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64年授少将衔将军前十排名
196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
1988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恢复军衔制,少将仍为将官中的最低级别。
少将军衔根据不同兵种分为:陆军少将、海军少将、空军少将和武警少将。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少将为海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海军少将还是海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及资深的海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空军少将为空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武警少将为正军职警官和副军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少将还是武警副大军区职警官和正师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山东省黄县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连副政治指导员,第5支队3团营政治教导员,胶东军区特务营营长兼政治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第5师13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7师政治部主任,解放军第三野战军31军91师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解放军空军陆战第1旅副政治委员,空军伞兵师政治委员,空降兵第15军43师政治委员,空降兵第15军副军长,空军空降兵副政治委员,成都军区空军指挥所政治委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6月,在驻故城郑家口国民党六十八军挺进队司令胡和道部做统战工作,并由同学吴雷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初,在冀南军区政治部民运科当干事。1939年4月,受冀南军区派遣到武城,经县工委书记韩强介绍,认识了一区党的负责人戚烽。1939年6月,打入国民党暂编第八师。该师是被国民党收编的土匪武装,师长张栋臣和戚烽的父亲戚夯是结盟兄弟,戚烽的姐夫孙芳绪是“张八师”的大队长,去孙芳绪大队的目的是想把队伍带出来,成立八路军地方武装,计划未实现,被敌人发觉,遂即撤出。敌人贴出布告抓他,悬赏几百块大洋。
1939年9月,在戚庄组织了一支十几个人的游击队,当时仅一支驳壳枪,多数人拿红缨枪。部队成立后,当夜转移到河西小林庄,在武城、清河边境一带活动,在吕华庄以南杀了几个罪大恶极的汉奸,鼓舞了士气,部队很快发展到三、四十人。同年11月,经上级批准成立抗日政府和第四军分区武城县独立营,任政治教导员。独立营成立后,袭击了陈庄伪警察所,缴获了一些枪支和物品。春节前后,还袭击了河西街伪警察所,在要庄以北消灭一伙几十人的土匪。是年冬,原石友三部队的高庆生、刘汉连带着一挺机枪来参加革命队伍,部队发展到100多人。1940年6月,经上级批准,武城县独立营改编为第六军分区武城县大队,任政委。1941年11月,调冀南军区学习。1942年2月学习结束后,随刘华清带队的参观团到深县、饶阳、安国等地参观。敌人准备搞“五·一”大扫荡,在武城一带进行“4·29”铁壁合围。同年5月中旬,担任中共武城县委书记。铁壁合围后,敌人很疯狂,修筑了很多据点,县与县之间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有些村组织了“红枪会”,给部队活动造成困难。他率领县大队和各区中队,积极进行对敌斗争,打击敌人嚣张气焰,有计划地重点打击罪大恶极的敌人。
2006年5月23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