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金钱为中心的人生
不以金钱为中心的人生
汤奔阳
绝大多数现代人的日子,是以金钱为中心的日子。
商人自不必说,每一举一动都以寻求最大利润为目的。打工的,也是水往高处流,哪里工资高,就到哪里高就。奶多便是娘。什么商店减价,买了便宜货,便会得意洋洋。房子升值了,心情自然会好。股票跌了,晚上就会睡不着觉。
钱,这一张张纸片,控制着现代人的喜怒哀乐,衡量着现代人的成功失败,标志着现代人的社会地位。
当然,也有很多超脱的人,浪漫的人。他们有着金钱以外的追求,对那些纸片没有感觉。
我的岳父李伟彦便是这样的一个人。最近我岳父去世(看上一篇博文),我回到深圳帮忙筹办后事,整理遗物。岳父当了一辈子的政府官员,清廉一生。退休十八年,以种兰花,写回忆录,填古诗词,看体育赛事为乐。不追求金银财宝,不追求房子车子,不追求山珍海味。一个书桌,一台电视,一群朋友,一杯清茶,一壶清酒,一盘白斩鸡,便心满意足。
我们多年来回国探亲,给岳父的钱,依旧在原来的信封里,躺在抽屉里,美金还是美金,人民币还是人民币。逢年过节后辈或朋友送的钱也基本是同样下场。岳父口袋里从来不放钱,也从来不逛商店。唯一的例外是多年前陪我的女儿去商店买玩具。
筹办追悼会的期间,家里人来人往。来悼念的,来帮忙的。二十多年前给他开车的司机,那几天每天必到。一群人,其中有二十年前和十年前家里的保姆,亲戚的和不是亲戚的,分担着操办追悼会的各项事务。岳父的一生影响了很多人。他不富有,退休后也不再有权力,但他常常与年轻一代谈天,为他们出谋划策,分忧解难。
追悼会上,从岳父的家乡台山密冲,来了五六个人。岳父在家乡已经没有亲戚,但他是家乡公共事业的捐款人。数量不多,但年年不间断。
一位外地的女教师专程赶来。追悼会之前,在大厅后面安静的灵堂,女教师一个人对着岳父的遗体,哭泣了许久。我远远地看着,感动不已。她出生于一个山区农村,岳父资助她读了高中和师范,如今当了教师。她是家里五个兄弟姐妹中唯一的大学生。
我无意把岳父说成是雷锋焦裕禄般的英雄。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慈祥和气的老人。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金钱,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不已金钱为中心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