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精力充沛忙碌地生活着
我妈去世后,远在美国的表弟妹小金发来了短信:“姨妈走了,我想她是没有遗憾的,她晚年依旧精力充沛,过得充实忙碌,她一直生活着,而不仅仅是活着,大家都会纪念她。愿上帝保佑她的在天之灵!”
小金弟妹说得非常好,我妈妈始终精力充沛,充实忙碌,一直生活着,而不仅仅是活着!这也是我们子女和一切步入老年人的榜样!
2009年12月中旬,妈妈说快过元旦了,头发长了很不精神,就去烫了发,烫发回来果然不一样,银白色的卷发衬托出我妈妈白里透红的肤色格外精神。
2010年的小年夜(
我妈妈1924年9月出生于澳门,祖籍是广东东莞。听我妈妈说,外祖父年轻时是一把雨伞闯天下,开始是外籍轮船上的搬运工,文化不高,但是后来因参加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而受到器用,后来被调往重庆,慢慢升为轮船上的高级职员,最后为海关副关长。当时家境丰裕,妈妈在家被称为二小姐,和我大姨妈(大小姐)每人都有一个小丫鬟。1934年,在我妈妈九、十岁的时候随外祖父到了上海,转入上海四川路小学,1938年—1941年就读于崇德中学。此时,家里发生了变化,从日本留学回国的大舅舅引进日本的技术,创办了上海第一家蜂窝煤球场,后又不断地开酒馆、饭店、游泳池等,但没有发财,没几年就败了家产。等我妈妈初中毕业时,家境已经慢慢衰落了,所以,我妈妈选择了不要学费的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由德国人办的保隆医院护士学校,1944年8月毕业,留保隆医院任护士。解放后先后在上海市公安医院、上海市监狱医院任护士。1956年以后,已经有了我们姐弟五人的情况下,响应上海市医学工会的号召,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妈妈还坚持上夜校,获得医科大专的文凭。在我们姐弟们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就被上海市劳改局派往上海市劳改七队、五队做驻队医生的工作。在我们姐弟的记忆中,妈妈天天都是早出晚归。1983年8月光荣退休,被上海市司法局授予“两劳”30年纪念章和获得“30年警龄证书”,并受到上海市卫生局的表彰。
妈妈的一生,在外是勤勤恳恳、自强不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一生,是对病人救死扶伤、极端负责、全身心投入的好护士、好医生!在家是丈夫第一、子女第一,唯独把自己放在最后,相夫教子、克己为家一辈子。她留给子女的是一笔享不尽、用不完的精神财富!
为表我对母亲的爱戴和思念,我把妈妈和爸爸牵手64年的照片整理出来作为纪念我亲爱的妈妈,也为重温父亲、母亲和我们姐弟五个曾经有过的美好日子
[照片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