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仪:最爱探索自然奥秘
王贞仪:最爱探索自然奥秘
祖父著述的影响
王贞仪的成长与她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她家原籍安徽天长县,祖父时迁居金陵(今南京)和吉林。特别是她家藏书丰富,据说有七十五橱,这些书籍对王贞仪的成长有很大影响。王贞仪的父亲王锡琛,生活坎坷,屡试不第,但他精通医学,以行医为业,在他的影响下,王贞仪也精通医学。但是,对王贞仪的成长,特别是对王贞仪在科学研究方面影响最大的还是她的祖父。王贞仪在《敬书先大父惺斋公读书记事后》一文中说:“贞仪幼侍大父惺斋公,公细训以诸算法。即长,学历算,复读家藏诸历算善本十余种,潜心稽究十余年。”
数学研究吸收中西之长
在十七、十八世纪时,我国形成了以梅文鼎(1633~1721)、梅珏成(1681~1763)为中坚骨干的安徽数学学派,祖籍安徽的王贞仪是这一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她在数学研究中,注意吸取包括梅文鼎在内的中西算法之长,改进概括,化繁为简,灵活运用,不受旧方法旧思想的束缚。她在《勾股三角解》中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论述:“中西固有所异,而亦有所合。然其法理之密、心思之微,而未可以忽视。夫益知理求是,何择乎中西?唯各极其兼收之义。”
她对探索宇宙星辰的奥秘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她不仅阅读中外天文著作,还长年坚持夜观天家,日算星辰,日积月累,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第一个天文数据资料。
王贞仪的著述计有56卷之多。她的全部著作最精华的部分,都收在《德风亭集》之中。王贞仪对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和压力,置之不理。她在诗中道出了她的雄心壮志:“丈夫之志才子胸,谁言女儿不英雄!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王贞仪29岁的短暂一生,做了大量的科学工作。她精通地理、数学、医学和诗文绘画,也懂得气象,“言晴雨丰欠辄验”,真是一位多才多艺,才气横溢的青年女科学家。她的文章“皆质实说理,为不藻采”。当然,王贞仪最有造诣的还是天文学。她把自己研究天文学的成绩写成不少著作,其中许多已被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