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纪念堂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63354621
本馆由[ 您的纲举大儿 ]创建于2015年07月28日

永恒—永远—永记我心中:回忆妈妈留在人间的最后两天

发布时间:2015-07-31 13:34:27      发布人: 您的纲举大儿

永恒—永远—永记我心中:回忆妈妈留在人间的最后两天

                                2014910

妈妈:您2014810中午将近1点左右永远告别了我们,您离开我们整整一个月了。每次路过您的寝室,每次想起您生前的声声呼唤,我心中那无尽的悲哀与思念便每每浮上心头,每当我站在您的床边,我随时随地都在幻想着,要是那破旧的藤椅上还坐着那个慈祥的老人,让您的大儿还有机会侍侯您,抱您上下床,抱您解手,该有多好!

201489日,您离开人世前一天,最后一个星期六,那天全天我都没有感觉到您比之前一、两周具有多么的不同,直到晚上也还没有感觉到您老人家发生了什么突变。

星期六早上将近9点,我抱您到坐便器上解手,又把您抱到藤椅上,再用您的洗脸巾给您洗脸,将您身上擦揩干净,再让您先休息一会,我先去吃完温度较高的自己的早点,然后回来将已经冷却的温热的鸡蛋液从碗里倒进您的专用茶杯里,接近满满一杯,和前些天一样,您只花了大约23分钟,就顺顺当当地喝完了。然后,又用和我吃早点一样的核桃汤液给妈妈兑了一半杯普弟买的营养粉让她喝了。

过了一会,大约9点半左右,我考虑到您的小儿刚好还有一个月左右(已经在7月初预定好了机票,98日回来)就要回来和您见面了,您也有好几个月没有理发了,您的头发显得较长而杂乱,所以,我拿了大、小剪刀各一把,来给您剪发,万万没有想到,这是给妈妈生前最后一次理发。这次理发,您十分顺从和配合,没有象以前每次剪发时,从一开始就抵触和不停喊叫:“要得了”、“要得了”、“要我的命啊”,直到用大剪刀剪完了,用小剪刀修理接近结束前,妈妈才轻声抵触了几句“要得了”、“要得了”。

给妈妈理发后,让她休息,我自己在家上网。

中午一点左右,我用温开水给妈妈兑了一半杯普弟买的营养粉,让她喝了,又给她喝了一半杯用面包沫、白糖和温开水搅拌的浓稠液体。

考虑到妈妈十多天来有些咳嗽,喝了我买的“京都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有些疗效,轻微了好多,所以,下午两点左右,我先把妈妈抱去解手然后把她抱床上休息睡觉,然后自己去了龙岗图书馆,晚上五点左右回来时又到路边药店给妈妈新买了一瓶“京都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

晚上回来后,马上把妈妈从床上抱起来解手,然后抱到藤椅上休息。我自己吃完后,又先后用温开水给妈妈兑了一半杯普弟买的营养粉和一半杯用面包沫、白糖和温开水搅拌的液体。

晚上78点钟,妈妈休息,我看电视。听到她反复喊了几声“我的二哥也,我的二哥也”,接着不久,又不停地喊“大儿、大儿,……”,感觉喊我的声音比以前要稍微大些、洪亮一些,我走过去轻轻地摸着妈妈的头,然后又摸着她的脸,我问她:“大儿,我叫啥子名字?”,她很快就回答了:“刘-纲-举”,我又接着问:“您的小儿叫什么名字?”,她沉默着,没有像以前那样很快回答“刘-普”或者错答成“袁一”、“苗儿”,我又重复问了一下,她继续沉默着,我没有再勉强她,叫她好好休息,睡一会,我自己回来看电视。

已经过了晚上8点半,将近9点时,我按照药店的建议,给妈妈倒了一汤匙稠密的川贝枇杷膏止咳糖浆,没有象以前那样兑在小半杯冷开水里,她稍微有点抵触情绪,勉勉强强才服了下去,接着抱她解手,再把她抱床上睡觉。

