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体政府官员有悖于人性的话语!
一位战士牺牲了,亲人处在十分悲痛之中,官员慰问竟然说“恭喜”,自然会让人感到荒唐,难道这个政府官员连人之常情都不懂,连最常规的慰问之词都不会讲,因此,引来网友的围观拍砖,甚至有网友认为“这不是一句人话”。然而,我却认为,“恭喜”一说,正是吐露了官员的真情。
战士姚携炜不怕牺牲,勇敢跳上铁轨,救出百姓生命,确实是他父亲培养出的“优秀的好儿子”,如果姚携炜不是他父亲培养出的“优秀儿子”,这位官员也不会前来慰问,更不会亲手递上慰问金,更不会说出“恭喜”二字。当然,这“恭喜”之“喜”,在这位官员的心目中,恐怕不仅是他父亲之“喜”,更有当地官员之“喜”、当地地方之“喜”。一个地方出现了一位英勇,可以给当地带来好名声,可以给领导带来出头露面、脸上添光的大好机会,岂不是一大“喜”事,值得“恭喜”?
其实,这位领导的“恭喜”之说,不仅是他个人的真情吐露,也是我们的社会习惯把某些丧事当作喜事办的惯性展现。比如,某运动员在参加国际比赛前夕得知父亲病危,但他放弃回家看望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终于实现了“为国争光”的目标,特别受到称颂,岂不也有“恭喜父亲培养优秀儿子”之意;更有一位被媒体称颂为“坚强”的母亲,因为儿子正在准备高考,隐瞒了病危的父亲盼望临终前能见儿子一面的愿望,更隐瞒了父亲已经在医院病故的消息,直到高考结束,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才告诉儿子父亲的死讯,媒体宣扬这样的事情,岂不也是在“恭喜”坚强的母亲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吗?
然而,在生命高于一切的人性化社会里,这样的“恭喜”,不管是口头上的表达,还是字里行间传达出来的言外之意,都有悖于人性的体现,受到网友的拍砖,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