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安干警自爆“桃源事件”真相
熊氏姐弟应不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步行街还能不能开?
购房者还能不能拿到房子?
桃源历史以来最大一个政治事件如何解决?
一名公安干警自曝“桃源事件”真相
一、抓捕
2008年6月10日晚9时许,分管经侦的袁华武副局长和大队长燕良才召集我们紧急开会,传达当日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和县委书记郑弟祥的重要指示:奥运在即,桃源步行街有不少拆迁户、购房户上访,县委决定:对步行街开发商——共创公司的两名高管“熊氏姐弟”实施抓捕。县委书记郑第祥说:“为了稳定,只能牺牲开发商了!”“现在没有哪个开发商被抓了找不出问题的。万一抓错了就放人,大不了国家赔偿。”县委、县政府对处理步行街开发问题的决心很大。紧接着,我们对如何抓捕熊氏姐弟工作进行了详细分工,并对熊氏姐弟的手机上了侦听手段。
根据手机侦听的情况,我们锁定10号熊建平在长沙的位置,并连夜赶往长沙计划第二天实施抓捕。在去长沙的路上,就步行街的问题我们议论开了:桃源是一个农业大县,县城漳江镇10来万人口,按说开发步行街动议是好的,这也是一个好项目。但事实上,这个项目一开始就不是很顺,一方面县委、县政府迁拆不动,阻力很大,从2004年春节后开始,一直到2007年底拆迁安置才基本完成。据说法院强拆后都还有10多个钉子户没有拆;另一方面开发商实力不强,内部合作的矛盾也多。项目停停走走,进展缓慢。拆迁户、购房户等一齐找政府和开发商的麻烦……当时,我隐隐地感到:步行街的问题太复杂,恐怕不是简单抓人能解决的。
抓捕熊氏姐弟前,我们对此案基本上是一张白纸,没有掌握任何证据,只是根据县里个别领导的意见给熊氏姐弟框了几条罪名:熊建平“诈骗银行贷款”、“虚假注册”,熊泽芬“挪用公司资金”,说白了,就是先抓人,再找罪证,是一种填空式的办案。虽然以前从来没有办过这样的案子,但领导说了这是桃源历史上最大的经济案,所以我们都满怀信心。为办此案,县委书记郑第祥、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李为民,曾指示县财政局为公安经侦大队专款拨付50万元的前期办案费用,政法委书记虞文炎亲自挂帅,县领导并反复强调:“一定要把此案办成铁案!”
6月11日凌晨6:10分,我们在长沙怡海大酒店对熊建平实施了抓捕。下午5时许,在桃源步行街项目现场抓捕了熊泽芬。6月12日凌晨1:00左右,直接宣布了对熊氏姐弟实行刑拘,并将他们投进了县城漳江镇千梯山看守所。
二、突审
我们对熊氏姐弟分别进行了审查,每天提审5次。但越往深处调查,越觉得不对劲,讯问和调查的情况,熊氏姐弟很难构成犯罪,他们没有犯罪的主观故意,没有犯罪的动机,更没有严重的后果。银行贷款2500万元,项目真实,抵押足值,按月还息,建设银行还出面证明是合法贷款,县政府及步行街协调指挥部还为此笔贷款帮助协调解决了一系列具体问题。虚假注册,熊氏姐弟本来有具备开发步行街资质的常德平和房产公司,是县里为了把项目税收留在桃源,要求开发商成立了共创公司,且共创公司的几名股东,早已投入了买土地和前期开发的费用4000多万元,并打到了县政府的城市建设开发投资公司帐上。因此,在桃源县工商局注册时,代表县政府的城投公司出具了资信证明。此外,共创公司和常德平和公司的股东都是同样的几个人,由于步行街项目拆迁耽误开发四年多时间,共创和平和两公司之间的资金调动也属正常范围。
因此,熊氏姐弟很难构成被常委会内定的犯罪事实,但当我们将这一情况给县委书记郑第祥及县委办主任李为民等领导汇报时,却遭来一顿痛批。李主任说:“你们经侦队吃干饭的,没得卵用,挖地三尺也要把熊建平的问题搞出来。”说完他把一袋印章往桌上一甩,就扬长而去。
县委要求我们进一步调查、深挖。其实,稍微了解桃源情况的人都知道,步行街一直是县里的心病。因为拆迁,县里没有按时交地给共创公司,违了约,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县里担心老百姓的战火会烧到县委、政府的头上,可能是基于此,县里领导就作出了干掉开发商的决定。去年初,县委、政府及步行街协调指挥部以帮助共创公司审计清理的名义,收缴了他们的所有资料,包括政府文件、优惠政策、销售台帐、开发施工合同、公司印鉴、图纸等。抓捕熊氏姐弟的当天,公检法又一起出动,对共创公司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缴,片纸未留。同时,还赶到常德抄了出纳熊泽芬的家。
李为民主任见案件迟迟不能突破,又提供了共创公司私刻公司印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熊氏姐弟多次进行全方位的突审。但说句良心话,我们都感到证据不足,办案的信心也不足了。我们自己更觉得此案办得很窝囊。由于当事人家属的申诉反映,此案引起了常德市委、市政法委的高度重视,市政法委组织了常德市公检法的专家队伍,对我们经侦大队提供的侦讯材料与我们一起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专家认为,熊氏姐弟不够成犯罪,应予释放。县检察院作出了不予批捕的决定。
