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救8岁落水儿童牺牲的四川汉子雷文春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62337720
本馆由[ 孝在天地间 ]创建于2012年04月19日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雷文春” 游泳急救法

发布时间:2012-04-19 19:10:40      发布人: 孝在天地间

7月13日,8岁的小奇在惠东黄埠海边游泳时发生溺水,被退伍军人雷文春及时救起,雷文春不幸身亡。这一事件敲响了中小学生暑期安全的警钟。

目前,我市有80多万名中小学生,漫漫暑期,孩子们的安全成为广大家长的挂虑。本报策划推出这期《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服务手册》,希望能成为家长看护小孩的简略索引。安全防范,目的是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度过一个轻松健康的暑假。希望家长能提前给孩子设置安全屏风,保障孩子健康快乐。

关键词

1

游泳安全

大汗淋漓时不宜下水

近日天气持续高温,许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去参加游泳培训班或到海边游泳,如何保证孩子在水中的安全成为家长关心的话题。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红花湖水上乐园安全负责人钟火如,他介绍了一些游泳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

饥饿疲劳时切勿游泳

钟火如介绍,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的看护方式应有所不同,但下水前都要做足准备:活动关节,适应水温,先将下半身浸入水中,用水浇湿全身,慢慢适应水温。此外,在饥饿、疲劳时切勿游泳,否则会引起低血糖、头晕等症状,即使在游泳池里,危险性也很高。

游泳后务必清洁身体

钟火如说,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水性、年龄、身高等,尽量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水位区域游泳,如在海边游泳要注意潮水的时间。其次,家长要教会孩子看游泳池内的指示,以免误入深水区。在下水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远离水草、暗礁、旋流和淤泥。孩子的体力有限,所以在水中的时间不宜过长,当感觉疲劳或不舒服时,应马上带孩子上岸,以免发生意外。孩子在下水前不宜吃过多食物,因为一旦食物压到气管,容易造成窒息。在大汗淋漓时不宜马上进入水池,应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水,待毛孔收缩后再下水。

游泳后务必清洁身体,用软质干巾擦去身上水垢,最好用淡水冲洗,滴上眼药水,擤出鼻腔分泌物。同时,为避免游泳池水中的漂白粉对牙齿的侵蚀,在游泳后应立即刷牙或漱口。若耳部进水,可采用“同侧跳”的方法将水排出。

抽筋的解决方法

1.手指抽筋:将手紧握成拳,然后用力张开,连续做数次,直到解除为止。

2.手掌抽筋:两手合掌,用另一手掌将抽筋的手掌用力向下压,并做振颤动作。

运动前的热身很重要。

3.上臂抽筋:紧握拳,并用力屈肘,然后用力伸直肘部,反复做,直到解除为止。

4.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引,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

5.大腿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在水面上,屈膝,弯曲抽筋的大腿与上体成直角,然后用两手抱住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加振颤动作,随即向前伸直。

6.胃部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在水面上,迅速弯曲两大腿使之靠近腹部,用力抱膝,随即向前伸直,但勿用力。

关键词

2

出游安全

自由行最好有家长陪同

假期漫长,不少家长都会鼓励孩子外出旅游,让孩子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由于中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自我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学生出游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孩子出游时不但玩得开心而且玩得安全?惠州市惠之旅旅行社导游刘凯旋进行了细心解答。

出游前准备好学生证

学生出游,大多是报团旅行。刘凯旋提醒说,学生首先要选择正规的旅行社,然后再根据兴趣提出自己的意愿,大多数旅行社都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要求提出建议出游地,如有些游乐场里的游乐项目对身高及年龄是有限制的,不太适合低年龄学生玩,旅行社会主动推荐一些更加适合他们的游乐场所。

刘凯旋特别强调,学生出游前应带全证件,如身份证、学生证等,以免在登机或入住酒店时遇到麻烦。特别是很多旅游景点门票对学生是有优惠的,带上学生证可以节省一笔开销。同时,身上不要带过多现金,着装要轻便。

中小学生不宜单独出行

刘凯旋说,对于中小学生群体来说,一般不推荐单独或结伴自由行,特别是没有家长陪同的长途旅行,危险系数较高。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面对危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不强,出游时不安全因素较多。有些高年级学生如果确实想自由行,最好在家长陪同下一起出游。

