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张龙发烈士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26356294
本馆由[ 孝在天地间 ]创建于2012年05月15日

长年在一线拼杀,张龙发练就了一双锐耳、明目

发布时间:2012-05-15 15:51:47      发布人: 孝在天地间

2006年4月6日上午,西南边陲红河县城,三里长街站满了眼含悲泪的群众。哀乐低回,挽联垂地,花圈环拥。各级领导和上万名各族群众怀着悲痛的心情,为一位年仅38岁的普通民警——张龙发送行。

得知这天要为张龙发送别的消息,天还未亮,红河侨乡十里八寨的各族群众便纷纷扶老携幼,等候在县城大街两旁。人群中,百姓自发打出一幅幅标语:“好交警张龙发一路走好”、“红河侨乡人民永远怀念你”、“深情怀念人民的好交警张龙发”……黑底白字的标语格外醒目,数不尽的花圈和一眼望不到头的送行队伍令群山低首。一位哈尼老大妈一边用手背抹着眼泪,一边哽咽悲语:“好孩子,你咋就走了呢?多好的孩子啊……”

红河县公安部门安排了8位民警为张龙发抬灵柩送行,途中,一些百姓冲上来争相抬灵柩,他们一边抬,一边流泪说:“有你在,我们在红河开车就放心,可你,为啥就走了呢……”这些人多是张龙发生前处罚和教育过的违章司机,在他们的心里,千言万语化作了行行热泪。“发哥,你走好啊。”他们缓缓地抬着灵柩,为张龙发送行。

悲伤的哈尼长调吹起来了,几位哈尼男女以自己民族特有的方式送别哈尼人民的好儿子张龙发。有的群众穿起丧服,与他们心目中的好民警作最后的道别。在红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临时搭成的灵堂内,张龙发的妻子女儿悲痛欲绝,父亲老泪纵横、亲友同事泣不成声……上午10点,按当地哈尼族风俗,张龙发的家人为他吃最后送行饭,餐桌上摆着张龙发生前爱吃的饭菜,张龙发的女儿头戴白孝,颤抖着双手为父亲斟满了一杯清酒……张龙发的父亲,一位70多岁的哈尼族老党员、红河县的原县长,眼含泪花哽咽着说:“我的龙儿,平时总是在忙工作,顾不上回家,顾不上休息,今天,我的龙儿总算能够安安静静地息一息啦……”

一位普普通通的民警的牺牲,为何能在他的战友和百姓心中,引起如此强烈的震撼?

只因张龙发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国交警的深刻内涵。

 

这一切,对于张龙发来说,似乎来得太突然。但就在那一刻,一向默默无闻的他,成为红河百姓敬仰的英雄。

 

2006年的4月,红河县天气已经很热了。正值清明时节,前去上坟的人很多。在这样的日子里,交警值勤尤显重要。4月4日这天早上,红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张龙发没来得及吃早点,便带领民警、协管员,按照交警大队的工作安排,前往红河县勐龙乡勐龙街岔路口执勤。13时30分许,一名叫白海荣的男子在勐龙乡田坝寨一办婚事人家吃饭饮酒后,驾驶一辆力帆150—A蓝白相间的二轮摩托车,载其岳父及岳父妹妹的儿子返回勐龙街。当摩托车行至张龙发执勤地点时,张龙发上前示意其停车,并让驾车人白海荣出示驾驶证。白海荣未能出示驾驶证。因驾车人未戴安全帽、无证驾驶机动车,张龙发告知白海荣其行为已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并对其行为依法作出相应处罚,开具了《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白海荣当场在处罚决定书上签字并表示愿意接受处罚。但其称身上带的钱不够,要到勐龙信用社去取。于是,张龙发让协管员李高亮驾驶白海荣的摩托车先到信用社。李高亮将车驾驶到距执勤点约一公里处时,见白海荣未跟上来,就停车等待。

白海荣此时已向自己家的方向走去,路上遇到其兄白海明,便向白海明要大车驾驶证,想以此冒充有驾证而逃避处罚。其兄没有同意。白海荣回到家里,在酒精的刺激下,丧失理智的白海荣便从厨房窗台处拿了一把长长的锋利尖刀,藏在右臂后,朝执勤点走去。

 

 

