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赏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77889691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11日

经历概述

发布时间:2011-06-11 10:08:0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王老赏生活在民间戏曲盛的时代,蔚县地面有好几种戏曲传唱,还诞生了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剧种蔚州梆子。应该说,戏曲是瞬间的艺术,要使戏曲人物成为他创作的主要题材。王老赏就不仅仅是戏迷,重要的是,他对戏曲有着惊人的记忆。要进行创作,就必须要对活跃在蔚州大地上的戏曲,相当熟悉,他的刀下才能得心应手。王老赏出现在蔚县窗花由草创走向成熟的阶段,他在继承前辈艺人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对他人的作品进行再创作,使之更臻于完美。他先后把200多出戏曲中的800多个人物进行了再创作,此外他自己还创作了200多幅作品。 王老赏祖辈都是农民,生活拮据,只上了三年私塾,便辍学务农。他自幼酷爱剪纸艺术,常去左邻右舍看刻染窗花,他看得全神贯注,如醉如痴,常常忘记回家吃饭。他去县城赶集也总是在窗花市场凝神端详,流连忘返。1918年冬天,王老赏拜窗花艺人周瑶为师,专门学习刻染窗花。他在周瑶的指点下,刻苦学习,孜孜不倦,日有所进,逐步掌握了握刀、镂空等剪纸技巧,并学会了点染、晕染等染纸方法。
  王老赏对窗花艺术十分投入。他从改进刀具入手,提高刀刻艺术,使之更加精细。他自制了开关不同的上百把窗花刻刀,包括一些神奇的异形刀,如针尖刀、螺旋刀等,用于不同图形的刻制。他说,一个窗花艺人的作品如何,看看他的刀具就知道大概了。他运刀如神,只凭着粗略的画稿就能创造性地完成作品。为了提高染色技艺,他总是选用上等品色,亲自调试,反复比较,从而深得个中三昧。他备用的调色杯也多,以保证色彩的纯正。他善于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增强了艺术效果。
  王老赏是他那个时期的蔚县剪纸艺术的集大成者,蔚县剪纸艺术在他手里完全形成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剪纸艺术品种的独特风格。
  王老赏晚年,前察哈尔省文联的佟坡、慈旭、华迦到蔚县采风时发现了王老赏,古塞还专程从上海赶来拜访他。
  1950年,古塞选编的王王老赏学剪纸,并不满足于艺术上的浅尝辄止与因循守旧。他站在前人的肩上,改进了蔚县的剪纸艺术;将刀工粗糙、人物呆板的“口袋”状戏人剪纸赋予新的艺术生命,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给点色简单、搭配失调的“五大色”花卉剪纸增加美感,使之色泽艳丽、旖旎多姿。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