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村的好儿子-追记“汨罗好村长”陈国祥
10月10日,本报头版刊发了《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乡亲》一文,报道了汨罗市古培镇三合村村主任陈国祥为救两名村民壮烈牺牲的事迹。他的事迹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读者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该事件的关注。昨天,本报记者再赴三合村,试图真实还原当时的场景,同时了解陈国祥家人的现状。
亲历者口述:
生死瞬间,他选择了救我们
10月7日中午12点多,陈国祥匆匆扒了一小碗剩饭,拿起手电准备去村里的电排渠改造工地。当时,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国庆长假的悠闲中,但陈国祥就只有中秋节休息了一天,其他时间一直和村民们一起泡在工地上。“我已经煮好面汤了,吃碗面再走。”妻子陈翠华心疼陈国祥的身体,连忙想喊住他。“不吃了!趁天晴,得抓紧点时间。”陈国祥挥挥手。
45岁的陈国祥已经在三合当了15年的村干部,他对村里的每块土地、每处塘坝,跟自己的手指头一样熟悉。
陈翠华知道他的脾气,就没有再劝,只好冲丈夫的背影叮嘱了一声:“注意安全啊。”“我会注意的,你放心吧!”陈国祥头也没回径直大步走了出去。
陈翠华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然会是丈夫留给自己的最后一句话。
下午1点左右,陈国祥和村民向克素、彭建华一起进入6米深的涵洞内部,查看施工进度以及是否有安全隐患。58岁的村支书肖转军则是在路面上方监督山体情况。
这个电排渠改造项目从2010年就已经开始建设,涉及三合、新合、关山、水口四个村上千亩良田的灌溉,目前已经进行到了最后阶段,这最后的300米,恰恰是整个工程中最困难、最艰险的一段。
在他们下去大约两三分钟后,地面上的肖转军忽然发现旁边的山体开始不断有碎石往下掉,他赶忙大声朝下面喊话:“快出来,快出来,上面要塌了!”
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陈国祥对向克素和彭建华急促地喊了一声:“要塌方了,快跑!”并顺势推了两人一把。就是这一推,让两人脱离了险境,而等陈国祥准备再跑时,山体已经塌了下来。
跑上来的向克素和彭建华回头一看,被眼前一幕吓呆了:一声巨响后,陈国祥被瞬间埋在了土方下面。
此时肖转军也跳了下来,三人顾不上危险,立刻用手刨了起来,想把陈国祥救出来。
噩耗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子,大家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农活,赶往现场,很快就有上百人加入到救援队伍中,大家淌着泪,疯了一样用手使劲地挖着泥土,很多人手指挖出血了,指甲都挖断了,但没人停下来……
40分钟过去了,陈国祥终于被挖了出来,此时的他,竟然还是站姿,两手朝外,作出推人的动作,可惜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见此情景,在场者无不动容,哭声一片。
亲历此事的村民向克素告诉记者,3个人在涵洞里的位置其实差不多,但因为涵洞内径只有一米左右,3人同时跑的话肯定跑不动。“如果村长不管我们自己先跑,他肯定能逃出去,这样被埋的就是我们。”他说,当时事发突然,根本没时间思考,陈国祥完全是下意识的动作。“前后不超过10秒钟,他选择了先救我们……”
群众眼中的他:
一面旗帜,一个好干部
10月11日下午,在陈国祥的坟前,肖转军焚香烧纸,泣不成声:“老六(陈国祥在家中排行第六)你放心,渠道我们会尽快修好的……”
从7号出事到11号下葬,肖转军全程参与并陪同陈国祥走完了这最后一程,巨大的悲伤令痛失好伙伴、好搭档的老支书几乎崩溃。而对于当地村民们来说,他们同样无法接受陈国祥以这种方式离开的事实,这么多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跟着陈村长一起干事。
陈国祥的突然离开,在这里几乎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1997年,当时年仅30岁的陈国祥当上了村里的会计,2年后,他又被村民选举为村长。
古培镇人大主席黄光大对陈国祥的评价是:勤恳踏实,工作热情得力。
15年来,陈村长已经成了该村的一面旗帜,几乎从来没让村民失望过。