张龙发和协管员陈永东见白海荣返了回来,便走进车中准备处罚单据。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粗壮的白海荣走到车前,突然持刀向坐在驾驶位上的陈永东面部、腹部乱刺。坐在副驾驶位上的张龙发见状,立即厉声制止。已经红了眼的白海荣随即疯狂转向张龙发,隔着车窗挥刀刺来。张龙发身中数刀。面对危难,张龙发没有退却,而是让陈永东开车先走,他自己不顾安危,跳下车迎向白海荣,奋力将尖刀夺下。但由于张龙发已经受伤,白海荣力大劲猛,搏斗过程中,张龙发全身多处被刺伤,其中腹部被刺中4刀,深达腹腔,胃网膜破裂。白海荣作案后逃离现场。事后,法医在车上发现,张龙发所坐的车垫已被鲜血浸透,座位前面积了厚厚一层血。

陈永东挣扎着开车离开现场10米远时,见到李高亮说:“我们被砍了,快救张龙发。”李高亮驾驶陈永东开过来的车,和“吉奥”修理店的两名师傅去救张龙发。修理店修车的两名师傅说:“张龙发都成了血人了,要不是身着警服,我们都认不出那是张龙发了。”张龙发被送进红河县人民医院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流血过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噩耗传来,红河大地一片悲恸。张龙发的妻子下班回家早就做好饭,等张龙发回家吃,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晴天霹雳,她泣不成声地说:“张龙发是饿着肚子走的啊……”噩耗传到公安机关,张龙发的许多同事无不痛哭失声。红河县公安局领导强忍热泪说:“张龙发同志面对危难,甘洒热血,是好样的。”

 

铁骨铮铮,正气凛然,刚正不阿,不惧威胁,张龙发的无私体现了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14年风雨从警路,工作平凡境界不凡。张龙发始终坚信这样一条原则:作为一名交通警察,是人民让自己穿上了这身警服,赋予了自己手中的权力。人民群众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自己只有当好人民群众的公仆,为老百姓办好事,干实事,才能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信任。14年来,他以铮铮铁骨,凛然正气,铁面无私的执法情怀,交上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钱有福,张龙发的老战友,某乡的乡长。一次,因乡政府的一名小车驾驶员超速行驶违反了交通安全法,被张龙发处罚。钱有福向张龙发求情,张龙发毫不留情地回绝了他。钱有福深感失望,埋怨张龙发不讲战友情面。张龙发其他的战友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会心地笑了,说张龙发又要请客了。原来,张龙发每次拒绝战友的说情,都要自己掏腰包请战友们吃一顿饭以示歉意。钱有福理解了张龙发,也更加佩服张龙发了。

战友的情面不讲,弟弟的情面照样不讲。两年前的一天,张龙发的弟弟张奇发骑摩托车未戴安全帽,刚好被张龙发逮个正着,当着许多人的面对他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张奇发说:“换了其他人,如果只是初犯或者轻微违章,哥哥一般也就是教育教育,而对自家人,他不仅教育,还要进行处罚。”

张龙发执法刚正不阿,却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一天深夜,张龙发家里的电话突然响起。张龙发的妻子钱丽秋拿起电话,一个陌生的恶狠狠的声音传来:“告诉张龙发小心点,不然,就修理他。”钱丽秋吓得一个晚上没有睡好觉,张龙发坦然地说:“你不要怕。严格执法,保卫道路交通平安畅通,是交警的职责,我们有法律和政府保护,不必怕这些无赖。”

 

身为交警,开着警车,在一般人眼里,总会公车私用。可在张龙发这里是个例外。张龙发从不把警车开回家,更不会为了自己和家人私事使用警车。张龙发的妻子钱丽秋刚刚领取驾照后,想叫张龙发把警车开回来帮她操练,张龙发反问说:“警车也是你用的?”还有一次,因天气寒冷,张龙发的女儿起床晚了一点,为了不影响女儿学习,钱丽秋叫张龙发开警车送女儿上学,张龙发不答应,而是叫女儿打的赶到学校。2006年4月3日,也就是张龙发牺牲的前一天,张龙发的朋友张建华想借张龙发开的警车回老家上坟,张龙发就自己掏钱租了一辆车给张建华使用。没想到车还没来得及还,张龙发就牺牲了。听到这一消息后,张建华一路跑来为张龙发送行。他扶着张龙发的灵柩,泪如雨下。

红河县的司机们说:“张龙发一生为人诚恳、执法公正,不讲情面,不怕威胁。红河有这样的交警,我们司机感到放心。”