我仿佛记得,最后这晚上有点奇怪,妈妈既没有象以前那样半夜喊我抱她拉尿,也没有将一大滩尿液直接拉在床上,而是一直睡到大天白亮,床上也是干干的。

妈妈前些天晚上,往往直接将一大滩尿液拉在床上,我半夜路过发现了,才用帕子把床上擦干,给她翻一下身,然后打开电扇对着潮湿区域吹一会。

2014810,是妈妈留在人世最后一天。由于天气大热、白天噪音很大,晚上没有睡好,又是周末,我早上大约过了9点左右才起床,等我吃完早点后,大约930分,去抱妈妈起来解手,只听见她用明显有些微弱和嘶哑的声音喊了两声“大儿、大儿、,……(后来才想起,这是妈妈留在人间发出的最后声音)

等妈妈解手,大约等了20分钟,也不知道、没听见她到底解没解手,只好将她从坐便器抱到椅子上,再将从碗里倒入小黄色杯子的温热的鸡蛋羹端到她嘴边,她喝起来比以前费力很多,勉勉强强只喝去了一大半,还剩下一小半杯子,实在无法喝完。

妈妈喝了鸡蛋羹后,靠在椅子上,我发现她呼吸频率比平常明显有些加快,过了一会,才慢慢恢复正常和平静下来,妈妈当时的“异常”状况没有引起我足够的警觉,我没有一直守在她的身边观察,这是我今后一辈子均无法饶恕自己的罪过。我当时可能抱着侥幸心理,因为以前也发生过若干次类似状况:妈妈刚上床睡觉时呼吸频率明显加快,等会就慢慢恢复平静正常了,我以为又是那样。

所以,我让妈妈自己在那里“睡觉”或“休息”,我到自己寝室打开电脑上网,上网到大约11点半,我感觉稍微有点困倦、头昏,自己去床上小睡一会到大约中午1230,我突然想起到了妈妈可能应该解手的时间了,于是,我翻身起来去抱妈妈小解,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我刚把妈妈抱到坐便器上,就听得清清楚楚,她马上就哗啦哗啦地解出来了。

妈妈解完小便后,便发生了我这辈子从未见过的紧急状况,她一边加快呼吸频率,嘴巴和鼻子周围冒出一颗颗汗珠,我一边紧急插电扇,一边可怜而无助地看着妈妈:她一边呼吸,上下嘴唇一边慢慢错开,嘴唇越来越歪。

我感到特别紧急、大势不妙,顾不得继续看妈妈的表情,急得满头大汗,我一边赶紧将灰尘满面的轮椅擦干净,一边紧张地找出妈妈和我的各种证件:身份证、社保卡等等。

感觉情况紧急,立即放弃了先去附近ATM机取更多钱的念头。

我赶紧把轮椅先搬下楼,又立即跑上楼抱妈妈下去,看见妈妈已经没有了动静,我心情万分难过,又无法准确判断到底怎样了,还有无希望?我对着妈妈大声喊“马上送您去医院”。

我抱着妈妈往楼下走,越来越接近一楼,越来越感觉我的双手差点断开,终于咬紧牙关抱到了轮椅旁边,把妈妈往椅子上放时,轮椅老是一推一让,后来猛一用力才放了上去,感觉妈妈好象眨了一下眼睛,稍微还有点知觉?我又赶紧跑上楼锁好房门,接着往下跑。

   我赶紧推着妈妈往西边碧新路边走,太阳很大,一边推轮椅,一边打伞遮着妈妈,到了碧新路,等了大约35分钟,老是没有的士路过,我又赶紧推着轮椅往龙岗大道(深惠路)上走,到了碧新路和龙岗大道交汇处,刚转过弯,立即有的士路过,司机态度还好,没有过多询问,便载着我们紧急开往龙岗中心医院急诊科。

