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在外旅居60余年,始终对家乡心怀眷念
洛夫在外旅居60余年,始终对家乡心怀眷念,思念故国,曾为故乡赋诗:"为何雁回衡阳,因为风的缘故"。20多年来八次回到故乡衡阳。
洛夫先生第一次回故乡:1988年
初次回家乡探亲时,母亲已于1981年去世,写下《血的再版》[1] 和《河畔墓园》,祭奠母亲。
洛夫先生第二次回故乡:1992年
写下《衡阳车站》追寻乡情[1] 。
洛夫先生第三次回故乡:2004年
书赠衡阳第一长联,为长联剪彩,举办诗书艺展[1] 、回母校衡阳市岳云中学,参观南岳衡山、船山故里、神农耒阳、常宁印山、新县城云集镇、出生成长地相市乡。
洛夫先生第四次回故乡:2007年
为母校衡阳市第八中学百年校庆讲话[1] 、参观石鼓书院、游览衡阳湘江风光带。
洛夫先生第五次回故乡:2009年
2009年4月22日,母校衡阳市岳云中学百年校庆[1] ,洛夫不忘家乡情,发来贺电。
洛夫先生回乡时曾流露:要将全部创作手稿捐赠衡南,意在让自己的诗落叶归根,回到家乡。衡南县政府在县城云集建立洛夫文化广场、设立洛夫文学馆,了却先生心愿、承接诗歌大宝、提升文化品位、发展湖湘文化。
洛夫先生第六次回故乡:2009年
2009年10月24日,中国·衡阳洛夫国际诗歌节在衡阳云集开幕,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地近百华语诗界人士及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谭谈、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谭仲池、百余名领导嘉宾齐聚云集。洛夫与夫人陈琼芳为衡阳市洛夫文化广场奠基培土。同时,洛夫将个人诗歌文学手稿、出版物、书艺作品及照片图片资料全部赠予政府用于修建洛夫文学馆。
2009年11月12日,国际著名诗人洛夫凭借自选诗集《雨想说的》,获得华侨文学奖诗歌类最佳作品奖。本书收录了洛夫先生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和经作品,也节选了他献给母亲的长诗《血的再版》和获诺贝尔文学提名奖的诗集《漂木》。
洛夫先生第七次回故乡:2010年
2010年10月18日上午9时,洛夫先生携夫人陈琼芳归乡,一行来到衡阳市博物馆,受到50余名衡阳诗友的欢迎。《山的邀请》、《我在长城上》两首朗诵诗拉开了诗酒音乐会的序幕。一首耒阳版的《与李贺共饮》更是惹得现场笑声不断。闻着秋菊,品着秋蟹,饮着酃酒,听着乡音,洛夫先生笑了,比 孩子般更灿烂的笑容里融入了浓浓的乡情。洛夫先生即兴朗诵了他的新作《荷塘月色》、《伤逝》。洛夫感慨地说:"诗人是漂泊异乡的云"。
2010年10月18日,世界华语诗坛泰斗,台湾最著名现代诗人,有着"诗魔"美誉衡阳游子洛夫第七次携夫人陈琼芳归乡,首次以衡阳市二中校友名义回母校探望,并勉励二中学子为自己而读书。经过洛夫先生同意,该校的"同窗文学社"已改名为"洛夫文学社"。
洛夫先生第八次回故乡:2011年
2011年10月22日,洛夫先生携夫人[2] 回到衡阳,为衡阳南华大学成立的"洛夫与湘南作家研究中心"揭牌。南华大学学生现场朗诵了洛夫先生[2] 的《边界望乡》、《寄鞋》等多首诗作,洛夫先生热情演讲了《感受诗歌之美》,并在南华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讲座,南华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罗玉成任洛夫与湘南作家研究中心主任。
2011年10月22日下午,衡阳游子洛夫[3] 携夫人陈琼芳再次回到母校衡阳市二中。
洛夫先生第九次回故乡:2012年
2012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洛夫先生回到母校衡阳市八中探望,为书香怡馨社成立仪式致辞,并举行讲座,勉励八中学子。并参观了洛夫旧居、石鼓书院、南岳衡山、母校衡阳市八中、岳云中学。
洛夫老人会见云门宗14世本觉上人(李建平)研讨禅学,悉知上人着白衣入俗世,以艺养道,一时兴起为其赠名:李璜之。
折叠衡阳洛夫国际诗歌节
2009年10月24日,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衡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衡南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衡阳洛夫国际诗歌节隆重开幕[5] 。世界华语诗坛泰斗洛夫[5]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出席,衡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炎秋主持开幕式,北大教授谢冕、衡阳市委副书记李金东致欢迎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