 

埋头苦干,兢兢业业,淡泊名利,无欲无求,张龙发用实际行动实践着社会主义荣辱观

 

张龙发牺牲后,他的同事怀着悲痛的心情缅怀他,他们无不从心底钦佩他的人品,他的为人,及他那种只求埋头苦干、不求名利地位的精神。民警们说:“什么是荣,什么是耻,看看张龙发就知道了。”

红河县迤萨镇牛多乐村,属交通事故多发区,群众文化水平低,法律安全意识淡薄。这里的部分群众对交警部门开展的“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百日竞争活动”不仅不配合,而且包庇袒护农用车、低速载货汽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的司机。负责该地区交通安全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张龙发深感责任重大。他向大队领导立下军令状,一头扎进村子里。在调查走访中张龙发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牛多乐村年仅21岁的罗正华,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生活十分困苦。张龙发来到罗正华家,与罗正华谈心,帮他干些家务活,并掏出500元钱给罗正华。对张龙发的这一举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家感到,这个交警不一般,是个对百姓怀有真挚情感的好人。人们逐渐走出家门,听张龙发讲解交通安全法规,并与交警部门配合,在该村推行义务交通协管员制度。就这样,半个月后,村里的驾驶员与交警部门一一签定了安全责任书,农用车、低速载货汽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的现象得到有效遏止。

三村乡的黑树林村远离交通主干道,隐于连绵起伏的大山深处,从红河县出发,难以到达。为了不留宣传死角,张龙发带人转道玉溪的元江、思茅的墨江,辗转近10个小时,忍受了百余公里沙石路的颠簸,太阳落山时到达了该村。张龙发提议连夜入户进行宣传。“你太累了,明天再宣传也不迟。”“明天有明天的工作,都已经到了,不要浪费时间了。”嗖嗖冷风,漆黑山路。张龙发坚持连夜进行了宣传走访。

2002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张龙发和民警孙建伟接到勐甸乡发生交通事故的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在现场,他们看到,一辆满载甘蔗的大货车翻下数十米的深沟,驾驶员被压在车下,生命垂危。“得赶快把他救上来。”张龙发喊道。当时,张龙发手上没有任何工具,他便用嘴叼着手电筒,用双手去扒伤者周边的土石。坚硬的石土磨破了双手,他仍然坚持着。他知道,争取一分钟的时间,就能为伤者多争取一分生的希望。双手血肉模糊,疼痛传遍全身……终于,驾驶员被救了出来。当时已是次日的清晨4点,冷风嗖嗖刮着。张龙发怕伤员冻着,忙脱下自己的警服裹住伤员,然后背起伤员迅速送往医院。伤员的血水和张龙发的汗水一起浸透了他的衣服,伤者得到了及时救助,而张龙发却累得坐在椅子上好长时间没站起来。等到张龙发回到家里,钱丽秋差点认不出丈夫来。他满脸疲乏,双手血肉模糊,衣服上沾满泥土、血迹。钱丽秋的鼻子酸了。钱丽秋说:“龙发的警服每天都是汗渍斑斑,都是我给他洗呀……他把一身的汗水洒向了红河。”

正是因为长年在一线拼杀,张龙发练就了一双锐耳、明目。2004年6月23日,红河县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下午6点,张龙发和孙建伟在城区跑马路段执勤,一辆昆明大货车满载着芒果从身旁驶过,并发出“嘣、嘣、嘣”的撞击声。张龙发当场从声音中听出了异常,他发现该车捆绑芒果箱的绳子已经脱落。“不好,红河山区的道路崎岖,再这样跑下去,一车芒果什么时候掉完了都不知道。”张龙发随即驾驶警车追上了那辆大货车。“司机同志,捆绑芒果的绳子散了。”货主闻讯后慌忙停车查看,不由得被眼前境况吓出一身冷汗,捆扎货物的绳子已断了数根。张龙发帮车主借来了粗绳索,将满满一车芒果卸下重新装车,然后捆绑牢固。这时,已是夜里11点了,货主要拉二人去吃烧烤,被张龙发婉言谢绝。热情的货主又掏出500元钱要送给张龙发买烟抽。张龙发说:“不用客气了,趁晚上天气凉爽,你们快点赶路吧,祝一路顺风。”话语一出,货主和司机感动得热泪盈眶。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