高年级学生选择自由行时,首先应确定游览的大致时间、景点、娱乐项目,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各景点特色、气候、娱乐项目、饮食特色、打算入住宾馆的状况等。

可带防身用品保护自己

到达旅馆后,马上给手机充电,保持通讯畅通。身上也要带上足够的钱,现金不要多,最好是信用卡或借记卡。同时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对那些过分“热心”的陌生人要多留个心眼。没有家长陪同的学生结伴出游,最好选择较近且安全的出游目的地,还需要带上防身用品,保证旅途安全。

旅途疾病应急处理

1.晕倒昏厥:千万不可随意搬动,应首先观察患者的心跳和呼吸是否异常。对心跳、呼吸正常者,可轻拍患者并大声呼唤使其清醒。如无反应则说明情况比较复杂,应使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并稍放低,取后仰头姿势,然后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的方法进行急救。

2.关节扭伤:关节不慎扭伤后,切忌立即搓揉按摩,应立即用冷水或冰块冷敷15分钟,然后用手帕或绷带扎紧扭伤部位,也可就地取材,用活血、散瘀、消肿的中药外敷包扎,争取及早康复。

3.心源性哮喘:奔波劳累,常会诱发或加重心源性哮喘的急性发作。病人首先应采取半卧位,并用布带轮流扎紧患者四肢中的三肢,每隔五分钟一次,可减少进入心脏的血流量,减轻心脏的负担。

4.急性肠胃炎:由于旅途中食物或饮水不洁,极易引起各种肠道疾病。如出现呕吐、腹泻和剧烈腹痛等症状。同伴们应立即将病人送附近医院诊治,并将其吐、泻物按防疫要求进行处理,以防传播扩散。

关键词

3

饮食安全

果汁是最好消暑饮料

暑假在家,改变了平时的生活习惯,不少中小学生开始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冷饮当正餐……等等不一而足。夏日饮食到底有何禁忌?市营养师中心营养师李世恒给您一一讲解。

冷饮不能作为主食

李世恒介绍说,冷饮的主要成分是水,冰激凌、雪糕等含有糖及牛奶,但营养成分较低,不能作为主食。如果大量冷饮进入消化道,可能严重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肠功能,严重时可导致腹痛、腹泄及发热症状。因此,不宜在饭前或饭后食用冷饮。饭前食用冷饮会影响食欲,饭后立即食用冷饮会使胃酸分泌减少,消化系统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细菌繁殖,引起肠炎等肠道疾病。

李世恒介绍,夏日最好的消暑饮料就是果汁,如果有条件可自己鲜榨,或者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果汁饮料,夏日喝豆浆、绿豆沙、红豆沙、淡茶以及白开水都是不错的选择。注意茶水不宜过浓,因为浓茶利尿,夏日易造成人体缺水。

可适当食用巧克力

巧克力的热量较高,是很好的食品,但脂肪含量高,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继而导致肥胖,肥胖又常常是其他“富贵病”的先兆,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李世恒说,只要不过量,中小学生可以适当食用巧克力。

至于薯片之类的煎炸类食品,由于烘烤工艺破坏了其原有的营养结构,使其成分中油脂含量过高,不宜多吃。同时,食用过多零食,容易养成孩子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时间一长,易致人体锌、钙、铁等元素的缺失。

早餐可选含水量较高食品

放暑假了,很多学生开始晚睡晚起,起得太晚,干脆就把早餐、中餐合二为一。李世恒提醒说,不吃早餐导致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很难从午餐和晚餐中得到充分补充,所以万万不可忽略。

李世恒建议,早餐可选用含水量较高的食品。如馄饨,皮是碳水化合物,馅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或者豆浆配面食。这些饮食都比较符合东方人的饮食习惯,营养搭配也比较合理。

空腹喝牛奶会“醉奶”

1.冷饮切忌饮用过量,慎吃路边小摊上的冷饮,在选购时须认真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出厂日期较近的产品。

2.不主张早餐摄入大量油脂性、不容易消化的固体食物,特别是硬性煎炸的食物。

3.早晨不要空腹喝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左旋色氨酸和对大脑有镇静作用的吗啡类物质,空腹喝下后会出现“醉奶”现象,导致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4.早餐不宜吃泡饭。泡饭影响正常的消化过程,有碍食物的消化。因为泡饭进入口腔,往往未经充分咀嚼就进入了胃内,从而加重了胃的负担。同时泡饭中的水可冲淡胃液,影响胃的正常功能。

