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4832
本馆由[ fg2h9 ]创建于2010年01月29日

金岳霖堪称民主本色教育家

发布时间:2012-09-09 17:24:28      发布人: jackson
 

 

  金岳霖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教授逻辑学。当时的西南联大规定逻辑学是文学院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那时金岳霖先生在西南联大名声远扬,学生们对其仰慕有加,再加之在中学里从没听说过有逻辑这门学问,大一的学生满怀好奇和仰慕之情,因而对金先生的课兴致很高,前来上课的人很多,偌大的教室坐得满满当当。上课免不了提问,但金岳霖上课提问颇具特色,提问时不分成绩好坏,而是分门别类确定回答问题的人选,比如今天找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于是所有穿红毛衣的学生都屏气凝神静等待提问,既紧张又兴奋;改日又找所有的张姓同学回答问题,于是所有张姓同学都紧张而兴奋地等待着。学生回答问题时,金先生总是非常认真地侧耳倾听,听完后总不忘很礼貌地说一句:“Yes!请坐!”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金岳霖不论高下深浅,都是有问必答,即使这问题刁钻古怪,甚或是带有几分调侃和挑衅,概莫例外。汪曾祺先生曾回忆起当时班上有一个叫林国达的华侨同学最爱给金岳霖提问题,而且问题离奇古怪。有一次林国达又站起来提了一个怪问题,也许是问题过于古怪,用现成的逻辑学知识无法给他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金岳霖思忖了一会说:“林国达同学我问你一个问题,‘林国达君垂直于黑板’这什么意思?”这看似答非所问的回答让林国达一脸茫然,“林国达君垂直于黑板”,林国达当然无法做到,但这句话在逻辑表达上并无毛病,金岳霖先生其实就是想借这句话向林国达表明,在逻辑上没有错误的句子意思不一定没有问题。

  在大课堂上金岳霖认真细致,上小课也不含糊。在西南联大开设“符号逻辑”这门选修课时,因课程难度大,学生听课如听天书,加上又是选修,自然选修这门课的人就少之又少了。但金岳霖并不因课程难、学生少而应付了事,他知道能够坚持选修“符号逻辑”这样高难课程的人若非天赋、兴趣使然,便是毅力不凡之人,因而上课更为认真,总是小心呵护着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中一个叫王浩的学生对“符号逻辑”颇感兴趣,似乎已窥其堂奥,金岳霖引为知音,在讲课时时不时会停下来直接和王浩商讨:“王浩,你以为如何?”于是,在一问一答之间这堂课就演变成了他们师生二人心领神会的逻辑天地。王浩是金岳霖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后来他赴美留学,成为国际一流的逻辑学家,显然这与他当年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是分不开的。

  金岳霖民主本色的教育方式对他的学生影响至深,早年曾在西南联大求学过的逻辑学家殷海光曾这样描述当年金岳霖对他的深刻影响:“在这样的氛围里我忽然碰见业师金岳霖先生。真像浓雾里看见太阳!这对我一辈子在思想上的影响太具决定作用了。他不仅是一位教逻辑和英国经验论的教授并且是一位道德感极强烈的知识分子。昆明七年教诲严峻的论断以及道德意识的呼唤现在回想起来实在铸造了我的性格和思想生命。”

  纯粹的“哲学动物”

  金岳霖毕生致力于哲学和逻辑学的研究,成果卓著,影响深远。他是现代中国哲学和逻辑学的开创者和传播者,也是我国第一个在中国系统地介绍西方逻辑学,也是第一个运用西方哲学的方法融会中国哲学的精神建立自己完备的哲学体系的中国哲学大家。

  1925年,金岳霖学成归来,任教于清华大学,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后在西南联大主讲逻辑学和哲学。上世纪50年代初,适逢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全国6所大学哲学系合并为北京大学哲学系,金岳霖出任系主任。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成立,金岳霖任学部委员,同年9月,出任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兼逻辑研究组组长。金岳霖毕生与哲学为伍,视哲学如生命,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最忠实的践行人和见证者,借金先生本人的话讲,就是一只地道的“哲学动物”。

  在外人看来,逻辑、哲学等学问枯燥乏味,了无乐趣,研究起来肯定是一个苦差事,因而对金岳霖对逻辑、哲学的痴迷程度常感惊奇甚至费解。在学生时代的萧珊看来,逻辑这门学问特别是后半部全是符号,简直就是高等数学,学起来枯燥之极,因而,在西南联大就读时,作为金岳霖的学生,萧珊直言不讳地问自己的老师为什么要搞逻辑,谁也想

  不到的是,金岳霖的回答竟然出奇的简单:“我觉得它很好玩。”在金岳霖看来,逻辑、哲学等学问非但不枯燥乏味,反而乐趣满满,“好玩”成了金岳霖痴迷于哲学、逻辑学的唯一动力。金岳霖的好友、诗人徐志摩这样形容金岳霖研究逻辑学、哲学时的精神状态:“金先生的嗜好是捡起一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