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培悟 张云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29930383
本馆由[ 爱是天下 ]创建于2010年12月15日

我的父亲母亲

发布时间:2011-12-15 16:57:07      发布人: 爱是天下

      我的这个家是极赋有传奇色彩的大家庭。听爷爷讲,以前我们家族有一百多人,在八国联军进北京时家人不愿受辱,大部分人都跳井自杀了。当年我爷爷只有十来岁,他挣脱了大人的手跳进通惠河逃了出来。在京城里他找到了他的已成家的哥哥姐姐,由哥哥嫂嫂把他带大娶妻生子。爷爷奶奶一共生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到后来只剩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父亲是老大,老二解放时让炮弹炸死牺牲了,老三一直在家上完学在铁路上参加了工作,靠他养家糊口,原来的老四是女儿很小就得病死了,现在的老四也是女儿参加革命后一路打到兰州现已离休,老五在甘肃剿匪时负伤,后在回家疗养期间被策反参加特务组织50年被政府枪毙了, 老六最小一直在家解放后也参加了工作,现在也退休了。这是我们家族的一个基本情况,可以看出我们家族有革命的有反革命的,很复杂啊。

    现在说说我的这个家,我的爸爸妈妈是四十年代结的婚,解放以后才有了我,我的这个家庭说是家,但那个时候人人都忙着建设新中国聚少离多一直都是吃食堂。记得有一次周末我从幼儿园回到家不想吃食堂的饭,妈妈就把挂面放在暖水瓶里泡过几个小时就能吃了,很香很香。一直到63年我们家才开始自己有了锅碗瓢盆开了灶。

      六十年前,1949年随着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我父亲母亲的部队开进了刚刚解放的城市。这座古老的城市我父亲从1937年离开后是第一次踏入,城市里有我的爷爷奶奶叔叔姑姑。战后的城市显得特别的安静,家就在原国民党省政府对面,家还好只有爷爷奶奶和小叔叔在家,我的几个叔叔姑姑和姐姐都参加解放军南下了,我奶奶的家门口订了好几块革命军烈属的光荣匾邻居们好生羡慕。解放后军属公开了身份得到了政府的优待,今天送肉明天送面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1950年我的五叔回来养伤没几个月,有一天傍晚被人叫走第二天早上就上了布告被枪毙了,家里人当时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过了几年我父亲回来后才知道了详细情况。我的奶奶真不愧是大家闺秀有着旗人的血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沉着冷静,没有一丝的悲伤,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和反革命划清界限。真是一个坚强的老人。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了,我父母的部队又一次进驻了这个地区,我的姐姐也回到了家和离别了十几年的父母团聚了,我们家住进了一幢日式洋房,亲戚们经常过来改善伙食。五十年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人们最舒心的年月。

    1959年因反右的扩大化父亲被错定为右倾分子,经常要进行检讨,心情很不好。有时候看到我们他马上打起精神来,装做没事人似地样子开开玩笑。但我们看的出来他的内心很苦闷。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40年在彭老总身边工作过现在又说了几句不合时宜的公道话。从院校学习回来就挨整,后来被迫转业到地方工作。

    1963年我们从一个单元楼搬进了一个小独院,住了一年后我父亲说这样不好,太脱离群众不能搞特殊化,于是在机关家属院重新盖了一套房子,我从此有了一起玩的伙伴。那几年心情别提多痛快了,院子里种了许多的花,梨树,苹果树,丁香树还有金鱼池。一到星期日我们全院的孩子推着小平车一块出去拾马粪,回来给植物施肥。大家一起骑自行车,游泳滑冰,打球唱歌,学习乐器。那时机关和公园一到节假日还组织游艺活动,没有收费的,无忧无虑真是青少年的天堂。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们组织并加入了红卫兵,贴大字报,破四旧,斗牛鬼蛇神,斗地富反坏右,把好端端的砖雕门楼砸的面目全非,现在想起来那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啊 真可惜!。那时的人没有私心,我们抄出来的金银财宝没有一个人往自己兜里装,都视它为污浊之物每每如数上交。学校停课了都去搞大串联去了,上面要求复课闹革命也没人听。斗争的矛头从破四旧,斗牛鬼蛇神指向了党内的当权派,不久家里也受到了冲击。一天造反派来揪斗父亲,父亲还是保持他那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的午觉不能打搅。造反派等不出来父亲,他们就在门外喊口号,父亲被吵醒大声喊到“吵什么,老子在睡午觉,等着!”说也怪,气势汹汹的造反派一下静了下来,有人小声嘟囔着:“牛什么,我们惹不起你?”。从那天以后造反派就再没有中午来过。我们这批孩子面对这些无能为力,只能卫国不能保家,大部分人都先后参军走了。

