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我的父亲
追忆我的父亲
刘美莲 2017年9月30日
父亲,我的偶像已经离开我们一万零三百四十七天。他英俊潇洒、为人真诚、
工作敬业、众口皆碑,曾经多少回,在梦中见面。今天是他七十寿诞,思绪
把我带回到那沐浴父爱的童年。
十二岁那年,我离开一直生活的大庙口小镇,考上距家 30 里外的东安县五
中。带着父母及家人的期望和嘱托,我踏上求学之路。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
一次赶车去学校报到。司机住在早和田村,为了避免在镇上人多拥挤耽误上
学,父亲和母亲天蒙蒙亮就带着我背着沉沉的行李赶路到三四里外的司机家。
即使是这样,开学第一天依然难免一挤,因为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没有办法,
父亲求先上车的乘客把我从车窗接进去,再拿着行李和母亲一起从车门挤上
车送我上学。之后的每一次回家,也都是父亲那双温暖和宽大的双手把我送
上车按时返校。紫溪镇曾为老县城,当时感觉是去了一个非常大的地方,满
满的新鲜感。记得每位同学早上在自己的金属钵子里放米和水,中午下课后
找到自己的钵子,那是自己的中饭。可能当初有些笨,经常找不到,最后也
没发现自己饭钵子在哪里。那种对食物的渴望,现在想来都是难以想象。一
天,我们正在上课,班主任老师告诉我父亲来了。下课后,我冲出教室,父
亲己经在宿舍门口等着了,手里提着一个藤篮。父亲问我,饿吗?然后从篮
子里拿出了好多的玻璃瓶,看到母亲准备的剁辣椒、皮蛋、咸鸭蛋和水泥花
粑粑,我的眼泪禁不住哗啦哗啦流了下来。之后,父亲每次去县城进货,总
不忘给我带些吃的。虽然当时没有冰箱,所以菜要咸一点经放。但是现在回
味起父母亲送来的,依然是最美味的。
十五岁我考上祁阳师范,要去祁阳上学,离家更远了,需要乘几个小时火车。
父亲虽然只是和母亲送我上学的时候去过一次,但那些父亲寄给我的至今保
存完好的书信,现在读起来依然是倍受鼓舞和感动。在那一封封书信里,有
他隽秀和让我骄傲的字迹,他的寄托和希冀,更饱含他的未能完成的求学心
愿,永远激励着我。
最让父亲高兴的莫过于 1989 年我师范毕业前夕,被学校保送到湖南师范大
学上学的消息。恰逢回东安实习,我回了一趟家。当时父亲承包了妙龙商店,
生意红火,所以他和母亲俩一起盖新房。看完正在建设中的新房子和劳碌的
母亲,我去了父亲经营的商店。父亲的商店在两个村庄之间,商店两头是两
间房。父亲安排我住的一间放了很多货物,记得那房间门栓是坏的,父亲用
几根木棍顶着,说有空的时候再找人修修。因为想到我很快要去长沙上大学,
父亲便放下手上的活,陪我赶七八里夜路去看望住在关田的姨妈,拜托她及
她在长沙的父亲、我的叔外公关照我。三月的老家寒意仍浓,还下着小雨,
那路泥泞难行。我们途经的一条小河水流湍急,原来方便通行的石头被河水
淹没了。父亲二话没说,卷起裤腿,背着我稳稳地行进在冰冷的河水里。我
感到父亲的背是那么温暖和坚实,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然而万
万没有想到,这一次与父亲的短聚,竟成永别。两个月后,在父亲还没有来
得及修好这门栓的时候,商店遭遇抢劫,父亲为保护公共财产免遭侵害,与
十恶不赦、天打雷劈的歹徒奋力搏斗,不幸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有人形容父爱如山,爬上他的肩背,能摸到天;有人形容父爱如天,由他
呵护着,快乐无边;但我的感觉父爱如水,在女儿心中缓缓流淌,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