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20岁女孩患绝症去世 捐献遗体和角膜
办理捐献手续
3月10日,天幕阴沉,低垂。在高坪区斑竹乡池鼓寨村,姚建摩挲着女儿在最后时刻写下的遗言,再次掉下眼泪。3月9日上午,她开始整理女儿遗物,一页一页地翻看女儿的笔记本,意外发现女儿在最后时刻偷偷地用笔歪歪斜斜地写下遗言:“我爱爸妈”。
抹掉眼泪,姚建勉强展出笑颜。“按照她最后的心愿,我们已将她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了出来。”她说,女儿生命以另外一种形式延续,她很欣慰。
晴天霹雳 19岁女孩身患重病
姚建的女儿叫李经艳,还未过21岁生日。
“她在成都读大专,经同学介绍到成都一家公司实习、 工作。” 姚建告诉记者,2013年7月, 李经艳实习期满转正,“正式上班的女儿非常高兴, 她在电话中说她的人生起航了,将努力挣钱来赡养爸爸妈妈,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但是8个月后,不幸的消息却传来了。李经艳在电话中哭着说, 她被检查出患上了白血病。姚建说,2014年2月17日,女儿在巴中一家医院查出患有白血病。
想到自己还很年轻,李经艳不相信命运如此待她,她又到巴中其他医院检查,但都被告知是白血病。当晚,她赶到成都,远在广东打工的姚建夫妻也连夜从深圳坐飞机赶到成都。
次日,李经艳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求诊, 诊断结果依然为白血病。“我们不死心,继续抽血、抽骨髓检查,但还是被华西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姚建说,那十天里,是他们人生中非常黑暗的日子。
女孩的遗书(图据网络)
最后心愿 捐献遗体和眼角膜
慢慢地,李经艳接受了这一事实。开朗的她积极配合治疗,希望能够战胜病魔,而当地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也积极捐款,帮助她、关爱她。
“去年底,她的病情已经稳定了,出院后没想到因为身体抵抗力太差, 引发真菌感染,病情恶化。”姚建说,女儿再次住院治疗,但这次,她没能重新走出病房。
“她可能意识到自己状况不好,就给我们说, 她想把自己的身体、 眼角膜捐献出来。 这是她最后的心愿, 希望爸爸妈妈成全。” 姚建告诉记者, 女儿从小乐于助人,“在成都读书的时候,她看到一个流浪的老大爷很可怜,将身上仅有的20元钱给了他,连车费都没有留下, 走了两个小时才走回学校。”姚建说,就在读书期间,她曾加入到志愿者组织,不遗余力帮助他人。
而在她生病后,南充的“金丝猴”志愿者组织向她伸出援手, 她依靠这一组织的志愿者捐献的血小板维持生命。感恩的她、乐于助人的她,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决定捐献遗体和眼角膜。决定在得到父母的支持后,李经艳对爸妈说,她已“无怨无悔”。
昨日, 记者还从市红十字会获悉,“金丝猴”志愿者组织在该组织内,倡议捐献遗体和眼角膜,这一倡议得到很多志愿者的响应。
不舍爸妈 偷偷写下遗言
3月9日凌晨3时许,李经艳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虽然已有最坏的打算, 但姚建和丈夫仍然悲痛万分。
姚建在整理女儿遗物时,一件一件地抚摸女儿生前用品。
她一页一页地翻看女儿的笔记本。这本笔记本是女儿1月份在成都检查身体时购买的, 上面有女儿记录的身体检查情况等。“在最后一页, 我看到她写了满满的一页,并写下‘说爱我们’。”姚建回忆第一次看到女儿写下的遗言时, 她忍不住泪流满面、 哭出声来。
记者在这个笔记本上写有“我爱爸妈” 的那一页纸上看到,字迹歪歪斜斜,不时涂改。
记者一字一句地看完那页文字:“亲爱的爸爸妈妈: 首先谢谢你们把我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女儿生个不好的病,让你们即(应为‘既’)没享到福,还那么累,本是你们享福。对不起,来世再报答你们,还做你的女儿,你们不要不乐意哈。女儿:李经艳 2015.3.7”。
“不知道她是3月7日好久写的。”姚建说,她的脑海中好像看到躺在病床上,忍受病痛,颤抖着一笔一画写字的女儿,“她说过,她不想死,她当时心该有多痛。”
3月9日上午9时许,整理完遗物后, 姚建夫妻俩就到市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手续。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王丽告诉记者, 李经艳的义举将写入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陵园的遗体捐献纪念碑,每年清明节,将享受政府组织的公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