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安晚报体育部主任李建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20750516
本馆由[ lyc00306 ]创建于2012年08月07日

李建华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2-08-27 10:51:02      发布人: lyc00306
   雁去留声,人去留名。李建华走了,他留下了什么?他的形体虽然消失,但他的精神永存,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亲人们想念他:早晨的阳光让我想起你,中午的树荫让我思念你,傍晚的彩霞让我挂念你,夜间的清风让我怀念你。战友和同事们面对遗像不胜悲痛和惋惜,不相信发生的这一切是真实的。在前文已公布了一批网站和新安老吴等微博后,最近又不断涌现新安刘洁、沈学辉、醉沙、蒋敬涛、实名、曹海峰、宫礼、波波船长、孙梦维、柴晶晶、李慧、向前、纵星、展卿墨、刘炜、千里婵媛、舒小峰、李良亮、挫人老岳、九年陈皮、管姚、刘伟波、刘京京、京顺子、焦丽娜、彭良洁、和井、上善若水、美食026、333、瞎子、棕矮星等人的微博,还有安徽商报新浪校园、合肥乐贴站、星报、金大马站、金网以及海峡、南海网、台海、香港、南昌、石家庄、广州等地方网站。亲情留言、天堂信箱、天堂公墓纪念馆浏览数达3461次。公益纪念馆、网上纪念馆访问量达2765次。

    李建华的精神活在成千上万人的心中。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它不是在刹那时间出现突发事件而产生的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精神,而是长时间怀着爱党爱国之心而产生的无限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从小时候就知道保卫小平同志,以后一直爱党跟党走,直到在“新安晚报”正式成为共产党员。他从小就热爱体育到成为“新安晚报”成立后的第一个体育记者直到担任体育部主任,以对党的无限忠诚之心,为体育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时讲过:“在牺牲数不清的脑细胞后,在赶走许多瞌睡虫后,让我为之奋斗,激动30多天的南非世界杯落下了大幕。”这30多天是怎么度过的?他说:“观看世界杯一夜未眠,在裁判吹响终场哨那一刻,忙碌才真正开始。我们是新安世界杯团体一份子,兴趣成为了工作,借用曹雪芹先生一句话,那真正是‘谁解其中味’”。以特派记者身份参加国际大型比赛则更辛苦,要用自己全身心的努力奔赴各个赛场,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以最快的速度发稿作为新闻见报,这其中包含了更多的酸甜苦辣。他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性质时说:“体育从来不给你喘息机会,长年没有假日,一个阶段的付出取得成绩,只是短时间的喜悦和成就感,很快就被责任和压力冲破了,一切又要从零开始。体育要不断开拓,体育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中国足球令人揪心,他一直关注足球,2002年中国足球队世界杯出线后,他认为发展中国足球的时机到了,便倡导邀请国脚来肥与球迷联欢,参加举办“我踢世界杯”活动,促进我省足球的发展。合肥等地先后成立足球队,在足球进入低谷后,他依然关怀足球,为足球的发展摇旗呐喊,终于在2011年举办了有39支足球队参加的安徽最大规模的草根联赛。他以安徽省象棋协会副秘书长身份,以高度热情,通过竞赛培养青少年棋手,他在一次讲话中说:“本部本着‘为老百姓办,给老百姓看’的宗旨,长期以来对青少年棋手的培养注入了极大的热情,已经办了11届‘明日之星’棋事,为这些小棋星的涌现打造了一方展示自己棋艺的平台。”他对各种体育竞赛的报道不单纯是赛事的经过,还通过“我来说两句”加以评论,并用“杂谈”形式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出谋划策,指明方向。如《合肥桥牌正在爬坡》、《皖家军为何这么弱?》、《有一种成功叫坚持》、《中国圆梦在何年?》。为了能让读者及时看到赛事新闻,为了提高报道质量,使读者有真实身临其境感受,他不用现成资料,一定要实地采访,亲自撰写,为了提高读者兴趣,他注重用事实说话,力求有故事性,用文艺笔调。他曾用章回小说形式写世界杯,用连载形式写长篇报道。为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好看爱看的体育新闻,他呕心沥血,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李建华留下了大量精神财富,他搞体育近二十年,在《新安晚报》体育版发表的文章和通讯报道,数量十分可观。他在网上搞了《小胖的天空—1965新浪博客》,有杂谈一百多篇。其中有《火箭旋风》、《麦迪是个迷》、《心寒三连败(中国女篮)》、《无魂蔡家军》、《箭现希望(张娟娟奥运夺金)》、《超级丹,这个夜晚无遗憾》等;他是省桥协常务理事,桥牌红桃大师,在桥牌赛中名列前茅,多次夺冠。他写了《我的桥牌故事》、发表了很多研究桥牌的文章,报道了历届赛事经过,留下了许多珍贵资料。他不局限于体育,还写了研究经济、研究民生、研究农产品合格等的报道和文艺作品,如《关于合肥民生信息报告》,他摘录了2012年5月14日至18日《新安晚报》民生信息49条,《合肥日报》36条,《合肥晚报》63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判断优劣,指出正确做法。他的心里一直装着他人,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短短的一生,却给我们留下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他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生价值,没有虚度他那平凡而又显现光辉的一生。

 

李谷鸣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