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售货员李淑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86291565
本馆由[ ]创建于2012年08月25日

痛定思痛

发布时间:2013-08-20 11:49:06      发布人:

近日看了于娟的《为什么让我得癌症》,很受教育。回顾,分析,推断妻的病因,治疗过程,其中的是是非非对故去的她已豪无意义,但对活着的人,特别是她的病友,会有裨益。我想这也是她的善良愿望所在,本月21日是妻去世周年纪念日,就以此文作为对她的最好怀念。 1.争取终生安全携带 看过一些文章,据说我国乙肝病人相当众多,可喜的是目前阻断率高达97%,几代之后这个人群将迅速缩小。按目前的检测方法,将病毒长期控制在一千以内,即为安全携带。我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成功者,她(他)们大都有良好的心态,乐观大度且坚持定期检查病毒量。有几个人已是七,八十岁的年龄了,应该说她(他)们已经接近成功的终点了。也有一些病友原本是安全携带,可是急于转变成健康人,接受了某些广告的宣传,经治疗非但没有根治,反而激活了病毒,使转氨酶升高,成为肝炎病人。   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这个问题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了,可是要做的好却不那么容易,特别是那些受遗传基因影响先天就脆弱的人。要求家属给病人创造芬围:说话幽默,照顾周到等等。我妻就是较脆弱的人,我在她面前不言愁,乐观豁达,投其所好,比如她喜欢的歌星光盘,安排亲属,朋友会面,商场购物等。多年来治疗方案的确定,阶段的化验结果,她都不听我的“汇报”,她说她不想知道,全由我处理,这是多重的责任。     3.科学饮食      于娟认为我们目前的饮食是老祖宗几千年给我们选定的,不能轻易改动。我也有同感。妻子走后的一年里,我一直在返思她得病的起因。那年春天她刚退休,有了时间,我们同邻居的几个大姐经常上山挖野菜,回家摘菜,洗干净后过开水,握成团子放冰箱速冻。这些野味适当吃些还可以,可是我们吃的太多了,到了秋天,她的背上起了个大浓包,后来做了手术。我的脖子下起了两个小浓包,没做手术,后来自我吸收了。看来由于野菜毒太重,已超出了肝的解毒能力。我估计激活她体内的病毒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因为当时对该病了解甚少,直到七年后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才被医院检查出来。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有人说某人想吃什么就是缺什么,我不同意此种说法。依我的生活经验应该是根据个体差异,健康需求,科学配餐。酒对肝病人是重要的敌人,不少病友就是控制不好酒而过早离世。我也听过一些名中医的课,他(她)们有的说适量饮酒,有的干脆说不准饮酒。联想到青岛的啤酒节,酒量的比赛就应该叫停。我们民族的酒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了。我到过南方,主人待客酒类齐全,然而客人随意,主人不免强。这种“宽松”的招待值得推广。我周围得癌症的人,大都喜欢吃猪肉,且节制性较差。我妻后期有一缺点,偏食。可能与病情发展有关,几乎没有她喜欢吃的蔬菜。量和质足够的维生素是医生们认为维持免疫力所必须的。我有一老邻居长年天天喝粗粮粥,老两口皆七十有余,身体康健且感冒发病率明显低于常人。据说谷皮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是保持人的免疫力的重要条件。     4.   重视个体差异     现在有一种说法:基因决定人的寿命。而且可以测出来。我对此没能力探究,从妻的病程看,个体差异存在且另人费解。目前对肝炎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非常普遍。她的许多病友结果都很好。病毒量长期控制在一千以内,且其它指标正常或相对稳定。而妻的情况却不然,8年间只有两次转阴的情况。好像她身上的病毒顽固。分析起来可能治疗初期先后吃过两位中医的药有关。在这里我奉劝病友朋友,我们国家治疗肝病的环境比较混乱,没有十分的把握不要轻易相信不负责任的医生。否则苦果最终还要自己来吃。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