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喜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7377679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3月30日

斯人已逝——缅怀孙福喜老师

发布时间:2011-04-08 16:37:1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上班的路旁边,一排紫叶李树,白花正开到盛期。这条路走了五六年了,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一片花儿竟然可以开到这样绚烂。印象中,只有樱花似乎才可以开到如此烂漫。

谁那天说到了樱花呢?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同时又被称为死亡之花。今年的紫叶李居然会开得如此绚烂,空气中隐隐透着一丝不祥的预兆。

然后,就在这样一个春光绚烂仲春时节,我听到了孙福喜老师去世的消息。所有的同学、校友,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感到惊讶,同时扼腕叹息!我又何尝不也是一样呢。

前年在洛阳开大遗址高峰论坛的时候,还碰到老师,老师似乎还比以前胖了一些,当时人群熙熙,我也只是老师打了个照面,寒暄两句,然后就远远地坐在了一边——大概是自我感觉混得实在不咋地,害怕老师问起自己的近况时无言以对,所以有意无意地躲着老师走……谁知道……那一次的相逢竟然就成了永别。

毕业以后,就很少听到老师的消息了,只是前几年因为丝绸之路申遗的事,老师说了一些于河南文物界有伤感情的话,单位有的人因为知道我是他的学生,所以便问起他的些许情况。我知道,老师自然是本着对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所以才说出那样的话,其实是非曲直又与他个人何干呢?

硕研临毕业那会儿,听说老师调到西安市所了,后来又听说调到文物局了,说实在的,我多少有点惊讶,因为那时候我对搞行政工作多少还有些偏见,我觉得老师学问搞得那么好,为什么突然会去了行政机关了呢?

老师给我们代课,是大学一年级的《古代汉语》,用的教材,是郭锡良主编的淡蓝色封皮的《古代汉语》,封皮上印着传统的团花纹水印,这些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我还记得后来本科毕业的时候,我竟然只要了十块钱就将那三本书卖给了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为此我后悔了很长时间。

那时候的老师正在写他的博士论文《<鹖冠子>研究》,因为他上课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讲到它,我们觉得好高深啊。

那时候,老师人长得是那么的瘦削,但是讲课的声音却又无比洪亮,洪亮到有时候甚至让人觉得有点聒噪,西大7号教学楼那窄小的教室里,应该还留有老师讲课的余音。

那时候我总觉得老师应该是南方人,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南方人说话才会像他那样抑扬顿挫,拿腔拿调,但同时又才华横溢。

那时候,因为认真听课,又总是积极发言,我颇获得过老师不少次的表扬。——赞许的力量竟然能够如此温暖人心,直到十二年后的今天,我依然乐意反复回味被老师表扬的那些个瞬间……只是突然间,斯人已逝,这一切竟成了永固!

今天早上,老师的葬礼在遥远的那个城市举行,我没有去送行。春天本来就是个易于感伤的季节,在这样一个春花烂漫的2011年的春天,曾经给过我那些赞许的孙老师走完了他仅仅46岁的人生道路。就在今天上午,他化成了淡淡的一缕青烟,顺着西安三兆殡仪馆的烟囱,飘升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

谨以此文,怀念孙福喜老师!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怀念您,孙老师……


    写信时间:2011/12/08 01:43:11
  • 孙福喜君不朽!


    写信时间:2011/10/31 18: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