寒风凛冽中,陈国祥拿着手电筒,徒步几十里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走在乡间小路上,挨家挨户敲开村民的大门,送上党的关怀和温暖。这一举动,让全村人为之深深感动。村民们都说,咱村有这样的干部,真是好福气。
15年来,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用村民陈立祥的话来说,是多得讲不完。
听说记者来了,乡亲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一个个抢着跟我们介绍村长的故事:
在移民人口核减调查时,陈国祥一户一户上门核实,绝不让一位移民失去享受国家政策的机会;
在城乡居民社保信息登记时,陈国祥的工作做得最仔细,最准确,在全镇22个村中率先完成数据采集;
在深夜里,陈国祥冒着大雨、打着手电筒检查水库、渠道;
农忙时节,陈国祥通宵达旦守在抽水机前不曾合眼;
……
10月7日晚上,陈国祥的追悼会召开时,他家屋前地坪根本无法全部容纳前来悼念的人群,不少人只好站在田头、路边……
三合村全村有900多人,但据陈国祥的妻舅陈国球统计,当晚前来参加悼念的超过2000人,大大出乎家属的意料。
除了本村的人,邻村的、镇上的、外地的……还有很多并不认识陈国祥的群众,在听说了他的事迹后,都纷纷涌向他家,自发地悼念这位他们素不相识的好村长。几位老人含着眼泪说:“他是我们三合村的好儿子!”
家人眼中的他:
一个好丈夫,无所不能的父亲
在镇上为陈国祥召开的追悼会上,悼词中这样写道:“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陈国祥同志为三合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短暂的一生克勤克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处处体现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一个基层干部的光辉形象。他的逝世,是他们家人和三合人民的重大损失,让三合村失去了一位好村主任,让妻子失去了一位好丈夫,让儿女失去了一位好父亲。他虽然离我们远去,但音容犹在,德泽永存……”
在三合村,陈国祥是带头人,在家里,他更是当仁不让的顶梁柱。
陈国祥的妻子陈翠华是个典型的传统农家妇女,夫妻俩结婚20多年,感情一直很好,几乎从没红过脸。虽然陈国祥当了村干部后要花费很多精力忙于村里的事务,但陈翠华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从来都是默默地当好贤内助。
陈翠华说,丈夫是个好村长,平时言语不多,但做事务实,宁可自己吃点亏,也要帮村民解决困难。他能得到村民的拥护和肯定,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光荣,也是陈家的光荣。
陈翠华泣不成声地告诉我们,10月6日一大早,丈夫还到镇上请来了收割机,准备收割自家种的11亩水稻。当天他心情特别好,一整天都是笑眯眯的,干起事来也特别有劲。除了水稻,家里还养了10头猪,再过两个月,这些猪也能卖个好价钱。可就在一天之后,幸福戛然而止。
陈国祥的一双儿女也回家了。“你们看,这是我家的沼气池,我爸爸自己设计建造的。他很厉害的!”刚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还没找到工作的女儿陈磊不停地向记者一行展示他爸爸的一些成果:“还有那边的路,前面的那些塘堰,都是我爸爸当村长的时候修起来的。对了,还有后面那个小学,你们看,漂亮吧,我爸爸也参与了修建……”
在她心里,她的爸爸应该是个无所不能的超级父亲,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他。
儿子陈旭今年才19岁,去年刚刚考上大学。“今年开学的时候,爸爸叮嘱我要好好学习,不要太想家……”没想到,那一别竟是永别。
陈翠华说,他们两口子辛辛苦苦奔了这么多年,总算两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了,日子也开始有起色了,没想到,天却塌了……
据记者了解,陈国祥当村主任的收入每个月是600元。这样估算起来,他们一家的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这样的收入水平,对于一个四口之家来说本来就不多,而随着家中主心骨的殉职,陈家的经济压力也会骤然增加。
昨天下午,记者从古培镇镇政府获悉,当地政府已经在事发后为陈家送去20万元丧葬费用和援助款,以解燃眉之急。同时,陈国祥的烈士申报等相关工作也已经展开。该镇负责人表示,一定会持续关注陈国祥家属的生活情况,尽最大能力及时提供帮助。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