关键词

4

运动安全

充分热身可有效预防受伤

学生放假喜欢运动,关节、肢体经常要剧烈活动,容易出现劳损甚至受伤。运动时应该如何进行安全防护?出现运动伤害后如何应急处理?记者特地采访了惠州学院体育系副教授张宗国。

提前预热减少肌肉拉伤

运动中爆发用力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比如踢足球时加速跑、打篮球时突然变向、器械锻炼、自行车和滑板等。

肌肉拉伤是体育运动中

最常见的一种肌肉损

伤。准备活动不充分,

体质较弱,肌肉的弹

性、伸展性和力量较

差,疲劳或负荷过度,

运动技术低,姿势不正确,动作不协调,用力过猛,超过了肌肉活动的范围,气温过低,湿度太高,场地太硬等情况下都容易发生。对此,张宗国提醒,在正式运动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让肌肉预热。技术动作要正确,并且精神状态要饱满,疲惫时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夏天进行训练时,大量出汗,体内的盐消耗很大,引起肌肉抽筋,在强烈收缩时容易发生拉伤。所以,在夏天的膳食中应适当增加盐或饮用淡盐水。

球类运动易引发踝关节扭伤

球类运动最易引发踝关节扭伤,如足球、篮球、网球,另外还有登山、滑板等。

张宗国说,球类运动需要短时间内来回左右、不同方向奔跑,对于脚踝的冲击力比较大,脚踝内外侧韧带拉伤、扭伤的情况很常见,严重时软组织出血、渗血。因此,球类运动的热身准备特别重要。在运动前,可以先活动一下脚踝,脚尖踮地,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转圈活动脚踝,不宜过快,平均每秒转一两圈为宜,连续活动两三分钟即可。

深蹲跳高注意保护膝盖

膝关节受伤常见于深蹲以及包含跳高动作的所有运动,如篮球、足球、网球、自行车、器械锻炼以及登山等。

负重深蹲往往将重量压在腿部,在膝盖弯曲时,大部分力量转移至膝盖部,同时小腿的支撑力度明显减少,从而使膝盖极容易受伤;而跳高动作中落地一瞬间,大部分冲击力都被脚踝、膝盖所吸收,也容易使膝盖受到伤害。张宗国提醒,运动前要活动膝关节,将腿伸直,用手按压膝盖处,渐渐加大力度,反复按压数十次即可,也可以膝盖微曲单腿,弹跳高度可适当增加。当感觉膝盖内侧微微发热时,证明膝关节的活动已经比较充分了。

打篮球不妨戴上防护指带

篮球、网球、器械锻炼等运动方式易导致手指挫伤。

比如篮球是用手的运动,手指往往成为最脆弱的部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挫伤手指,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导致手指骨折。张宗国介绍,手指挫伤一般处于突发状态,没有太多防御措施,如果在篮球场上频繁遭遇手指挫伤,不妨戴上防护指带。

常见受伤处理方法

1.肌肉拉伤: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根据伤情,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膏药,可适当热敷或用较轻的手法对损伤局部进行按摩,严重者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2.脚踝受伤:如果伤势不太严重,可用弹性绷带将踝关节固定住,并在伤处外敷冰块,以消肿和减轻疼痛,再用绷带固定冰袋和踝关节,三五分钟后取下绷带,如受伤部位肿胀不明显,肌肉痉挛较轻,疼痛感也容易抑制,可以配合简单的压迫性治疗(如用手指轻轻揉搓受伤脚踝处)帮助恢复;如果脚踝严重扭伤,软组织可能出血或渗血,这时要交给医生处理,千万不要用手按压受伤处,最好避免行走、脚踝用力,否则会加重扭伤。

3.膝盖受伤:保持膝盖微微弯曲,或个人觉得最舒服的姿势,拿冰块敷在受伤处。长时间疼痛可能造成膝盖周围肿胀,这些都是膝关节受伤的警讯,要及时就医。

4.手指挫伤:千万不要猛拉或摇晃手指。如果只是刺痛、肿胀,手指依然可以自如活动,尽快用冰敷上10分钟,然后将受伤手指与邻近手指固定在一起。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