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秦腔板胡演奏家孙志学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04018508
本馆由[ 龙腾万里 ]创建于2020年12月14日

深切缅怀│著名秦腔板胡演奏家孙志学先生逝世

发布时间:2020-12-14 23:20:42      发布人: 龙腾万里

著名秦腔板胡演奏家、原西安市五一剧团一级演奏员孙志学先生,2020年12月13日0点23分逝世,享年74岁。

孙志学,生于1947年,陕西长安人。一级演奏员、著名板胡演奏家。先后就职于西安三意社、西安市五一剧团,曾为苏育民、肖玉玲、李爱琴等艺术家专职伴奏。

孙志学受父亲影响,孩提时代就对秦腔韵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59年12岁时,他带着对秦腔的痴迷考入西安三意社训练班开始正式学艺。由于他聪明好学,很快学会了演奏三弦、唢呐、海笛等管弦乐器,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尽管每晚演出很晚,往往半夜一点多才睡,但他凌晨五点就起了床,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跑到野外无人处苦练技艺,对秦腔传统曲牌的气息、音色、韵味反复琢磨,精益求精。因此他到训练班刚满一年,就随三意社奔赴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巡回演出,受到了观众和同行的好评和赞赏。特别是他的唢呐演奏,得吴茂林精心指导,在演出中把秦人的粗犷豪放、把秦腔的高亢委婉表现得淋漓尽致,吹出了黄土高原的雄风,吹出了三秦大地的韵味,更吹出了秦腔艺术的精魂。

随着秦腔艺术的不断发展和秦腔音乐的不断丰富,秦腔亦吸收西洋乐器的配置,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此时,孙志学告别了曾使自己抒发豪情的唢呐等民乐,又攻起了西洋乐,要用西洋乐器为古老的秦腔锦上添花。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就掌握了单簧管和双簧管的吹奏技巧,特别在把握双簧管的气息、音色和指法上卓然不群。三意社排演样板戏《杜鹃山》,作曲家郭石夫先生称赞说:“戏曲乐队能有这样正宗的西洋乐器演奏员,真是难能可贵!”正因为孙志学的演奏技艺得到了戏剧界的认可和推崇,所以,易俗社曾特邀他随团三次晋京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

文革后,已过而立之年的孙志学毅然改攻秦腔板胡演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几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和实践,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板胡演奏家。板胡作为秦腔伴奏的主奏乐器,是秦腔众多乐器中的“头把交椅”,一个演员能否唱红,除了自身的基本功外,乐队的配合尤为重要,板胡的伴奏包腔更是重中之重;一部戏成功与否,板胡演奏责任重大。孙志学深知其理,满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锲而不舍,刻苦练琴,磨破了手指磨出了老茧,板胡都拉坏了好几把,天道酬勤,他的板胡演奏最终赢得了和他合作过的众多艺术家和戏迷的认可和好评。尤其长期为秦腔“肖派”创始人肖玉玲担任板胡伴奏,为“肖派”艺术的形成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功不可没。

深情演奏

和张晓斌先生同台演出

和雷开元先生在一起

1996年,孙志学从三意社调入西安市五一剧团工作,直到退休。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退休后的孙志学,并未赋闲在家,他的舞台仿佛比退休之前更大了,多年来应邀为电视台戏曲栏目或西北五省区各类演出伴奏,为原宏蕾剧团义务演出,为田敏莹等人担任个人演唱专辑板胡主奏,培养秦腔板胡演奏新人,搜集整理即将消失的秦腔传统曲牌、唢呐曲牌,常年为抢救这些艺术瑰宝奔走呼号,“许田射鹿”“塔堆”“三福头”“玛瑙贯”“西风早”等大量的曲牌珍品得以保护和传承。

流行于西北五省区的大秦之腔,名家新秀人才辈出,人们提起他们如数家珍,也把更多的光环给与了他们!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他们伴奏的幕后英雄。这些幕后英雄,虽然鲜有人知晓,但每一个“名演员”的“名”上,都注入了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孙志学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从艺60周年活动现场

音容笑貌永留人间

孙志学从艺60周年演唱会

板胡大师孙志学先生从艺60年秦腔名家清唱晚会

自动播放

田敏莹“肖派”唱腔专辑

田敏莹唱腔集锦

自动播放

00:00/00:00倍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