案件走到这一步,我心里有一种感觉,此案中有很多隐形的政治和经济因素,怀疑是不是开发商在县里得罪了什么人,当时我看不清,也说不清。县委的态度非常强硬,一定要查出开发商的问题。但按规定,对熊氏姐弟要在37天内解决是否转捕的问题。我们在将熊氏姐弟在看守所整整羁押了34天后,无奈放人。按照县委的要求,我们仍采取了变更强制措施,实行监视居住。
奇怪的是,放人的当天,我们经侦大队副大队长毛新柏的几名亲属和漳江镇部分黑社会人员10多人出现在看守所内,以要帐为名,硬是把熊氏姐弟围堵在看守所内20多个小时。后来还发生过打人、抢车、扣留人质等事。尽管省公安厅曾介入,也一直未得到处理。是否县里有人指使,不得而知,只是感觉到此案水太深,不太正常了。
三、破产
在办理熊氏姐弟涉嫌经济犯罪刑事案的第三天,桃源县城投公司(县政府全资公司,董事长是常务副县长,同时也是共创公司即步行街开发的甲方)以共创公司债权人身份向县法院提出申请共创公司破产。郑书记在公检法和其它相关领导参加的办案动员会上说:“熊建平这样的人,还能让他在街上走?还能让他在桃源出现?要抓人,要破产,刑事民事要一起上!”
根据县委的安排,我们经侦大队的主要骨干在熊氏姐弟被羁押的34天里,主要是集中精力调查取证,在县法院受理破产后,我们负责配合法院、检察院清理共创公司帐目,并为步行街的扫尾工程建设提供安保。市中级法院指定临澧破产事务所为共创公司破产管理人,但在具体操作中,临澧破产事务所的人被全部清退了,换上从县里各单位抽调及个别领导安排的人。所有的帐目,都是围绕使共创公司破产而做的,在共创公司原有帐目的基础上,根据公检法办案人员调查的情况,会计根据需要,做出了一套破产假帐,把开发商的资产宿水,把债务放大。第一次做出的帐,步行街有1个多亿的缺口,当时,我们几个办案人员还议论,这么好一个项目,不可能亏,连我们自己都不信。果然,这套假账在第一次债权人大会上就遭到了400多个债权人的质疑和反对。当时我在债权人大会现场,400多债权人都快要冲到主席台上了,并打出了“反对破产”的横幅,大会在一片要求“公开查账”的呼声中草草收场。
县里一边组织建街完成步行街扫尾工程,用县委领导的话说,开发商你自己的儿养不活,政府来帮你养。按照当时的预算,完成步行街的扫尾工程还需2000多万元,动用的还是开发商从云南拆借来的一笔资金。到2008年旧历年底,步行街工程基本完成。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随之而来,所有工程的审计结算,所有债权债务的确认;购房户的认定与安置;步行街如何招商经营搞活;如何销售回笼资金清债;物业如何管理等等。420多名债权人即拆迁户、购房户联名向省市反映情况,强烈维权,反对破产,早日开街;作为债务人的开发商也不断向上申诉,反对恶意破产,要求严格依法办事。县委、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原计划街道建成后进行拍卖,所得资金用于清偿债务,据说也找好了买家,牺牲开发商,换取多方的安宁。至于这里面是否有官商勾结的猫腻,我不得而知,只知道后续工程是一姓剪的老板邀我们经侦队一副大队长和当地几个人搞的,投资不到1000万元。据毛大队说,赚取了一倍以上的利润,他曾私下讲:要用这笔公益债权,再添部分资金,廉价买断整个步行街,并得到了县里个别领导人的首肯与支持。
开发商强烈要求对债权债务及工程进行审计,强烈要求公开所有帐目,并从北京、长沙组织了律师团队,与县里打起了官司。
2008年底,对熊氏姐弟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时间到期,依法予以解除,这意味着县里刑事问题不构成,民事破产又走不下去,步行街建成了也开不了街,县里面临着多难的选择。最后,县里选择了一错到底,即按原县法制办的建议“努力推进共创公司破产程序……”于是,2008年6月22日,县法院一纸公文,在共创公司一笔债权都未审定的情况下,宣布共创公司破产了。
四、通缉
债权债务没有审查,不依程序又不合法,依程序破产又走不下去;不能招商和营销,资金无法回笼,债权债务无法清偿;建成的街道无法开市经营,无法向老百姓交待;开发商开始诉讼政府,揭露腐败。县委、政府一直处于矛盾的漩涡而不能自拨。眼看着国庆60周年大庆,上级对维稳的要求很高,迫于无奈,8月中旬县委又召开紧急会议,扩大到公检法“三长”,要求重新抓捕熊氏姐弟。
县委书记郑弟祥说:“各级各部门要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一定要把共创公司的破产推到底,特别是公检法及破产工作人员不能消极应付,要换脑筋,换思想,不换思想就换人”。“要对熊建平、熊泽芬两犯罪嫌疑人重新予以批捕。”
说句实在话,公检法为共创的破产案和熊氏姐弟的刑事案搞得十分疲惫和无奈,谁的心里都明白定不了罪、也破不了产。大多数办案人员均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都感觉到不能这样违心地办糊涂案。有消息灵通人士称,为了回避矛盾,公检法“三长”都已向上级申请调离桃源。县委常委扩大会上,甚至有人提出:“公检法到底听谁的,是听县委的还是听上级线上的!”
