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陆埮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90244685
本馆由[ 逝者安息 ]创建于2014年12月04日

陆埮院士:宇宙研究怎样赢得多次诺贝尔奖

发布时间:2014-12-04 18:02:59      发布人: 逝者安息
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陆埮教授应邀到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作了题为“宇宙研究怎样赢得多次诺贝尔奖”的学术报告。学校200余名教师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校长张高文主持。

  报告会上,陆埮院士从诺贝尔奖的天体物理风波——海耳(G.E. Hale)风波讲起,生动讲述了天体物理领域的成果在诺贝尔奖申报中频频提名、艰难入选,直至大量获奖的曲折过程。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大爆炸宇宙学,介绍了这一学说的理论提出与演变,阐释了原初核合成、复合时代、微波背景辐射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趣事。最后,通过介绍天文观测手段和研究方法,解释了学界流行的暗物质、暗能量等概念。陆埮院士的报告兼具学术性和科普性,展现了大师极高的学术造诣。

  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令大家领略了高级学者的担当和气魄,广泛拓展了学校教师的学术视野和科学兴趣,鼓舞了学校的师生在学科发展、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工作的热情

  陆埮,江苏常熟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曾任南京大学天体物理研究室主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和该学会高能天体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2004年起任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主任,2006年初兼任南京大学与紫金山天文台共建的粒子-核-宇宙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科研领域包括粒子物理、伽玛射线暴、脉冲星、奇异星和宇宙学等。

  陆埮院士长期从事高能天体物理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近300余篇,著有《从电子到夸克》、《宇宙——物理学的最大研究对象》等书,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引用和好评。科研成果多次获奖,包括教育部科技一等奖2次,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1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天文学奖1次等,并荣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中科院杰出贡献教师等称号。

  2012年2月23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国际永久编号第91023号小行星被命名为“陆埮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