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以小说创作见长
上世纪40年代,沈寂以小说创作见长,出版过《捞金印》、《两代图》、《盐场》、《红森林》等小说集。他早期的短篇小说《盗马贼》、《大草泽的犷悍》、《被玩弄者的报复》,连续三期刊于柯灵主编的上海老牌杂志《万象》上,这在《万象》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柯灵在编后记中推荐道:“这里想介绍的是《盗马贼》,细读之下,作者自有其清新的风致,沈寂先生是创作界的新人,这也是值得读者注意的。”
沦陷时期的上海,形势愈发吃紧,《万象》常遭敌伪审查,柯灵不时受到传讯,直至被捕,刊物难以为继,至第四年第六期后被迫停刊。筹备复刊时,柯灵为不引起敌伪注意,举荐沈寂担当执行主编,编辑部就设在沈寂寓所。
沈寂与文艺报刊早有缘分。在复旦大学西文系就读时,他就与后来成为外交家的王殊等同学组成文学社,编辑油印刊物《青的果》。他的第一篇小说《暗影》刊登在顾冷观主编的《小说月报》上。他常常在敌伪时期的刊物《女声》、《杂志》上发表抗战小说。这些刊物的编者如关露、鲁风等,其实都是打入敌伪的地下党。
沈寂在上海抗战胜利后第一张报纸《光化日报》做过记者,采访了国共两党不少要人,又与董鼎山、沈毓刚、钟子芒分别担任《辛报》编辑,继而接手陈蝶衣主编的《春秋》与《西点》杂志,又自办人间书屋出版社,出刊《报告》周刊,延聘徐中玉、姚雪垠任主编。这三种杂志,一直坚持办到解放前夕被勒令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