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海个人作品
学术著作
1.《什么是唯心主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56年,同年译为朝鲜文出版。
2.《剖析唯物主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58年。
3.《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合著)。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合著)。
5.《欧洲哲学史纲》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主编)
6.《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册)》人民出版社,1985年(主编)。
7.《精神文明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主编)。
8.《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主编)。
9.《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
10.《文史哲百科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主编)。
11.《欧洲哲学史新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主编)。
12.《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
13.《高清海哲学文存》(6卷本)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4.《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合著)。
15.《社会发展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合著)。
16.《人就是“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
17.《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篇》(三卷本)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18.《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学术论文(部分)
1.《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报》,1958年。
2.《论辩证法就是认识论》,《社会科学战线》,《新华文摘》转载,1983年。
3.《论现有哲学教科书体系必须改革》,《文史哲》,1985年。
4.《论哲学的发展问题》,《社会科学战线》,《新华文摘》转载,1986年。
5.《哲学体系改革的尝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
6.《论哲学观念的转变—哲学探进断想之一》,《哲学研究》,《新华文摘》转载,1987年。
7.《实践观念作为思维方式的意义----哲学探进断想之三》,《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
8.《重新评价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哲学探进断想之四》,《时代评论》,《新华文摘》转载,1989年。
9.《从对人的研究到人学》,《人民日报》,《新华文摘》转载,1988年。
10.《再论实践观点的超越本质》,《哲学动态》,1989年。
11.《哲学的生命在于创新》,《天津社会科学》,《新华文摘》转载,1992年。
12.《哲学回归现实生活之路》,《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
13.《人是哲学的奥秘》,《哲学研究》,1993年。
14.《主体呼喊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
15.《市场经济、个人主体与现代哲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
16.《人的类生命、类本性与类哲学》,《长白论丛》,1997年。
17.《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江海学刊》,2001年。
18.《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
19.《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吉林大学学报》,2004年。学术观点
1.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致力于变革传统苏联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仿苏式的传统教科书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理论意识形态,已经不适应走出文革阴霾、正进行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变革传统教科书理论体系就是适应时代变化为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的努力与尝试。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投入到哲学观念变革的理论论争之中。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大讨论中,提出实践思维方式论,认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在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哲学还原论的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因此,与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的理解不同,他强调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而不是某种新的世界本质和本原的发现。
3.1989年,发表《重新评价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哲学探进断想之四》一文,对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做出了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解释,使我们今天不必言必谈唯物与唯心的对立。
4.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清海以敏锐的眼力洞察到市场经济发展对于中国人与社会的巨大影响。最早从哲学的角度去审视市场经济,重点研究市场经济与人、市场经济与哲学的关系,提出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作用在于促进人的解放的重要论点。
5.早在80年代高清海便涉足对人的哲学研究并于1988年最早提出中国的“人学”研究问题。1996年,高清海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属于自己的人学理论—类哲学。在他看来,人是具有双重生命本性的存在:种生命与类生命。种生命具有前定本质,而类生命是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的。人的本性不能用“种加属差”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去把握。对于人,关键不在于把人看成什么,而在于怎么看。“人是哲学的奥秘”。
6.长期以来,我们的眼里只有别人,只有洋人,只有古人,就是没有自己。经过改革开放30年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我们已经具备创造属于自己的哲学理论的基础和实力。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