在急诊科,我急忙把妈妈从轮椅上抱到医院专用的椅子上,一个女医生说,看样子已经完了,说没必要再怎样,我苦苦哀求,要他们尽一切努力把妈妈抢救回来,于是,医生叫我把妈妈抱到旁边的专用卧床上,喊来另外34位医生,给妈妈插上一些管子、传感器和人工呼吸器等等,对妈妈进行反复按摩、……..等抢救措施,有好几次,医生都说没有救了,企图拔去妈妈身上的各种设备,我反复阻拦,要他们再努力、尽一切努力抢救妈妈,………,,后来,总共抢救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实在没有办法,妈妈身上的设备才被拔了下来。

……..,接着的35分钟,我毫无感觉,并没有马上哭出来。

过了一会,我才如梦初醒,感觉我确实永远永远失去了天底下最爱我的人,这辈子再没有人喊我一声“大儿”了,我赶紧走到妈妈旁边,号啕大哭起来,我抚摩着妈妈的脸、抚摩着妈妈的头,对着妈妈一遍又一遍大声呼喊“妈妈,您醒来、您醒来”,但无论我怎样呼喊,都没能将妈妈再次唤醒。

后来,龙岗中心医院的人员用推车将妈妈拉到了距离急诊室大约300米远的医院太平间(我也紧跟着去了,感觉太平间温度在2025度),并指导我先后向派出所报案,联系殡仪馆运输和保存妈妈的遗体。

在太平间等候期间,我先后将噩耗通知了普、袁一、铁军等亲人。

晚上将近六点,殡仪馆的车开来了,我签字移交,送别了妈妈。

由于我在医院先后丢失了轮椅和眼镜子,虽然我坚持陪妈妈一起去殡仪馆,但殡仪馆的人说,天色已晚,即使我去也没有实际作用。

我后来也考虑到万一不熟悉路径,回程困难,又牵挂着进一步联系、沟通妈妈的亲人们,所以,没有坚持一起去殡仪馆。

晚上在回家路上,准备去配眼镜时,在距眼镜门市不远的街上,接到了普弟打来的电话。

我回到住处,这是2014810日晚上,离开妈妈的第一个晚上,天气炎热,我翻来覆去均无法入睡,反复想念着刚刚离开的妈妈,所以,半夜1点左右,我干脆起床,拿起纸笔,把妈妈留在人间最后两天经历回忆和草草记录下来,以免事后忘记,作为今后一辈子想念妈妈时,拿出来阅读的依据。

 

                                               大儿:纲举追忆

                                              2014910

 

附:亲爱的妈妈生前最后两年经常背诵的顺口溜

 

妈妈这一辈子都是一个比较乐观、开朗的性格,在她人生的最后岁月里,当没有亲人陪她聊天时,她就单独一个人在那里自娱自乐,反复背诵她年轻时候的顺口溜、口头禅。

记得在201212月—2013年上半年,妈妈每天反复背诵的、累计每天背诵超过一百遍的顺口溜(可能是她们小学时候的课文):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有时还一边背诵,一边自言自语地解释:“就是口渴了喝雪,饿了吃,……

有时还在背诵暂停时,和我开玩笑“大儿,我要到北边放羊去了”

           (2014年以来也偶尔背诵,次数没有以前频繁)

 

2013年或2014年以来,还偶尔背诵以下内容:

…… 板凳爬上了墙,灯草打破了锅……

(还一边背诵一边解释:板凳怎么能够爬上墙?灯草怎么能打破锅嘛?

 

   最近两年,妈妈经常背诵的还有她们年轻时候取笑(调侃)估计是冉伟国表舅的亲属的一段顺口溜(我是根据妈妈的声音记录下来,可能文字不准确,有错误):

 “东锅贴、西锅贴,汪达尔那个法郎客,胡立壮说了个大“右客””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