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的哥哥去年刚刚大学毕业,在广州打工
张莹的哥哥去年刚刚大学毕业,在广州打工。
听到妹妹得病的事后,哥哥几乎每天都会往家里打电话。
“给我打电话,他每次都只说些让我开心的话题,从来不问我的病情。”然而,细心的张莹发现,哥哥每次挂完自己的电话后,父亲的手机铃声很快响起来。
“我知道,他不放心,又偷偷给爸爸打电话,问一下我的病情。”张莹冲父亲做了一个淘气的表情,吐了吐舌头,“爸,我猜得没错吧?”
“嗯……嗯,没错。”一旁的父亲显得有些尴尬。
“还有,今年过年,哥哥拿回来8000块钱,他一个月工资才1000多点,哪来这么多钱啊?后来,他告诉我,是公司的领导给他的。一听就是在骗我。”
张莹心里一直觉得,那8000块钱,一定是哥哥在回家前,四处奔走找朋友或同事借来的。
看到爸爸的泪水 坚强的她第一次想到了“放弃”这个字眼
张莹的父亲叫张玉生,今年47岁,常年靠卖力气打工挣钱。
“莹莹得病后,办了休学。现在,她妈妈在外面干活挣钱,我留在家里照顾莹莹。”张玉生唉声叹气地摇了摇头,他心里清楚,按照家里目前的情况,单单依靠张莹妈妈每月1000多元钱的打工收入,根本无法承担家里的开支。
“上大学那年,为盖房子,爸爸刚从亲戚朋友那儿借了一圈钱。这一次我生病,爸爸又借了好多。”张莹心里有张详细的账单:2009年家里盖房子,借亲戚朋友七八万元;自己得病花费的十几万元中,又借了七八万……
有一天,张莹和妈妈在医院病床边聊天时,无意中看到站在一旁角落里的父亲不停地擦眼泪。从小到大第一次见到父亲流泪的张莹,心里酸了一下,她明白,父亲的泪水里,更多的包含着他面对巨额治疗费用时的着急和无奈。她走过去笑着安慰父亲:“爸,我知道咱家的条件,现在病情也好一些了,咱先回家吧。”
之后的日子里,张莹多次笑着劝说父亲,她清楚家里条件有多么困难,自己的病真治不起的话,就不要治了。这个一直以来都很坚强的女孩,心里第一次出现了“放弃”这个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