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渠珍的人生终点
1939年,湖南省前主席张治中离任,由蒋介石亲信薛岳来湘主事,陈渠珍不见容于薛岳,前途未卜之时,他找长沙的著名相命先生吴竟成相命。吴竟成对他说:“公相实属可贵,打不死,杀不死,骂不死,穷不死,饿不死,跑不死,累不死,苦不死,气不死,所谓不死者九,而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靠着吴竟成这个“否极泰来”的预言,陈渠珍走过了晚清坎坷的军旅之路,撑过了被国民党嫡系排挤冷落必欲除之的危难,又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作出了选择得以安全着陆。 神思恍惚的时候,他常常梦见一年前在凤凰县的万人搜山行动中拔枪自绝的龙云飞,只见龙满脸是血,衣衫褴褛,冲着他恨声说道:“大哥,还是你狠!” 陈渠珍对这位把兄弟似乎满怀歉意,为了安抚对方,只好含糊说道:“你我同道而行,并无什么区别,我不过比你多混得一副好棺板,弄了个寿终正寝而已。”龙云飞作了一个揖说:“既然玉公也不过如此,那小弟就在前边路上恭候了。”惊醒之后,陈渠珍对身边伺候汤药的后辈说起梦中所见,涕泗长流。 对着病榻旁守护他的妻儿,已经说不出话的陈渠珍示意拿来纸笔,用颤抖的手写下了:“审视度势如雄守雌”八个字,仿佛就是这位三朝元老毕生的信念与总结。 1952年2月8日,喉癌让陈渠珍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病故于长沙麻园岭“寥天一庐”他的寓所里,终年七十一岁。陈渠珍去世时两袖清风,一贫如洗,连家里用的家具都是向旧部下借来的。 陈渠珍四十多岁后娶过几房小妾,育有八个孩子,陈离世后,妻子带着两个小儿子靠帮人洗衣服,选猪毛,锤石头来维持生活。1958年才进了一家民办工厂,每月24元工资。 长子陈同初,1948年在吉首的省立第十三中学毕业(及后资料缺),后来他写了一篇《我的父亲陈渠珍》,大女儿陈元吉解放后在湖南省财政厅工作至退休。 陈的小妾生了第七、第八个儿子,第八子陈晏生1950年10月生于沅陵,原名陈太稚,后又改作晏生。或许陈渠珍嫌他出生太迟,来得太晏,也真是生不逢时。陈渠珍与他只有一年零四个月的“父子缘”,自己便撒手尘寰。陈晏生这位湘西王的公子“八爷”,在“匪崽子”骂声中只念过六年书,十五岁被下放到靖县农村,在农村干了13 年,文化大革命后调回城工作,后来又转下岗,连退休工资都拿不到。陈氏还有后人陈文清、陈文彬兄嫂、弟媳均是耄耋之年,尚幸现已儿孙绕膝,四代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