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彭宇 唯愿后无肖雨生
2010-12-17 来源: 海峡都市报 共 1 条评论
N蔡晓辉
15日下午1时许,深圳市福田区益田村,78岁的退休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和旁边路人无一人上前搀扶,也无人报警。20多分钟后,肖雨生儿子外出发现老人孤零零趴在地上,鼻子紧贴地面,已没了呼吸。(12月16日《南方都市报》)
肖雨生儿子认为父亲是由于呼吸不畅,活活憋死的,他质疑小区保安见死不救,哪怕将头部翻起来,父亲也不致惨死。而保安部解释不是他们冷漠,只是害怕承担责任,不敢搀扶。那么路人呢?120接线员告诉记者,他们只接到一个报警电话,在1点50分许,按时间推算,应该就是老人的儿子。
一个及时的电话或搀扶,肖雨生当不致死。但人心何以冷漠至此?著名编剧宁财神在微博愤言:南京徐“老太摔了一跤,手上沾满后来者的鲜血;当地法院判错一个案子,锤碎无数颗热气腾腾的心……”传统美德和主流舆论的苦口婆心,都敌不过彭宇案的负面影响,连锁反应至今,造就七旬老人肖雨生惨死。
不过举手之劳,却丈量出世道人心的千疮百孔。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绝非彭宇案一例所为,但彭宇案自此却成滋生集体冷漠症的肥料。
这个社会真的缺乏善良与爱心吗?如果这样,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之后八方援手体现的大爱与温暖又该如何解释?只是,这种大爱为何不能转化为面对跌倒老人的及时搀扶?
肖雨生之死是无声的诘问,也是对社会良知的折磨,没有一个国家在基本公德和人性缺失下可以矫健前行。
执著于追问,并非对道德的绝望,相反我们在等待人心的弥合。前有彭宇,但愿后无肖雨生。只有如此,当我们每一个人老去,在街边摔倒时,才会有道德之手的轻轻一扶。