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电共和
9月8日,张锡銮改任东三省西边宣抚使,指挥东三省剿抚乌泰叛乱的军事力量,对以乌泰为首的各旗叛军采取“剿抚”的策略。9月8日收复了嘎喜喇嘛庙,11日攻克瓦房,12日占领葛根庙,13日攻克乌泰王府,15日又攻占了乌泰之弟齐默尔特府邸,18日最后攻占乌泰军盘踞的镇国公旗,至此平叛战斗基本结束。10月10日北京政府给予张锡銮二等嘉禾章。10月28日,吉林都督陈昭常、东三省宣抚使张锡銮与东蒙十旗会议于长春,会议通电指出,对于“共和政体,极意赞同”,议决中央可在东蒙边塞要隘驻军、蒙古王公不得将财产私售或抵押外国人、向外国借债需先得中央允准、中央颁布特别优待蒙人条件、东蒙十旗一律改悬五色旗等十项决议,31日会议结束。11月3日奉天都督赵尔巽辞免,由东三省西边宣抚使张锡銮署理。11月16日实任奉天都督,并加陆军上将衔,22日统内蒙全军。12月18日张锡銮被派为奉天西边宣抚使。
1913年2月4日,奉天都督张锡銮电请袁世凯提倡中日联盟。2月8日,奉天都督兼民政长张锡銮函告吉林、黑龙江两省民政长,裁撤东北三省屯垦总局所属吉、江两省分局,吉、江两省屯垦统归奉天总局兼办。2月26日,全国陆军拟定分为八区,而东三省并为一军区,由奉天都督张锡銮统辖三省军务。5月15日,袁世凯宣布撤销黄兴之陆军上将,冯国璋、张锡銮、阎锡山、周自齐、张镇芳、张凤翙等复联名通电毁诋黄兴。6月13日,袁世凯令张锡銮以奉天都督兼署吉林都督,7月31日,北洋政府令“吉省军政例行文件以兼督名义委由护军使孟恩远代行,重要事情仍由兼都张锡銮办理”。8月18日,库伦蒙军千余名进犯辽源(今吉林双辽),奉天都督张锡銮派步兵统领吴俊升率部迎战,蒙军被歼四十余名,余均逃窜。10月10日授以勋二位,13日卸兼奉天民政长。
1914年1月4日张锡銮调离吉林,再兼奉天民政长。6月3日卸吉林都督职。6月30日袁世凯裁撤各省都督,于北京建将军府,并设将军诸名号,分驻各省督理军务,任张锡銮为“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节制吉林、黑龙江两省军务,成为东北首领,但张作霖对张锡銮表面逢迎,暗地排挤。9月27日卸兼奉天民政长,10月8日给予一等嘉禾章。
1915年3月18日,奉天镇安上将军张锡銮电告北京政府,日军三百名开入奉天城,另有一千五百名驻扎于南满铁路沿线。3月20日日本人在长春插旗招募义勇军,准备赴欧参战,引起中国政府惊慌,害怕华人应招,影响中国的“中立”态度,一面商求日领事停止招募,一面“密禁华人应召”。6月24日北洋政府授张锡銮为陆军上将。因受到张作霖竭力排挤,不得已多次以“老病之身不胜重任”向北京政府提出辞呈。8月22日调任“彰武上将军”、督理湖北军务,因驻鄂第二师师长王占元不表欢迎,未能赴任,滞留北京。12月12日袁世凯阴谋帝制,21日册封张锡銮为“一等伯”,22日袁世凯令,“彰武上将军督理湖北军务张锡銮着开缺,留京当差”,改授将军府“振威上将军”,兼参政院参政,月俸千金,但与袁世凯日渐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