人间
发布时间:2019-08-27 14:51:03
发布人:
大地寻梦
“爸,妈,请你们记住:如果我走了,请一定要捐献我的遗体!”这是沈阳一名29岁女孩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10月31日清晨,这位美丽女孩安静地走了,她的父母替她完成了遗愿。
圆梦
看到捐献登记证书,她带着欣慰慢慢合上了美丽的双眼
当日清晨5时30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科病房里,一个年轻的生命离世。应女孩临终前的再三叮嘱,她的父母拨通了沈阳市红十字会的电话,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协调员窦伟立即赶赴现场。半小时后,一场简短的遗体告别仪式悄然进行:鲜花丛中,女孩的父母强忍悲痛,在相关手续上签名,在场的女孩亲属、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默哀并三鞠躬。
“大家放心,女儿是安静地离开的!”女孩父亲李清辉含泪告诉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两天前,他们夫妇赴沈阳市红十字会为女儿办理了捐献遗体登记手续。回来后,女儿看到捐献登记证书,带着一丝欣慰慢慢合上了美丽的双眼。
噩耗
陪母挨过艰难时光,她却陷入昏迷并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她叫李良子,1989年出生。“女儿大学念的是政法系的心理学专业,当一名中国的福尔摩斯曾是她的理想。”李清辉说,女儿毕业后阴差阳错地进入沈阳一家大公司,做了一名职员,开朗、乐观、敬业的她很快干得风生水起。
2015年春节刚过,良子的母亲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为了陪护母亲,良子不得不向公司请了长假。那段时间,良子24小时陪在母亲身旁,悉心呵护,帮母亲熬过了生命里最难挨的时光。两个月后,见母亲病情平稳,良子匆匆赶回公司上班。头晕、鼻出血、发烧,一系列症状陆续出现,她以为是累的,硬是咬着牙坚持上班,没料到却陷入昏迷。她被送到医院,检查后,噩耗传来:白血病!
较量
面对『死亡通知单』,她强忍着钻心的剧痛做骨穿和腰穿
“这对于一家人来说,无异于一张死亡通知单!”说到这,李清辉潸然泪下。相反,良子的镇定表现令所有人愕然。就这样,良子迎来了一场与死神的较量。
治疗要经常做骨穿和腰穿观察各项指标。腰穿就是从脊梁骨扎进去一根竹签粗的针,抽脑脊液,然后平躺6小时不能动,一动就会吐;骨穿是抽骨髓的,在胯骨上把一个长针头一边转一边扎进去,然后吸骨髓。
强忍钻心的剧痛,躺在床上的她就有了以后要捐献遗体的想法:“每名患者做骨穿腰穿的时候都痛不欲生,真的太痛,我不想让他们受折磨了。我死后要捐献遗体,让医生研究明白这种病。”
遗憾
她忍住了化疗痛苦,却仍与两次活下来的机会失之交臂
对于爱美的女孩来说,化疗的副作用更难面对。化疗还会掉头发,良子是个爱美的女孩,很珍惜自己的头发,每天都会反复梳理一头长发,但化疗药一个月就让她脱了一大半的头发,第二个月,头皮已经光溜溜的能反光了。
治疗期间,曾有两次生的机会与良子失之交臂:第一次,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通过努力,寻找到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但遗憾的是,通过查验,对方与良子属于“低配”。为保险起见,一家人选择继续等待“高配”志愿者的出现。半年后,“高配”志愿者终于被找到了,然而,良子病情突然恶化,已经无法做相关手术了。“三年半以来,女儿治病花了一百多万元!”李清辉说。
『她是那么年轻,还没来得及恋爱结婚,便患上白血病』——网友
怜爱
他们说
得知良子患病的事,良子的公司领导和同事相继来病房探望,并为她捐款捐物。同时,同事们还替良子发起网络筹款。一时间,良子的特殊遭遇受到关注,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陆续来病房看她。
一位年轻女孩为良子带来了一本书并告诉她:“姐姐,我真的希望你能快快好起来,我也会在网上为你募捐。”一位称:“她是那么年轻,还没来得及恋爱结婚,便患上白血病。可是,她仍对未来满怀憧憬,并积极配合治疗。放化疗让她失去了一头秀发,但光头的她并没有放弃,依旧乐观、坚强。”
大爱
『此生无以回报,就让我以遗体捐献这种形式感谢大家』——良子
“自打女儿住院后,她隔三差五就跟我说要捐献器官。她曾说:"如果这次我不幸因此死去,我希望将我还有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让他们替我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李清辉告诉记者,经咨询医生后得知,由于她患白血病的原因,这个想法无法实现。
“那么,就捐献遗体吧,让医生研究白血病、攻克它!”良子生前表示。医生告诉她,遗捐的用途是供学医的学生上解剖课用。“这样你还捐吗?”父母问良子。良子想了想说:“捐,一定要捐!我生病治疗期间,得到了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的关怀和捐助,此生无以回报,就让我以遗体捐献这种形式感谢大家吧!”
仁爱
『我们永远怀念你,你的名字会刻在捐献者纪念碑上』——窦伟
10月31日上午,窦伟通过微信朋友圈发表了自己主持的良子告别仪式上说的一段话:
“今天,我又一次落泪——
李良子,年仅29岁,花样年龄,令人惋惜,我们红十字志愿者感恩良子的人间大爱,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宣传和号召更多年轻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为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提供更多的机会。良子,我们永远怀念你,你的名字会刻在捐献者纪念碑上,红十字人和广大市民每年都会去看你。”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唐葵阳文并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