    1975年到1976年我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了,我看到坚强的父亲第一次流下了眼泪。在爷爷的葬礼上父亲要求大家只佩戴黑纱不搞封建迷信的那一套,要求一切从简不要扰邻,他说“活着尽孝,死后从简”。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对待忠孝的理解。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父亲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决然奔赴抗日的战场,为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没能尽孝但尽了忠。解放后父亲有了尽忠尽孝的机会,从1955年到1976年每个月都会准时把30元的生活费给奶奶送去,每个礼拜给爷爷买一条烟还买一斤熟肉及豆制品。他这样做是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是给我们下一代做孝敬老人的示范。我们家里人都学会了忠孝,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家庭里惟命是从。只要有父母喜欢的想要的我一定想办法办到。记的那是七零年我和父亲逛商场看到一款带盖的茶杯很新颖,茶杯外部是红塑料的里边是白陶瓷的,父亲很喜欢。一问一只茶杯卖八块钱,那时老百姓的最低生活费是每人每月6块钱,不足的可以要求救济的。父亲当然舍不得买了,别看他每月有180多元的工资但他从不乱花一分钱。我知道父亲的心思,过了几天我偷偷买回四只茶杯放在茶几上,心想能让他高兴就是打我一顿也值。父亲回来看到茶杯后很平静,只是说了句“挺贵的,以后别乱花钱”。破天荒的第一次因我自作主张而没有大发雷霆,我心里美滋滋的,偷着乐了好几天。我感觉父亲老了没有脾气了。我成家后只要是父亲喜欢吃的我都会买给他,有次朋友给送来一瓶蛇酒父亲喝了说好我连着每个礼拜买一瓶,结果把商场买的断了货只能换别的酒了。

     我的母亲是个只知道奉献不知道享受的人。母亲自幼没了妈妈,她父亲把她送给人做童养媳,吃尽了苦。后来她逃了出来参加了革命,当了妇救会主任还入了党。跟父亲结婚后随部队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历尽艰险。解放后,母亲知道没有文化的苦放弃了工作,从小学上起一直上到了大学成为一名工程师。跟母亲一起参加革命的同志都很羡慕她有文化,但是母亲却因此没有了连续工龄,可是母亲从来没有为她的参加革命时间找过组织。母亲说我已经很幸运了,以前哪里想过能上起学还能上大学,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和转业回家务农的战士我满足了。母亲很节俭,她有好衣服舍不得穿,有好吃的她总是说她不爱吃。她总是教导我:“别讲究吃穿,吃的均衡穿的整齐就行啦”在单位里人们说她:“高干的夫人还用的着这样节省”于是给她编了个顺口溜“吃剩饭,捡燎炭,抽的是白皮烟”。母亲不善言表,她内心里充满了对我们的爱。我小的时候,母亲下班回来经常会把牛肉放在熟睡中的我的嘴边把我香醒,或是叫醒我吃她买回来的过油肉。母亲工作非常的认真,就是在文化大革命及后来的派性武斗年代,她也没有停止工作一直坚持上班。到了晚年她还坚持学习俄语给年轻同志讲课。我的母亲是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她人生的弥留之际她要求我给她放《共青团员之歌》来抵抗病痛的折磨,我含着眼泪一遍一遍的给她播放着,我第一次感到了无助,我没有办法替妈妈解除痛苦。

    现在我的父母都已经离开我们十几年了,我和爱人也都退休了,每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父母。他们是那样的威严又那样的慈祥,他们的谆谆教导让我享用一生。我为他们的离开感到痛苦,我因在他们身边没能细致的照顾而后悔。有多少次我在想,要是时光能倒转一次的话我会怎样去做,我会尽量让他们开心,我会有办法让他们少得病不得病,让他们颐养天年。也许战争年代给他们留下的身体上的病患及心灵上的创伤是无法治愈的,但是,勇敢面对各种困难乐观向上的人生是他们战胜一切的法宝,这也许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的特质。我的父母是我们的财富,是我们的骄傲。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是对祖国的忠诚,对工作的热忱,对长辈的孝敬,对儿女的亲情。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