我们消极地应付着,我们想熊氏姐弟不够成犯罪,把他们抓到了又能怎样呢?现在是法治社会,破产不合法,抓了人照样也破不了啊。熊氏姐弟的刑事案再次被提起,名义是“骗取银行贷款”,并按程序由县公安局报送县检察院再报市检察院批准批捕。这样,县公安局把矛盾推到县检察院。在县公检法参加的县常委扩大会议上,县委领导指责公检法办事不力,引来了公安和法院的气愤。他们指责检察部门说,原来说好联动联动,结果我们抓了人你们又不批捕,法院受理了破产并且还裁定了破产,恶人都是我们当了,你们检察院在旁边看冷。县领导当场拍板,县检察院这次一定要批捕。其实,县检察院也是有天大的压力,不得已只好按照县领导的意图,同意批捕,但要报市检察院。市检察院态度非常明确,除非有新的证据,否则必须自行纠正。2个月法定期后,市检察院再次指示县检察院:证据不足,自行撤案。但县里一直未撤案,据说,县里个别人还组织部分人大代表给市、县两给检察机关施压,神奇吧?
为了国庆节县里的稳定,公安局在内部网上对熊氏姐弟进行了通辑。并组成了10多人的小分队在北京、上海、西安、常德等地展开了追捕行动。
与此对应的是,开发商也发动起来了,从县里、到市里、到省里、到北京也展开了大规模维权行动。特别是近阶段,在网上揭露贪渎,披露真相,闹得全国都知道了。
根据县委的指示和局里的安排,我现与县里抽调的30多名干警每天首都北京各大宾馆、公共场所抓捕犯罪嫌疑人,“守株待熊”。
五、愚见
从去年6月抓捕熊氏姐弟,到7月县法院受理城投公司申请共创公司破产,再到今年6月宣布共创公司破产,再到今年8月14日重新追捕熊氏姐弟,整整一年半过去了,处于县城中心的商业步行街依然故我,建成了也无法开市经营。且不论熊氏姐弟是否构成犯罪,也不论共创公司是否够成破产;不论县委、政府是否决策错误,也不论是否有政治因素和官商勾结等贪渎行为。
我要说的是,一条长达600多米核心商圈的步行街,10多万平方米的商住房,闲置一年给老百姓造成多大的损失啊,给桃源的形象造成多大的影响啊!作为一名公安干警、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桃源人,我痛心啊!我要说,我要问?!
县委、县政府,郑书记啊:停止抓人,停止破产吧!破产、抓人于法于理于情都说不通啊。据说通过初步审计步行街还有2个多亿的资产,而债务不到1个亿,步行街的经济矛盾完全可以自身消化,你们要拿出大智慧,大勇气,化解矛盾,把债权人、债务人组织起来,统一思想,把步行街招商、经营、盘活,把老百姓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才是工作的重点啊!让这条街真正成为你们原来承诺的商业一条街、形象一条街、民心一条街吧!
开发商啊,你也莫在北京莫在互联网上告状了,受点委屈算了,积极配合县委、政府,理清债权关系,偿还债权债务,承担经济责任,为经营户、购房户服好务,早日把街开起来!
购房户、施工方,投资业主们,你们也别闹了,相信县委、政府的领导,在法院有效监督下,依法办事,政府也好,开发商也好,该赔偿的赔偿,该补偿的补偿,让步行街早日经营,向市场要效益!
市委、市政府领导啊,你们也该管管桃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