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鸿海将军三八线上为战友发放“光荣弹”
许进和战友们在“三八线”上
送出征 许进
1953年7月上旬,我和文工队的5位同志随136师政治部工作组下到406团三连,奉命要在停战协议签字以前,力争将前沿向“三八线”以南推进,创造停战划界对我方更有利的形势,因而发起攻占临津江北岸马踏里东山战役。406团三连和407团七连为主攻尖刀连,师工作组深入连队和每一个战士交朋友,摸清每一个人的情绪、素质、家庭背景、个人兴趣、临战状态,考虑参战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文工队的同志们在"一灯如豆"的坑道里随时编演突出的真人真事节目进行鼓励,那段日子的辛苦是现在青年人难以想象的。特别是女同志,在坑道里诸多不便,而她们的鼓励慰问,是最受欢迎最有力的,她们咬牙克服困难,真是了不起。
经过半个月的强化战备,7月23日,我们正忙着张贴请战决心书(有些是用鲜血写成的),突然接到命令,尖刀排今晚出发,明晚发起总攻。那时工作组的几位主要同志正好回师部汇报去了,我和文工队的同志们立即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战前鼓动的最关键的环节——送出征。女同志急忙动手扎红花,我奋笔疾书,迅速写出一篇以师长、政委、副师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六位首长名义的欢送信。经电话请示,获得批准。薄暮时分,下起蒙蒙细雨。部队晚餐後,在坑道口外集合,团、营首长亲来送行。尖刀排今晚要快跑跨越三百米开阔地奔赴前沿待蔽洞潜伏24小时,於明晚直接攻上马踏里东山主峰062+0238高地。
团首长讲话後,我登上山坡土墩,高声朗读师首长署名的那封鼓动信,最後念着师长李丕功、政治委员江鸿海、副师长兼参谋长曹海炳、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皋峰的名字。不时伴着炮弹爆炸声,战士们激动地举枪高呼口号:“坚决完成任务,为祖国争光!”“勇敢战斗夺取胜利,请师首长放心!”……接着,我和团营领导高举起用红绸布包紮的手榴弹,按连队预定的名单点名授“光荣弹”“×××同志,师长李丕功同志委托你代表他本人,将这颗手榴弹用在战斗中最关键的地方,为人民立功!”以六位师首长名字命名的“光荣弹”分别赠予突击的勇士们,他们一个个庄严地敬礼接弹,戴上红花。
“光荣弹”接毕,部队开始出发,我们文工队的同志敲起了锣鼓,团、营首长在路口送别。我领着几位女同志给每个战士倒一碗酒壮行。他们多是十八、九岁的青年,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二、三岁,我双手端起酒碗举过头,他们接过一饮而尽,然後握一握那火热的手,便头也不回地匆匆走了。在蒙蒙细雨和徐徐晚风中看着他们踩着泥泞小路迅速奔去的背影,当时真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感,我的眼泪几乎掉下来,但在这种时候是绝对不能哭的。出发前,每一个参战的同志都要整理好各自留在连队的物品,包括本人特别委托遗留的东西打成一个小包,记上姓名和家庭地址。一旦牺牲,就由团政治处连同阵亡通知书寄回他家中。这次战斗异常惨烈,虽然整个战役取得了很大胜利,但部队伤亡很大,我所认识的几个年轻人都没有再回来。
这次战役作为攻坚梯队的406团二连一班(突击班),在班长栗学福带领下攻佔了060+0238高地主峰及東北側無名高地。连续炸毁敌地堡14个,在两昼夜的守备战中,连续打退敌人11次猛烈反扑,全班12人最後只剩5人,在弹尽援绝时,仍死守阵地,最後每人拉响最後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於尽。栗学福拉响爆破筒将地堡炸塌,使冲进地堡的敌人全部被消灭,他自己也一起被埋在坍塌的地堡里。等他苏醒後,才发现想不到被地堡的大梁挡住,死里逃生。战後,栗学福被记特等功一次,授予二级英雄称号,他的一班被授予"钢铁第一班"光荣称号。和栗学福一起坚守阵地、壮烈地以身殉国的四位烈士,是邓大信、高士钧、杨启明、胡根基。另外还有一位主动参战,在残酷战斗中临时担任副班长最後一起光荣牺牲的湖南籍卫生员陈岱光,他也被记一等功。这些同志都是伟大的战士,後人将永远记住他们。 1997年12月
给前线连夜送香烟 王民安、蔡毅
我们在朝鲜的经历还是可以写一写的,可就是很多时间、地点记不太清楚了。97年12月增刊登了许进写的《送出征》中,他说的五位同志中就有我一个,我从那次送出征回来后,还写了一首《栗学福英雄班》的合唱歌曲,词是雨穿写的。当时为了赶时间,我写的是后半部,前半部因为不是我写的,所以我也没有留底稿,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后悔,我应该把它抄下来就好了。现在我也记不清是谁写的前半部。还有两位女同志好像是熊若磐和王月元,有点记不清了。
97年9月,刘焕宝写的《初战告捷的喜悦》其中还有一次是去白老虎连。他们打了胜仗,这还是我们136师首次打胜仗,有一位河南籍新战士叫李伦宣,身负重伤还坚持战斗,叫班长站在他的肩上,对敌开枪、扔手榴弹,立了三等功,我也为他写了一首说唱,当天我们回到师部报喜讯,然后我和谭威连夜背上许多香烟送上前线,过临津江时,我俩身上都湿透了,天又下着细雨,我们用雨衣把香烟遮好,天黑江水较急,我在过石头时一脚滑在水里,好在没有倒下,每把香烟泡湿,否则就无法交代了。到前线的路线我们只是在白天走过一次,地形复杂,一不小心走错,就可能走到敌人阵地上去。我俩各挎了一支“五一”式手枪,(我挎的手枪是王希今队长临时给我防身的),但心里还是七十八下,怕遇到敌情,好在谭威比我精明,他带路,没走错,当我们胜利到达连队,同志们真高兴,连忙给我们烧火烤衣服,还煮了晚饭给我俩吃,我们也为完成了任务而无比高兴。
另外,我们还有一同下连队演出以及祖国人民慰问团来我师演出动人情景,去开城值班等许多事情都可以写,你的记忆力比我强,写回忆录是很有意义的,能相互提醒也许写的东西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